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再出發,聚焦AI商拍
從淘寶網到蘑菇街,再到AI商拍工具WeShop。剛剛過完42歲生日的陳琪,在AI 2.0時代,已然以創業者心態,再出發。
作為國內首款AI商拍工具,WeShop致力于為商家提供商品實拍圖的場景及模特替換的解決方案。
當下大模型熱潮中,各式亮眼的AIGC應用產品開始不斷涌現。
WeShop是如何誕生的,又將如何持續保持領先,并在未來應對競品和巨頭的沖擊,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和陳琪及WeShop總經理吳海波聊了聊。
走在風口之前,AI成關鍵詞
作為2004年就加入淘寶網的早期員工,陳琪對于電商行業有著極強的前瞻性。在他的帶領下,團隊的不少業務探索和轉型都走在時代風口之前。
從轉化率高達10%的電商“導購平臺”,到提出“海外買手”概念,到較早于品牌特賣、社交電商領域的探索,再到開創直播購物模式成為直播帶貨領域的“鼻祖”……WeShop,同樣如此。
陳琪對獵云網表示,“我們團隊其實一直非常關注商品的展示方式,十幾年前我們就在做相關的努力。比如最早的時候我們做那種商品瀑布流的展示,然后到后面這個網紅店,到直播等等,其實都是為了彌合商品在線上和線下展示的差距。”
只不過,設想與技術的匹配,需要時間。“我們在幾年前,曾經用神經網絡的方式來構建虛擬試衣(Virtual tryon)的一些程序,當時投入也有幾千萬,但是很遺憾就是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就最后做出來的效果就會比較差。首先衣服不太穿不上去,其次的話最后生成出來的這個圖片跟實拍的差距實在太大。”陳琪向獵云網回憶道。
大模型的爆火,推動AI進入2.0時代,陳琪的設想也有了實現的可能。
陳琪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表示自己非常看好大模型應用的發展前景,“在過去十多年蘑菇街的產品迭代及賣家服務經驗中,團隊已經積累了很多‘釘子’,即有待于技術突破才能更好解決的問題,而現在AI大模型技術猶如最新的‘錘子’,可以用來敲那些‘釘子’了。”
“從去年我們團隊開始研究這一輪新的AI,主要是擴散模型Stable Diffusion,然后我們發現已經非常的臨近可以商用給消費者使用了。所以從去年底開始我們就做一些測試,基本上到今年年初的時候,也因為外部的開源社區,包括學術界的各種各樣的一些論文就井噴式地出來,迅速又解決了一些最后工程路徑上的一些問題。”陳琪告訴獵云網。
終于在今年三四月份,WeShop完成了產品研發及內測。陳琪強調,“WeShop的產品研發看似非常短,也就一個月的時間,但對于應用場景和產品交互的思考是非常長的一個過程。”
陳琪認為,“創業者或者管理者自己首先需要身體力行投入到AI大模型當中,再來引領整個組織乃至行業的變革。”
在個人AI學習投入層面,作為AI應用及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陳琪個人目前正在浙江大學攻讀AI博士,參與學界研究。
在AI創新創業和組織管理層面,陳琪帶領團隊先后布局AI商拍品牌Weshop、大型企業AI導入者銳鯊科技以及AI智能營銷公司奧創光年。其中,WeShop是他全職投入做的創新產品,奧創光年則是其擔任董事長推進的AI視頻營銷領域的創業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奧創光年2022年的營收已達數千萬元,2023年客戶簽約合同金額增幅超300%,預計將破億元。憑借這一優秀表現,奧創光年于今年8月宣布獲得千萬美元A輪融資,由凱輝基金領投,老股東真格基金參與投資。
在行業共建層面,陳琪以WeShop創始人身份,出席并加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牽頭成立的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建立的“AI應用工作組”。該工作組旨在促進AI技術在工業及各產業的應用和推廣,實現AI技術在產業端和企業端的應用落地,幫助企業解決在應用過程中遇到的技術、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的問題。
半年收獲20萬商家,更看重訂閱轉化率和續費率
繼4月份發布內測版本后,WeShop正式版于5月31日上線,由此成為國內首款AI商拍工具。
WeShop專注電商產品圖片的智能生成,品牌方無需再受到模特、經紀、攝影、后期、場租、機酒的限制,在高效產出優質商品圖的同時,還能大幅節約拍攝成本。
據了解,商家在拍攝上的花費大約占GMV的2%,而WeShop則可以幫助用戶節約下這筆開支,使用298元/月的基礎套餐就可以生成約2000張圖片。
據介紹,WeShop產品技術團隊是在Stable Diffusion等模型及技術的基礎之上進行深入迭代,并采用全球各大電商平臺的商品數據進行訓練,歷經數月的開發才最終實現產品化。與一般的AI大模型及相關的應用相比,WeShop將許多操作步驟都進一步簡化,在產品交互層面做了相當程度的優化,極大地降低了用戶使用AI模型的門檻。
談及為什么選用Stable Diffusion這一開源模型作為WeShop的底層模型,陳琪告訴獵云網,“在我們的業務場景下,目前能選擇的基座是非常有限的。選擇Stable Diffusion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開源特性,使我們能在白盒狀態下構建整個系統,確保AI能符合我們的價值觀要求,也能在審美和人文方面按照我們的要求工作。”
