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和電氣:進入“雙引擎”時代
一直以來,中國不缺公司,不缺品牌,但缺乏百年品牌。穿越周期,做成50年、100年是所有品牌的目標,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成功駕馭危機,這樣的公司往往需要具有戰略敏捷性。
戰略敏捷性,可以概括為“3A”:第一,它們足夠靈活,可以避免(avoid)最壞的影響;第二,當它們遭遇打擊時,它們足夠強健,能夠化解(absorb)大量的損害;第三,它們有足夠的應變力,能夠比同行更快、更有效地加速(accelerate)前進。
改革開放至今,眾多中國品牌迎來內外劇變的關鍵節點,一些品牌已經在思考如何趕上新浪潮,如何常新。萬和就是其中之一,半年報顯示,通過第五屆董事會換屆選舉,萬和電氣實現了核心決策層的 “換班”,除副董事長盧楚隆外,其余董事會成員全部為新晉,可謂大膽。
可在劇烈變化的市場,在更為復雜的競爭面前,只有靈活變革,以年輕的姿態重新出發,才能常勝不敗。
老品牌的新挑戰
過去三四十年,中國本土崛起了大量品牌,涉足家電、3C、服裝、日化、飲料、食品等眾多領域。不約而同地,他們在當下迎來了新挑戰:
其一是新市場。經過多年的消費升級后,國內消費市場增速下降,在家電3C等煥新頻率低的領域更是出現了飽和,手機市場近年來增速放緩,家電市場盡管廚電、小家電等領域仍有較高增速,但整體增速卻很低。
市場研究公司GfK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規模出現9.9%負增長,預計今年市場規模可能在8000億元以下,降至近五年內的最低值。其中,今年上半年,國內廚衛電器市場零售額規模1020億元,同比下降13.2%。
其二是新技術、新渠道、新營銷平臺與新競爭者出現。互聯網、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讓這些行業的競爭邏輯發生變化,比如產品上,從單品競爭走向智能場景競爭、使用體驗競爭;渠道上,抖音、快手、私域等的出現,正在重塑線上線下全渠道。
產品上,根據奧維云網發布的《2022中國套系家電研究報告》,以家為核心場景,套購家電市場規模高達1538億元,在廚房、客廳、陽臺、衛浴四個小場景最有前景。
渠道上,2022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線上零售額同比減少5%,線下市場零售額下降幅度超過10%。家電企業在抖音電商等新渠道上持續加碼,比如拼多多、抖音、快手等。
在這些新挑戰面前,真正有戰略敏捷性的企業需要足夠靈活,避免最壞的影響,這也就是其“3A”之一的避免(avoid)原則。其內涵有二,一是做出改變,二是在危險來臨前越早改變越好。
萬和就在遵循避免(avoid)原則。
對于行業領軍者萬和來說,其仍在保持著增長。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萬和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53.65%,其中第二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為2.67億元,環比增長58.79%,比去年同期高459.13%。
從業務上來看,根據全國大型零售企業商品銷售調查統計數據,萬和電氣的核心業務燃氣熱水器已連續18年市場綜合占有率第一,空氣能品類實現110%的高速增長。
晴天時修屋頂,雨來時方能從容面對。隨著后疫情時代及行業環境變化,傳統廚電市場持續受損,萬和電氣需要做出改變。此次的董事會換屆其實是萬和電器年輕化戰略的一部分,在激烈變化的市場環境面前,它需要以年輕的姿態去對沖周期。
從里到外的年輕化
我們常常將企業發展階段劃分為創業期、成熟期、轉型期、衰退期。對于當下眾多有著30年、40年歷史的老牌企業來說,成熟期的它們必須快速轉型,讓自己煥新升級更年輕。
企業要想年輕,首先要做的是組織年輕化。小企業經營業務,大企業經營組織,中國的民營企業平均壽命不超過2.5年,而活下來的企業中能夠持續增長的不足十分之一,組織發展跟不上業務發展已經成為企業永恒的難題。
此次萬和的董事會換屆,正是組織年輕化的關鍵——公司總裁盧宇聰正式進入董事會,被聘任為董事長兼總裁,原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盧宇凡也進入董事會,另外又新增一名年輕的董事葉汶斌進入董事會——這為萬和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的年輕化發展打下基礎。
新晉董事長盧宇聰從事家電業多年,懂廚衛,也懂萬和,作為年輕一代,更懂消費者和當下的市場,他曾表示:“需要對市場保持敏銳的嗅覺,哪怕領先市場幾個月都是必要的”。
在組織年輕化的同時,萬和即將迎來從內到外的年輕化,包括生產、營銷、產品等,強調實現品—效—銷合一。
生產上,萬和正在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運營、云服務平臺,致力成為全球領先的廚衛電氣及熱水熱能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營銷上,萬和一方面發力全矩陣平臺,通過雙微一抖、小紅書、知乎、B站等進行品牌傳播、粉絲互動、產品種草、新品評測、引流轉化,贊助綜藝、選擇年輕代言人;另一方面進行渠道深化,線上做官方商城,將實體賣場與虛擬云店結合,線下用“喬灌草” 生態為品牌賦能。
