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下場,光電醫美站上潮頭
顏值經濟與悅己經濟不斷升溫,新一代消費群體對醫美的需求也變得旺盛。在醫美行業強勢崛起的這幾年,光電醫美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相比于手術類和注射類項目,光電醫美不需要破皮和動刀,治療效果更自然,更容易被用戶接受。
新氧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醫美消費者最鐘愛/最想嘗試的醫美項目中,47.34%的調研用戶最鐘愛/最想嘗試光電類項目。
光電醫美不僅是大多數醫美達人的醫美啟蒙,更是整個醫美器械領域的“頂梁柱”。
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醫美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為543.7億元,預計2023年中國醫美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774.8億元,至2025年有望達成千億級規模。在一眾醫美器械類項目中,熱度最高的是光電設備領域。
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資本,也開始進入這一賽道。
90、00后,愛上了光電醫美
光電醫美屬于輕醫美的一種,市面上比較知名的熱瑪吉、超聲刀、光子嫩膚、皮秒等項目,都屬于光電醫美項目,通過儀器發出的光和電對皮膚產生刺激作用,從而達到改善肌膚的效果。
不需要手術和注射、恢復期也比較短的光電醫美,正在成為大多數醫美達人的首選。
顏值經濟大行其道,不少年輕人都已經加入了抗初老的行列,90、00后,成為了光電醫美的“主力軍”。
《2022年光電醫美行業消費趨勢報告》顯示,19歲-30歲年齡段用戶占2022年緊致抗衰光電項目年齡比重的56%,扛起了緊致抗衰光電市場1/2的KPI。
“作為一位醫美老司機,我每半年做一次光電項目,今年身邊很多朋友安利我做半島超聲炮,說是比同類型的光電項目痛感低很多,我就去嘗試了一下,做的時候確實只有輕微的酸脹感。”
呂小白表示,超聲炮已經被自己列入了抗衰項目的首選清單,“超聲炮相比于同類的光電項目,痛感低很多,術后效果很明顯,對于肉肉臉很友好,有種臉和韌帶被拉緊的感覺。”
22歲的金雨辰剛剛大學畢業就已經開始嘗試醫美,“千萬別入醫美坑,一旦入了坑就會像我一樣出不來”。
金雨辰對于抗衰的需求沒那么大,她的訴求是均勻膚色。“今年以來已經做了三次M22光子嫩膚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皮膚白嫩了許多,平時熬夜膚色暗沉不均,生理期前后冒痘留下的痘印,都可以有所改善。”
她表示這個項目很適合現階段的自己,一方面是改善效果明顯,沒什么恢復期;另一方面價格很親民,買了卡之后平均下來單價不到一千,很適合醫美小白入門。
光電醫美之所以能成為愛美人士的“心頭好”,離不開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市場教育。近年來,隨著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的傳播,醫美尤其輕醫美的市場教育越來越成熟,像熱瑪吉、熱拉提等這樣一些原來醫美行業的專業詞匯,現在也越來越多地被消費者熟知,他們逐漸愿意接受和嘗試。
其次是價格下調。這幾年,隨著醫美機構內卷加劇,低價競爭更為普遍,為了獲客,機構都會給出給出較大的優惠力度。
《2022年光電醫美行業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22年光電類醫美項目平均客單價最低,甚至遠低于整體醫美項目平均客單價,屬于醫美市場的“親民項目”。
根據動脈網的報道,2016年至今,IPL(強脈沖光)項目的終端價格下降了近三分之二,熱拉提已經從最初上市的萬元一次高價下調至數千元一次。
在市場教育和價格的雙重優勢下,光電醫美對于普通人而言,不再遙不可及。
超350億,VC下場了
從一組數據可以看出,光電醫美的市場潛力。
據Medical Insight數據,2022年中國醫美光電市場規模達356.74億元,且近兩年呈現遞增趨勢。