對于國內通用大模型的火爆及專用大模型的不斷涌現,陳琪表示,“未來和國內大模型的合作是必然的,行業發展了一定會分工合作,我們也沒有必要自己做所有的事情。”
今年6月,WeShop迎來了一個重量級迭代,全新上線“文字描述”交互新方式,即用戶在上傳原始圖片后,可以通過中文描述引導WeShop直接生成細節更考究的商品圖,解決了中小商家英文“咒語”書寫難的問題。據WeShop技術人員介紹,WeShop的這個轉化工作,是用自己的語言大模型來完成的,通過自研的語言大模型把客戶的自然語言描述轉化為圖像大模型的prompt。最近OpenAI上線的Dall.E繪畫模型,也是一樣的做法。
作為WeShop技術團隊在探索人類與AI協作的過程中,一次重要的里程碑。吳海波表示:“可以看到市面上目前很多AI應用的解決思路都是‘文生圖’,但我們認為在AI應用電商商拍的場景中,‘圖生圖’的解決思路是未來,與‘文生圖’的交互方式相比,‘圖生圖’的交互可以使AI對人類的意圖理解更加準確。在此基礎上,‘文字描述’這個工具能夠很好地幫助用戶與AI之間進一步降低溝通門檻。”
基于出色的應用表現,WeShop正式上線半年內,便通過自然增長積累超過20萬電商商家用戶使用,其中包括跨境電商外賣家為主要用戶,因此團隊在7月初就已推出國際版,面向全球電商賣家提供產品服務。
受國內外成本不同等原因影響,目前,WeShop國際版9.99美元包月版,可享受約300張圖片算力額度,略貴于國內。
“AIGC時代的產品,如果第一天收不到用戶錢,就永遠收不到用戶錢。”對此,陳琪告訴獵云網,“我們比較關注的是兩個指標:第一是訂閱轉化率,第二個是續費率。第二個指標目前是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第一個指標現在還不太穩定,因為很多是來玩一玩看一看的好奇心態。目前全靠口碑傳播,隨著模型越來越好,過來的用戶會越來越精準。”
無懼競品及巨頭挑戰,希望做“manager AI”
生成式AI,按下商品內容生產的“加速鍵”,成為電商行業“降本增效”的好幫手,也讓AI商拍,成了AIGC賽道中炙手可熱的存在。
WeShop摘得國內首款AI商拍工具的頭銜,卻也不得不面對同類競品雨后春筍般涌現的行業現狀。目前,市場上已出現PhotoMagic、PhotoStudio® AI等產品。
其中,PhotoMagic由深耕服飾電商行業多年的SaaS服務商極睿科技研發,基本功能與Weshop類似。
PhotoStudio® AI智能商拍攝影軟件大師,則是“視覺AI第一股”虹軟科技的創新產品,旨在為所有商品影像需求的用戶,提供一整套支持服裝、假發和各類商品的AI創意影像生產平臺。
此外,作為電商巨頭的阿里、京東,將類似產品上線并應用,也只是時間問題。
對此,陳琪表示:“大平臺一定是會過來做這個事情,面對競爭我覺得是兩個點,第一是應用場景切得準不準,如果你做的這個場景,百分之百跟大平臺想做的事情重合,那早晚人家一搞你也就沒了;然后第二個是,如果你的技術是不夠深的,那基本這事兒也就沒了。所以對于這個創業公司或者中小規模的公司,還是得把技術砸得足夠深,然后你必須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場景。你不能說我取巧找了一個大公司現在還沒反應過來,或者人家還懶得做沒做好的一件事情,然后你搞一搞,那確實就沒太多競爭力了。”
為了把技術做得更深,WeShop技術團隊始終保持著高速研發的狀態。吳海波告訴獵云網,“WeShop從今年4月份的測試版上線,到5月份的正式版上線,以及后續在7月份推出海外版,期間幾乎保持兩周一個新功能上線的速度,至今已經經過數十次迭代升級。”
大量的研發工作,自然也需要充足的研發人員作支撐。據陳琪介紹,“WeShop團隊現在有十幾個人,這幾個月的集中研發大家確實都在加班加點,狀態很好也確實比較辛苦。因為業務的高速發展,接下來招聘也是我們的重點工作,迫切需要更多優秀人才能夠加入我們團隊,一起進步發展。”
事實上,AI商拍也只是WeShop目前選擇的一個切入口。
據悉,陳琪及其團隊將來希望做一個“manager AI”,在WeShop上做“人和AI之間的協同”,這是長遠的規劃。
陳琪對獵云網解釋到,“隨著多模態大模型能力的提升,AI成為未來新型組織的一員是必然的。我們除了關注AIGC技術本身,也非常重視探索如何與AI一起協同工作。這不僅是我們客戶的需求,也是我們作為一個AI Native項目必須建立的能力。AI有它聰明的地方,但是包括‘幻覺’在內,還有很多在實踐中難以勝任工作的缺陷。從技術架構、工程管理、組織體系等等方面,都等待我們去開拓全新的世界。”
猜你喜歡
阿里被列入“預摘牌”名單,股價大跌11%市值蒸發2000億
阿里巴巴被美證監會(下稱“SEC”)列入“預摘牌”名單,面臨退市風險。阿里巴巴之外,被列入名單的還有蘑菇街、獵豹移動等。蘑菇街發布三季度財報:總營收下滑30%,凈虧損4.1億
12月23日,蘑菇街發布了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2022財年上半年財報,總營收為人民幣1.695億元(約合263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450億元相比下滑30.8%。蘑菇街一財季虧損9550萬, 擬回購1000萬美元股票, 押注直播有用嗎?
如今,再次回到直播電商賽道的蘑菇街,面對淘寶、抖音和快手三足鼎立的格局,想要扭轉虧損現狀,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