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資本熱捧,預制菜還能火多久?
在政策紅利的持續刺激下,走進大眾視野不過3年時間的預制菜就要“飛”起來了。
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也就是“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及,“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
據“金融時報”報道,一位私募人士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從宏觀來看,在鄉村發展預制菜對促進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制造轉型、消費和產業升級、擴大創業就業、拉動內需等方面均具有積極意義,這也是近年來政策對該領域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的原因所在;從微觀來看,對投資機構而言,這意味著預制菜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廣泛的特點將進一步凸顯,成為投資和發展該產業的最大優勢。越來越多的企業涌入預制菜行業,會帶來新的增長點、盈利點,從而給予投資人挖掘并培育一個清晰且有差異化品牌的機會。”
的確,預制菜尚處于行業發展初期,但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市場。根據紅餐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規模達4,196億元,2019年至2021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8.8%,預計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萬億。隨著餐飲連鎖化率加速,單身經濟的興起,長期來看我國預制菜行業規模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
在如此重大利好之下,預制菜概念板塊持續走強。A股市場上,已有84家上市公司涉及預制菜產業。在中央一號文件出來當日,廣州酒家(603043.SH)、三江購物(601116.SH)、金陵飯店(601007.SH)、西安飲食(000721.SZ)等預制菜概念股漲幅均在6%以上。
01
政策助力下,萬億黃金賽道加速走來
至于何為預制菜,度娘給出的解釋是,“預制菜,又稱為預制調理食品,一般指以各類農、畜、禽、水產品為原輔料,配以調味料等輔料(含食品添加劑),經預選、調制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通常預制菜需要在冷鏈條件下貯存或運輸,供消費者或餐飲環節加工者簡單加熱或烹飪后食用。”
根據加工需求,預制菜分為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四種主要形態。
資料來源:創客貼研報。
事實上,中國預制菜起步較晚,初期受制于行業消費者認知不高、餐飲專業化分工程度低、冷鏈運輸建設不完善等因素發展緩慢,2014年開始受外賣經濟、物流體系完善、宅家/懶人經濟、疫情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預制菜行業才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企業數量往往能反映出行業發展趨勢。據“創客貼”研報顯示,我國有近7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包含“速凍、預制菜、預制食品、半成品食品、即食、凈菜”的預制菜相關企業,其中近58%的企業成立于5年內,超半數企業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內;2018年至2020年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量均超1萬。
根據中物聯食材供應鏈分會調研推算,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約4070.8億元,較2018年增長近4倍,年綜合增長率高達50%,并且未來將以30%以上的增長率逐年上升。
資料來源:中物聯食材供應鏈分會研報。
另據紅餐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預制菜行業規模預計2026年將達1.07萬億,長期來看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
進一步細分,預制菜行業產業鏈由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中游預制菜生產加工和下游消費端共同構成。其中,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直接影響預制菜成本;中游加工參與者較多,其發展能促進上游原材料的標準化、集約化;下游由B端和C端市場構成,主要消費市場是餐飲市場及食品加工市場為主的B端市場。
資料來源:創客貼研報。
不得不說,目前預制菜行業參與者眾多,分散態勢明顯,但可大致分為專業預制菜企業(味知香)、速凍企業(安井食品、千味央廚)、農林牧漁企業(圣農發展、國聯水產)、餐飲供應鏈平臺(蜀海供應鏈、找食材)、餐飲中央廚房(海底撈)、生鮮零售平臺(盒馬、叮咚買菜)六種類型。
本就欣欣向榮的預制菜市場,在中央一號文件的強力支持下,助長了火勢。