就拿光電醫美中的“網紅”項目熱瑪吉而言,得益于其在“抗衰老”的精準定位,它在中國“火”得勢不可擋。2021年前三年季度,中國市場創造了熱瑪吉母公司超三成的收入。
2022年,熱瑪吉設備商Solta Medical Corporation(簡稱:Solta)沖刺上市,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申請在納斯達克IPO上市,其一年的營收就超2億美金,其中八成靠賣熱瑪吉設備,堪稱“印鈔機”。
在Solta的營收結構中,亞太市場占比最大,中國是Solta Medical的第一大市場。2021年前三季度,索塔醫療總營收為2.19億美元。公司在中國的收入分別為7290萬美元。
業內曾流傳一個有趣的說法:“醫美機構廣告打得熱鬧,上游廠商站著把錢掙了。”光電醫美設備儀器,就處在“吸金”的上游。
例如光電醫美代表企業奇致激光和復瑞醫療科技,二者在2022年的毛利率都在55%左右,處在行業的較高位。
資本開始注意到國內光電醫美這片藍海。
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2年1~9月中國醫療美容設備領域共有8次融資事件,其中6次集中在激光手術設備、激光治療設備以及射頻治療設備。
隨著一批擁有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優質本土企業涌現,投資人也收獲了更多可供選擇的標的,資本開始在光電醫美領域密集押注。
國產替代未來可期
在光電醫美設備行業,美國、以色列、德國等發達國家起步較早,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條。近年來,這些進口廠商在國內合規市場的總體市占率在近年來雖略有下滑,但仍高達80%以上。
目前,國內醫美設備多為進口品牌,尤其是高端設備這一塊,我國相關企業起步較晚。目前,國內的相關企業主要通過收購和自主研發兩條路徑去進行追趕。
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復銳醫療科技就曾斥資2.4億美元,收購以色列飛頓激光有限公司(AlmaLasers)95.6%的股權。飛頓激光主營高端美容設備,年收入近1億美元,擁有15%的全球市場份額。
2021年,昊海生物以2.05億元取得歐華美科63.64%股權,后者持有以色列上市公司 EndyMed 48.98%股權、持有鐳科光電 58%股權,產品 布局涉及激光、射頻類光電設備。
去年2月,華東醫藥對外披露,其英國全資子公司Sinclair Pharma Limited收購光電醫美Viora公司的100%股權。后者成立于2005年,總部位于美國紐約,是一家專注于醫美無創及微創的國際化醫美公司。
除了收購,還有一批專注于自主研發的光電醫美設備企業,在國產替代的大潮下,實現了發展和突破。
醫美查數據顯示,2021年6月,半島醫療的超聲炮設備成為中國首臺榮獲NMPA認證的聚焦超聲儀器,填補了長期被熱瑪吉占據的市場空白,產品打破了外資產品對中國市場的壟斷,上市不到一年就迅速占領了超聲儀器領域的高地,被稱為醫美界的“國貨之光”。
此外還有諸如奇致激光、芙邁蕾、雅光醫療、南京佰福等光電醫美企業涌現,開始在行業的細分領域嶄露頭角。
2022年7月,《深圳市促進大健康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鼓勵發展醫療美容產業,并提到支持電子類醫療美容產品:積極發展用于皮膚美容、口腔美容、中醫美容的醫用激光、光子、射頻及超聲設備,水光儀、內窺鏡等醫療器械。
政策的加持下,國內光電醫美行業迎來利好,行業也將會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隨著國產替代窗口期的到來,光電醫美或將在不遠的將來迎來一次行業洗牌,產品同質化嚴重、技術附加值低的企業將被淘汰,而產品優質、價格也具有競爭力的企業終會站上行業發展的潮頭。
猜你喜歡
愛美客三年市值縮水近1400億,暴利醫美行業“不香”了?
財報顯示,愛美客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3.53%;凈利潤達到11.21億元,同比增長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