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百億基金落地,國泰君安千億“基金航母”啟航
國泰君安又有一只百億旗艦基金完成設立。
2023年6月28日,國泰君安宣布,攜手浦東新區政府發起設立上海浦東引領區國泰君安科創一號基金。其中,首期基金獲超額認購,首期規模達41億元,國泰君安旗下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擔任基金管理人。
據了解,募資市場持續緊張的當下,國泰君安創新投資3年時間逆勢募資近400億元,成功構建總規模超近千億的“母基金+產業基金”科創主題“基金航母”。
國泰君安創新投資到底做對了什么?
01
攜手頂尖機構投資人
打造旗艦基金矩陣
“浦東引領區科創一號基金”LP陣容堪稱強大,國泰君安創新投資和上海浦東引領區投資中心為基石投資人,張江高科、聯和投資、太平洋保險、浙江東方、廈門國貿、湖州市產業基金、上海國際信托、蘇州中方財團、重慶渝富和恒生電子等大型國企、政府投資平臺、產業龍頭和金融機構參與出資。
浦東開發開放以來,堅持高新技術產業先行,已形成以“三大先導”“六大硬核”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壓艙石、動力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打造自主創新發展的時代標桿,是國家賦予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戰略定位之一。
作為“浦東引領區科創一號基金”管理人,國泰君安創新投資以“深耕浦東、服務浦東、發展浦東”為價值導向,通過“母基金+直投”的投資策略,深耕上海市三大先導產業、六大重點產業及長三角重點產業領域,充分發揮“投資+投行”“融資+融智”綜合金融服務優勢,以資本鏈促進創新鏈、以創新鏈提振產業鏈,撬動全球創新資源,提升浦東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探索構建世界級產業集群構建,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浦東引領區建設等國家戰略走深走實。
當前,創投市場募資形勢持續緊張,但國泰君安創新投資近幾年的募資表現尤其亮眼。
2020年,國泰君安發起成立首期規模80億元的國泰君安母基金,聚焦五大創新產業領域進行重點布局和均衡配置,這也是首支券商發起的市場化母基金,為中國科技創新事業注入了源頭活水;2021年底,國泰君安攜手上海地產集團發起設立規模100億元的“上海城市更新引導基金”;2022年,國泰君安攜手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發起設立規模80億元的“臨港國泰君安科技前沿產業基金”……
擁有穿越周期的募資能力,是衡量一家投資機構品牌沉淀、行業地位的關鍵指標之一。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持續獲得市場上最一流的機構LP們的信任與支持,也得益于公司優異的投資業績、深厚的產業資源、不斷提升的人才密度以及逐漸完善的投資能力。
02
打造“科技投資”標簽
在市場化母基金市場,國泰君安早已“赫赫有名”。
2020年12月,國泰君安率先發起設立上海國泰君安創新股權投資母基金中心(簡稱“國泰君安母基金”)完成首輪封閉,首期規模80億,定位為具有投資銀行特色、服務于國家戰略和深耕產業的市場化母基金,標志著券商私募管理公司將從簡單的母基金管理人,向市場化母基金“發起人+管理”人角色轉型。
運作兩年多來,國泰君安母基金已成長為市場化母基金的杰出代表。據公開報道,國泰君安創新投資堅持用產業思維做母基金,重點關注獨具特色的垂直行業子基金,累計投資子基金數量超過50家、底層項目超過600家,培育上市企業1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近70家。
在產業直投方面,國泰君安創新投資表現依然出色:已經完成直投項目超過100個,包括邁瑞醫療、華大智造、分眾傳媒等頂尖行業龍頭,以及上海兆芯、華天軟件、摩方精密、匯禾醫療、宜明細胞等戰略新興產業優質標的,并多次榮獲“融中榜”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中國最佳券商私募子公司、中國最佳國資投資機構、中國最佳券商母基金等獎項。
出色的戰績背后,是其獨樹一幟的投資方法論。
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成立于2009年,是國泰君安證券旗下唯一的全資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子公司,重點聚焦新興科技、生物醫藥、綠色發展等賽道,形成了以“母基金+產業基金”為核心的投資策略,并打造了城市更新和新基建、特殊機遇等另類投資業務線。