與此同時,廣東、廣西、河南、山東等多個省份明確將預制菜寫進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比如,廣東省政府在2023年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化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培育壯大休閑旅游、數字農業、預制菜、農業微生物產業等新業態,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未來,隨著消費者健康的意識不斷提升,預制菜市場將展現出營養健康化趨勢,同時基于我國疆域遼闊、菜系派系多元且品類繁雜,復合地域特點的預制菜才能滿足消費者喜好。
02
嘗到甜頭,繼續加碼布局
面對如此富有“錢”景的預制菜賽道,誰又能抵住誘惑不想去分一杯羹呢。
基于此,多家上市公司紛紛表示,2023年將加碼布局預制菜業務。
以國聯水產(300094.SZ)為例,一直以“為人類提供健康海洋食品”為使命,專注于水產行業,現已發展成為集育苗、工廠化養殖、飼料、海洋食品加工、國內國際貿易、水產科研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跨國集團企業。
不久前,國聯水產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當年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00萬元至4000萬元,由上年同期虧損1384萬元扭虧為盈。
對此,國聯水產解釋稱,“2022年,公司所在行業雖然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但公司通過繼續加強產品結構、銷售渠道結構調整,實現逆勢破局,營業收入同比實現較好增長,凈利潤扭虧為盈。”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公司堅持聚焦預制菜進行商業模式升級,大力拓展預制菜業務,不斷提高預制菜等高附加值產品營業收入規模。公司研發能力持續增強,公司新品上市實現較快上量,烤魚、酸菜魚等系列產品增長顯著。公司圍繞預制菜產品,構建‘小霸龍’預制菜品牌,打造預制菜品牌新高地,產品品牌的市場影響力不斷提高。”
嘗到甜頭的國聯水產表示未來將繼續聚焦預制菜賽道。2月13日,國聯水產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明確提及,“2023年,公司將繼續聚焦預制菜,通過強化產品力、渠道力、品牌力建設,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制造標準化,狠抓質量安全建設、營銷推廣和品牌建設,多舉措比學趕超,競標爭先,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隨著疫情對餐飲、消費行業影響消退,公司對2023年充滿信心。”
資料來源:國聯水產官網。
事實上,國聯水產只是眾多受益預制菜賽道火熱中的一員。
以火鍋料制品(以速凍魚糜制品、速凍肉制品為主)和速凍面米制品為主要產品的安井食品同樣在預制菜的拉動下實現營收、利潤雙漲。根據2022年業績預告,全年安井食品營收同比增長31%至約121.75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5%以上至10.60多億元,一個主要原因在于“重點布局的預制菜肴板塊業務快速上量,營業收入增長帶來利潤增長”。
未來,安井食品還表示,“凍品先生預制菜今年新品的發展方向以C端為主、BC兼顧。”
03
下一站,綜合實力掌握話語權
假想一下,隨著布局預制菜行業的玩家越來越多,賽道擁擠只是時間問題,如何才能避免被市場淘汰成為下一階段各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對此,中信建投食品飲料行業首席研究員安雅澤表示,“預制菜并非憑空出現也不會曇花一現,消費者對于便捷生活、安全食物的追求,以及餐飲企業連鎖化、降本增速的需求,共同引發了行業爆發式增長。而冷鏈物流和餐飲供應鏈的建設,則為這次產業‘盛宴’奠定了扎實基礎。從終局視角看,在產品研發、渠道推廣、品牌運營等方面具備綜合優勢的企業將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具備更大的發展潛力,有望脫穎而出”。
面對行業競爭,國聯水產也表示:“從預制菜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預制菜有廣闊的市場空間。預制菜品行業具有一定門檻,在品牌規模、食品質量及安全、渠道及客戶、研發及創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壁壘,需要企業緊跟客戶及消費者需求,持續創新,快速研發、迭代新產品、精細高效管理滿足客戶要求。預制菜賽道具有其特殊性,先行者只要做到成本最優、生產自動化程度高、渠道布局完善,其他的企業將很難跟上。比如,目前的餐飲渠道,更看中的是采購、品控、渠道和研發等一體化服務,中小企業難以追趕先行者。”
先發優勢固然重要,后天努力同樣不可或缺,預制菜萬億賽道中誰會是下一匹“黑馬”,市場將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預制菜新春“熱度高”,產業發展、現狀與未來幾何?
預制菜受追捧,市場規模迅速擴大,但面臨食品安全與標準化問題。未來,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市場拓展將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天眼查數據顯示預制菜相關企業超6.8萬家,產業前景廣闊。創始人羅敏轉行瞄準預制菜,趣店盤前暴漲超80%
趣店盤前一度漲超80%。消息面上,趣店集團旗下“趣店預制菜”品牌戰略發布會今日召開,趣店集團創始人、CEO羅敏介紹了趣店預制菜未來三年的品牌創業伙伴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