今年上半年,萬和與熱門街舞競技綜藝《這!就是街舞》第五季促成合作,繼續攜手萬和品牌代言人孫穎莎積極觸達年輕粉絲群體,打造高質量粉絲互動。顯然,年輕人盧宇聰更懂得如何觸動年輕人:“年輕人是未來的消費主力軍,我們現在要用年輕人熟悉的方式去與他們溝通”。
產品上,建立全新品牌矩陣,形成萬和(主品牌)、頒芙(針對新中產的高端品牌)、聰米(面向年輕用戶的智能化品牌)、梅賽思(主打下沉市場的高性價比品牌)等互為補充的品牌架構。
組織、生產、營銷、產品等年輕化戰略的核心是萬和在換引擎。以前的制造創新是疊功能,現在是疊體驗,前者從產品考慮,后者從人考慮,這種從人出發的創新,也將助推家電這樣的行業進入智能時代,或者說這與進入智能時代相輔相成。
萬和以技術創新起家,近30年來以技術創新為引擎,不斷引領著行業向前發展。但新時代,新技術突破不再那么容易,消費者需求和體驗重要性提升,萬和的年輕化之路就是在“開著飛機換引擎”,從技術單引擎邁向“技術+用戶”雙引擎。
一場關乎用戶體驗升級和行業前景的變革,自此拉開序幕。
造鐘者
從組織到生產、營銷、產品的年輕化讓萬和有足夠的應變力,能更快、更有效地加速前進,這就是戰略敏捷性的加速(accelerate)。這種敏捷給予了萬和一只楔子,讓它把自己的新形象楔進年輕消費者心理,這個形象就是“廚衛專家”。
萬和以燃氣熱水器的核心配件供應商起家,一開始就框定了兩個場景,廚房和浴室。后來隨著品類拓展和新產品的出現,以及在廚衛市場的市場份額和聲量,它一步一步走向“廚衛專家”。如今品牌年輕化,正將帶領萬和電氣走向遠方。
所謂“遠方”,一個是“廚衛”背后的更大市場,一個是“專家”背后的更強競爭力。導向的結果是讓萬和更強健,能化解(absorb)來自外界的損害,穿越周期。
其中,要覆蓋“廚衛”背后的更大市場,抓手是洞察用戶需求的產品。
早在2021年的AWE上,萬和發布1云?2N智能化戰略,構建廚房、浴室智能生態體系,打造行業首個非視覺Al廚衛空間。為此,萬和還專門發布了針對高凈值人群提供套系化熱廚整體解決方案的品牌——“頒芙”,直指廚衛一體化生態。
同時,萬和推出了行業首款5G熱水器,將熱水器從簡單的產品變成可以實現全屋家電互通的服務載體。從賣產品到賣服務,通過產品的數字化革新,萬和的空間天花板被打開。
萬和計劃打造的5G時代未來家模型
一直以來,萬和都是以前置的消費需求洞察和產品引領廚衛行業,正如盧宇聰所說,“對市場保持敏銳的嗅覺”。而通過一系列數字化變革,它仍然走在時代前沿。
“專家”背后的更強競爭力,來自萬和對技術的堅持。
從1993到2022,萬和29年間創造了無數個行業第一,比如中國第一臺超薄水控式全自動燃氣熱水器、第一臺強排/恒溫式燃氣熱水器、第一臺無線式遙控燃氣熱水器、第一臺平衡式燃氣熱水器等等。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萬和共申請專利341件,新增授權專利397件,截至2022年6月,萬和累計有效專利總數為2639 件,其中發明專利196件。2022年8月,萬和的發明專利“燃氣熱水器抗風壓控制系統”獲得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萬和的發明專利獲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企業內部有交替更新,但是其不變的內核精神將讓它“永生”,而萬和的精神內核一個是對市場需求的洞察,一個是對技術的堅持。
上世紀90年代萬和成立之初,萬和就專注于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可以說技術一直都是萬和的第一增長引擎——一邊研發技術,一邊將技術與用戶需求結合推出領先市場的產品。盧宇聰也深諳技術對于企業的重要性:“技術和創新是進化的第一引擎。”
隨著智能時代對用戶需求的進一步洞察,以及5G等新技術的發展,萬和仍然是技術為先,但同時也加強了對用戶本身的運營——不再只是賣給用戶符合他們需求的產品,而是用產品、服務為他們提供長期服務——由此,用戶也成為了萬和的增長引擎。
吉姆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中提到造鐘人與報時者,帶領公司在正確方向上前進的魅力型領袖更像是報時人,公司在任何一位領袖身后很久、經歷許多次產品生命周期仍然不斷發展的就是造鐘。
及至當下,疊加各種年輕化戰略,年輕化組織……我們看到萬和正在致力于建立“一個會滴答走動的時鐘”,一個具有高度適應能力的組織,讓其繼續保持著變革的勇氣和創新的活力。其間,由技術立身與創新立命所構成的“精神傳統”,在一代又一代的萬和人之間完成流傳。
猜你喜歡
萬和電氣被資本“爆炒”,市值暴增30多億,連發股價異動公告
萬和電氣發布了關于股票異常波動的公告,公告稱萬和電氣連續兩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累計達到了20%以上,波動期間公司核心股東并未出現買賣股票的行為,也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百億廚電龍頭財報鬧“烏龍”,回應稱“寫錯了”
近日,廚電龍頭老板電器發布2021年年報。年報顯示,在主營業務分析部分,老板電器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竟然為101.48元,同比還增長了2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