國聯安基金潘明平均式重倉碰壁,在管ESG基金年內凈值回撤超40%
這位公司的權益一哥目前的累計任職時間接近10年,但是3季度末時管理5只基金的合計規模僅為21.34億元。從年內的成績表現來看,到目前未有一只基金能夠成功實現正收益;特別是他管理時間最短的國聯安氣候變化責任投資,年內凈值回撤超過40%,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倒數前十,也是他管理產品中最差的一只。
01
氣候變化責任投資基金
挖掘新能源產業鏈越換越錯
氣候變化責任投資基金也就是通常所說的ESG基金,國聯安的這款產品成立于2022年的9月28日,到目前剛好接近1年零1個季度。但是產品的業績卻大為出乎人們的意料,先不看今年8月剛成立的c類份額,成立更早的A類基金最新凈值年內下跌達到了44.03%。
分析業績大幅度落后于同行的原因,大體可以從基金對外正式披露的季度報告的重倉行業和重倉股中尋找蛛絲馬跡。由于產品屬于次新基金的緣故,目前恰好僅發布了四份基金季度報告。去年四季報時,從下沉的細分子行業來看,基金經理更為看好的或許是儲能和風電兩條賽道,例如第一大重倉股是占比約為6.58%的派能科技。
今年3月31日的基金一季報披露時點上,似乎來自電池和光伏領域的公司更為被潘明所看好,公司層面上,陽光電源、寧德時代、TCL中環成為當季基金的前三大重倉股,相反派能科技迅速地降為第七大重倉股。但是,第一大重倉股陽光電源的占比也剛剛突破7%,不過是7.09%而已。
二季度的十大重倉股中,最為顯著的變化是汽車零部件龍頭股之一的德賽西威進入到前十的行列之中,該股此前受益于新能源汽車概念,如今則受益于汽車智能化概念,該股年內股價上漲大約18%,成為組合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但是,該股占組合的凈值比大約為6.87%,也很難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在6月30日的十大重倉股中,特別是在前5名的公司中,除去德賽西威外,剩余的晶科能源、陽光電源、鈞達股份、TCL中環都是來自于新能源產業鏈中的光伏賽道。光伏領域由于此前的火熱引發諸多公司的跨界追逐,在供求關系改變的情況下面臨供給出清引發的陣痛,2023年某種情況是在為前幾年的無序競爭來買單。
到了基金三季報的9月30日時點,我們終于看到了潘明順應潮流的改變,比如德賽西威和比亞迪占據了前兩大重倉的順位,比如理想汽車也進入到前十的行列之中,再加上帝爾激光、宏發股份、固德威等,可以說這也是新能源色彩最弱的一份季報重倉股名單,但是問題在于潘明依然非常謹慎,第一大重倉股的占比不到7%。
潘明在季報中分析:“本季增持了有差異化競爭力的BC電池技術產業鏈、繼電器、超跌的逆變器和優質港股新能源汽車股,降低了對TOPCON和光伏硅片等方向配置。該主題下一波行情推演主要取決于:1)產業界洗牌,目前初步判斷要在明年年中附近,股價可能會有提前反應;2)機構持倉的出清,機構有下跌過程中抄底的慣性,但在行業報表逐漸惡化的過程中機構持倉可能早于產業出清?!?
02
國聯安產品線股債比例失衡
主動權益亟須培養下一張王牌
潘明的不濟表現或許也是公司債強股弱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家管理規模過千億的基金公司,當前權益類規模和固收類規模的比例大約為1:2。這樣的失衡也反映在基金經理管理產品的數量上:資料顯示,當前公司有兩位管理產品數量超過10只的基金經理,他們分別是黃欣和章椹元,后者此前還是頭部公募富國的基金經理,但兩人都是管理指數基金產品的。
在這兩人的后面還有6位管理數量在6到8只的基金經理,他們基本都是管理非主動權益類產品的基金經理,潘明就是管理主動權益數量最多的基金經理。同樣管理5只產品的基金經理還有劉佃貴和楊子江,可以肯定的是前者也是權益類的基金經理。
在他管理的5只產品中,筆者發現多為低風險類型的產品且和其他基金經理聯合管理。作為累計任職才接近2年半的基金經理,由他獨自管理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國聯安主題驅動或許更能反映他的真實水平和能力圈。但是從該基金的三季報來看,重倉股中更多的是五糧液、貴州茅臺、農行、伊利等白馬藍籌,這類權重大票在近幾年似乎難以有所作為。
在他們之后另一位任職時間較長的基金經理是韋明亮,這位此前有過多家機構管理經驗的基金經理,真正的公募管理產品生涯完整開始于國聯安基金,但最新管理三只產品才不到7億元。從今年到目前的成績來看,這里面兩只凈值下跌超過20%。筆者觀察表現相對稍好的國聯安優勢混合,我們從三季報發現重倉地產、高端制造是主要特色,但是上一季度還是銀行股為首的核心藍籌天下,或許也說明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還沒有定型。
最后要說的是兩位同樣管理三只產品的老將鄒新進和魏東,前者的任職年限接近14年,后者的任職年限更是超過19年;但是鄒新進的管理規模為39.90億元,魏東的管理規模最新更不過是16.56億元,這樣的成績似乎和老將的身份不符。從他們的6只基金全部重倉股來看,鄒相對均衡,魏東更偏于芯片類成長股,或許也是公司的整體偏保守和他們管理的產品規模有限導致他們始終沒有大紅大紫,幾乎所有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都不敢對前幾大重倉集中重配。
接下來,或許股東有所變更的國聯安基金,在主動權益基金領域會實現浴火重生嗎?
猜你喜歡
平安基金神愛前旗下基金換手率高達956%,規模遭腰斬,產品相互抄作業引質疑
平安基金神愛前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在近期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