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壽安保低碳經濟年內大幅回撤 年化排名倒數第三
數據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22年的6月1日,到7月14日收盤為止,產品最新的凈值僅僅約為0.6457元,產品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為-32.32%,排在了同類基金中的倒數第三位。如果單看2023年以來的凈值表現,最新A類份額的凈值年內下跌逼近18%,一年左右的時間,基金為何能表現如此慘淡呢?
01
新能源產業遭遇殺跌坑苦基金
疑似錯過AI導致排名跌入深淵
從該基金的基金經理配置來看,負責權益投資的吳堅是產品的首發基金經理,去年6月21日又加入了負責債券投資的另一位基金經理姜紹政,但是并沒有能夠實現“1+1〉2”的效果。從資料來看,吳堅目前擔任基金經理已經超過9年,曾經管理過偏債混基、指數、股票型、靈活混合等一眾產品,但是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卻不到90%。
就國壽安保低碳經濟情況看,產品成立至今總共發行了三份季度報告,去年三季報時只有前三大重倉股的占比超過5%,它們分別是天齊鋰業、中礦資源、江特電機,整體上風格偏新能源中上游的公司。基金經理當時表示:“我們配置了各個細分行業的具備阿爾法的公司,重點投資了鋰礦、光伏新技術、海風等傳統新能源相關方向,同時沿著低碳經濟的產業鏈配置部分受益于國產替代大趨勢的部分優質個股。”
但到了基金四季報時,同樣是前三大重倉股的占比超過了5%,不過前三大重倉股已經變成了捷佳偉創、奧特維、南網科技;同時上一季中重倉的新能源龍頭比亞迪從前十中消失,但是另一龍頭寧德時代卻出現在前十的重倉之中,筆者發現居然基金經理將上一季度的重倉股全部更換掉了,陽光電源、福斯特等大紅大紫的新能源細分領域龍頭也新進出現。
對此,基金經理在四季報中表示:“本基金在報告期主要投資于低碳行業。我們配置了光伏設備、光伏輔材、國內大儲、鋰電池等估值性價比較好的龍頭公司。”
不過到了今年一季報,劇烈的變化再次出現。這一次基金經理沒有全盤更新,留下了上一季度的寧德時代、祥鑫科技。這一回,基金經理新進的公司包括了中國電信、中國電建、國網信通、漢得信息等兼具了通信和中特估類的公司,一季度新進的深桑達和能科科技年內漲幅排在當時重倉中的前兩位,年內漲幅都超過了60%。“在一季度整體配置方向為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光儲、通信運營商,均符合低碳產業的范疇。”基金經理在季報中這樣表示。
但是,從目前不佳的成績來判斷,似乎說明了基金經理可能在二季度以來又進行了大幅調倉,也或許是債券部分的投資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02
國壽安保權益基金經理“拉胯”
缺乏旗幟性人物和代表性產品
對于內地公募的保險系公司來說,長期以來一直是以固定收益類產品作為發展的重點,國壽安保基金能夠排名靠前,也是同樣受益于債強股弱的發展思路。統計數據顯示,公司陣營中的一系列主動權益類產品今年表現不溫不火,持續中等水平輸出也不利于經理提升知名度。
首先看股票類基金,當前公司僅有國壽智慧生活和國壽成長優選兩只產品,前者今年到目前的凈值增長率約為5.9%,后者同時間段約為3%,兩只產品的現任基金經理分別為張琦和祁善斌。
從天天基金網的資料看,前者的崗位任職超過12年,也是公司當前的股票投資總監,但是目前卻僅僅管理兩只產品,一季度末的合計管理規模不到17億元。后者同樣管理兩只產品,任職時間大約兩年,屬于公司自行培養出來的新秀。
再看公司的混合型基金,這里面年內表現最差的是偏醫藥的國壽安保健康科學,年內至今下跌已經超過了10%,資料顯示這位前華夏基金的研究員任職基金經理大約5年。同樣年內暫時浮虧的還有張標管理的國壽安保新藍籌,目前浮虧約為3.30%,這位公司一手培養的中生代同樣任職大約5年,但是目前管理四只產品的規模還不到8億元。
此外,原本有可能受益于中特估的國壽安保高股息,同樣目前浮虧超過了7%,基金經理李博聞任職剛滿340天,還不足一年的時間。另外,受到消費整體疲軟的影響,國壽安保消費新藍海目前年內浮虧也超過了6%,團隊中少有的女將李丹任職時間約為7年半,但是存在同樣的問題知名度有限,表現在目前管理4只基金的合計規模不到9億元。
如此分析來看,由中銀基金轉投而來的投資總監張琦或許是公司最大的希望,但是如何提升管理產品業績,才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猜你喜歡
平安基金神愛前旗下基金換手率高達956%,規模遭腰斬,產品相互抄作業引質疑
平安基金神愛前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在近期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