據了解,區別于單純的財務投資機構,國泰君安創新投資通過“母基金+產業基金”的業務布局,基于對產業的深度研究和對周期的前瞻理解,專注中國科技供應鏈的結構性產業機會,在新興科技、高端制造、生命健康和綠色發展等前沿領域深度布局,打造了鮮明的“科技投資”標簽。
科技投資,投研驅動。國泰君安創新投資從不盲目追求市場熱點,而是堅持從產業中來、到產業中去,構建基于產業思維的獨特研究框架、營造專業開放的研究氛圍,厚植“研究型驅動”的投研底色,建立了適應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研究體系,實現“投資引領研究、研究驅動投資”的良性循環。通過深度的研究和敏銳的嗅覺尋找能夠真正帶來產業提升、具有稀缺價值的公司,通過對產業鏈進行梳理,在產業生態圈深度挖掘隱形冠軍,不斷挖掘符合國產替代、產業協同、交叉創新等要素的中長期機會。
03
“投資+投行”
營造科創金融服務生態圈
當前,券商在一級市場的股權投資業務布局正在加速。
政府引導基金已經成為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出資主力軍,而券商私募子與政府引導基金的合作已經頻頻出現。券商的優勢在于,除了強大的品牌優勢外,與地方政府、科技園區、上市公司的密切聯系可以深度賦能區域科技和經濟發展。
以國泰君安為例。國泰君安在業內首倡“科創金融”戰略,提出近年來要進一步加大創新資本投入,打造“科技投資”特色,更好服務于中國式現代化。同時發揮“投資+投行”“融資+融智”的綜合金融服務優勢,努力擔當科技創新“好伙伴”、區域發展“推動者”、服務國家戰略“先行者”。
國泰君安深耕創新賦能,打造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投資服務體系。發揮“投資+投行”的服務優勢,為區域和客戶提供全產品線、全生命周期、全價值鏈的綜合投資服務。聚焦區域戰略,發揮主業優勢,以創新為驅動,以產業為導向,以投資為紐帶,服務區域“固鏈、強鏈、補鏈”,針對產業鏈關鍵節點的空白領域,幫助區域實現產業導入,加速創新產業孵化,賦能項目成長,打造創新產業培育體系。針對科創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提供高質量、差異化服務。
在投資與退出環節,國泰君安可以發揮全牌照的綜合金融服務優勢,凝聚投行保薦、戰略客戶、股權投資、專業研究等集團資源,為企業提供融資、上市、發債、交易、并購、等多產品、多策略的金融服務,幫助企業和客戶實現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為政府提供招商引資、產業導入、發展集聚、業態升級等多層次、多樣化的綜合服務,以金融活水匯聚科研、產業、政府等多渠道資源合力,更好促進科技、產業和金融高水平循環。
國泰君安創新投資的另一個優勢在于,多年來依托集團積累了豐富的產業資源,與上市公司、產業龍頭、央企國企等3000多家機構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通過發揮“產業+投行”服務優勢,不斷強化與地方政府和科技園區的戰略合作,打造行業領先的科創產業研究智庫,完善“特色基金+特色孵化+特色園區”的創新合作模式,發揮科創金融體系化服務優勢,為建設更具吸引力的高水平科創平臺提供跨市場、全品類綜合金融服務,促進形成科創企業的集聚效應,構建相融互促、錯位發展的科創金融服務生態圈,全面滿足各類主體的科技創新需要。
猜你喜歡
原證監會發審委委員被開除黨籍,曾任國泰君安高管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原投資銀行部總經理朱毅,因構成嚴重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被給予開除黨籍處分,并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隨案移送。寧德時代火爆定增出爐:22家投資者獲配450億元,高瓴獲配近30億元
6月22日晚間,有關寧德時代定增的相關消息終于落下帷幕。寧德時代公告稱,本次募資總額近450億元,發行價格為410元/股。國泰君安首席發表嚴重“內卷”言論,公司曾因內部制度不完善被罰
據中國基金報,某券商首席分析師要求底下員工瘋狂工作,“不管任何手段,專題路演、吃飯、陪玩、調研、數據庫等”,瘋狂搞派點,往前面沖,沖不了就主動辭職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