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業全面發力全球化,誰能成為最大贏家?

        《財經天下》周刊周享玥2022-08-31 16:03 大公司
        近日,蒙牛發布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蒙牛實現收入477.2億元,同比增長4%;歸母凈利潤37.5億元,同比增長27.3%,在常溫、鮮奶、冰品、奶酪等多個品類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在中國乳業上半年受疫情和國際局勢等短期沖擊的大背景下,蒙牛依舊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近日,蒙牛發布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蒙牛實現收入477.2億元,同比增長4%;歸母凈利潤37.5億元,同比增長27.3%,在常溫、鮮奶、冰品、奶酪等多個品類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業績逆勢增長、全面跑贏行業的同時,蒙牛在國際化和全球化上的成績也進一步提升。

        (圖/有機牧場DeBondt Farm)

        其不僅在荷蘭合作銀行公布的“2022年全球乳業20強”中連升兩名,位列第七,品牌價值也持續增長,在“2022年凱度品牌榜”中走出了一個高居中國乳業第一的品牌價值同比增速,高達15%。在國際乳品聯合會(IDF)、全球乳業論壇組織(GDP)等多個國際組織中,蒙牛也拿下了“唯一來自中國的董事”等多個“唯一”稱號。

        除了地位的提升,蒙牛也從國際化中獲得了真金白銀的收入。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蒙牛來自海外地區的收入達到了17.01億元,而上年同期只有9.76億元,僅一年時間就同比增長了超74%。

        事實上,這也是一眾中國乳企們一直在努力為之奮斗的目標。過去多年間,中國乳企在行業內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并購潮,其中最大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走向國際化。


        中國乳業并購潮迭起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乳業發展緩慢,一直到1978年,全國奶牛數量才堪堪增長到48萬頭,年產奶量和乳制品產量分別為97萬噸、4.7萬噸,但這卻已經分別是1949年的約4倍、5倍和47倍。

        1979年以后,隨著國家允許私人養殖奶畜政策的出臺,中國奶業的生產力才得以釋放。尤其是到90年代,隨著奶類第一次被列入中國居民食譜中,以及超高溫滅菌技術引進后鮮牛奶保質期的延長,“北奶南調”開始成為現實,再疊加乳企玩家們不斷拓寬的渠道和持續的電視廣告宣傳,液態奶的需求和產量紛紛出現大爆發,中國乳業也隨之進入快速發展期。

        蒙牛等全國最早一批液態奶乳制品品牌正是在這一時期誕生并快速發展起來的。2009年,成立僅10年的蒙牛更是首次進入了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全球乳業20強”榜單,位列第19名。這也是中國乳業首次進入20強,次年,這一數字進一步增至2家。

        但中國乳業的崛起并不是一帆風順。就在蒙牛等中國乳企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前夕,中國才剛剛經歷了一場影響深遠的奶粉危機事件,一度讓中國乳企的聲譽跌倒谷底。

        這期間,大量的國外乳企和產品開始加速“走進來”,蒙牛、光明、貝因美、澳優等一眾中國乳企則開始在政策的支持下,大踏步“走出去”,遠赴澳大利亞、新西蘭、歐洲等海外牧場,尋求并收購優質奶源,同時對內也在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提高品牌集中度,降低行業內耗。

        “中國乳業的第一輪并購潮出現在2011年到2014年間,當時并購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自身市場需求,實現走出去的目標。”乳業分析師宋亮不止一次分析稱。第二輪并購潮則從2018年開始涌現,并購目的是滿足供應鏈體系,建立更有競爭優勢的體系。他認為,前一輪主要解決的是“有無”問題,第二輪則主要聚焦于“做大做強”。

        (圖/蒙牛印尼YoyiC工廠)

        事實的確如此,長期以來,對比國外乳業發達國家,我國奶牛養殖在飼草、牧場等方面的資源并不占優勢,進而導致奶源有限且價格較高,難以與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達成平衡。在稀奶油、乳清粉、乳蛋白、乳糖等原料型產品上,也因為主要需要依賴進口,導致我國乳業發展還存在著不少“卡脖子”問題。

        尤其是最近一兩年受大宗物料價格漲勢兇猛、全球疫情常態化、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影響,挑戰正在進一步加劇。顯然,對于乳企來說,能否在世界范圍內有效進行資源布局,已經成為了一件關乎生存的大事。

        更何況,為了解決其中的缺口問題,政策層面也在不斷給予支持。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就曾印發一份《關于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提出要全面部署加快奶業振興,到2020年,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奶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奶源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

        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國乳企的確在過去十年間在國際化上和全球化產業鏈布局上多有動作。但不同于早期主要以布局海外資源和技術合作為驅動,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后,中國乳企的國際化戰略最近幾年已經開始有所變化,多了些競爭因素,逐漸從海外資源布局轉向海外市場擴張,更多參與全球市場競爭。


        中國乳企的新戰場


        細數可口可樂、百事、寶馬、奧迪等一眾在全球范圍內地位維穩已久的國際大品牌,無一不是在全球化上做得比較好的企業。而其中,戰略投資和并購無疑是這些公司全球化戰略中的最重要手段。

        中國乳業的發展也不例外,且由于種種客觀因素,國際化和全球化的重要性對于一眾中國乳企來說,或許要比其他行業的企業還要大得多。當然,這其中,全球戰略投資和并購的正確與否,也顯得更為重要,正確的戰略投資和并購,往往能有效推動公司業務的增量發展,反之,則容易成為拖累。

        縱觀中國多家乳企的全球化戰略和布局,蒙牛算是其中做得比較早和發展較好的一個。

        作為“走出去”的典型企業之一,蒙牛成為國際化的乳業品牌這個目標最早可以追溯到蒙牛成立之初。公開資料顯示,蒙牛創始的第一天,就已經提出了內蒙牛、中國牛、世界牛的大目標。

        而蒙牛真正開始在這一目標上全面發力是在2009年。這一年,蒙牛正式入選了“全球乳業20強”,而更重要的是,“國際化”正在成為這家公司新形象的主打元素——蒙牛在半年內從澳、新兩地合共引進了4724頭“洋奶牛”,正式開始參與乳業全球化資源配置。

        (圖/蒙牛乳業(印度尼西亞)有限公司實驗室成為印尼境內首家榮獲KAN認可的乳制品公司)

        此后多年間,蒙牛在國內外動作頻頻,對內先后拿下君樂寶、雅士利、現代牧業、圣牧等多家公司,布局“全產業鏈”,對外則以歐美區域作為高端研發與技術合作方,以大洋洲等區域作為優質奶源供應地,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完善的全產業鏈布局,以破解中國乳業資源與市場不平衡的難題。

        例如在奶粉領域,早在2013年8月,蒙牛就拿下了雅士利89.82%的股份。經此,蒙牛不僅補足了奶粉業務上的短板,還迅速拿到了一張國際化的“入場券”——進入蒙牛體系不足一月,雅士利從半年多前開始謀劃在新西蘭建廠的計劃就已經正式獲批。兩年多后,該工廠正式投產,成為蒙牛調整奶粉業務布局的重要節點,同時也開創了中國乳業海外100%自主建廠的先河。

        2019年下半年,蒙牛又對澳大利亞有機嬰幼兒配方奶粉制造商貝拉米發起進攻,拿下了貝拉米全部股份。貝拉米的進入,不僅成功補足了蒙牛嬰幼兒奶粉品類中超高端奶粉系列,讓蒙牛得以成為第一家產品線覆蓋高端有機奶粉和輔食的中國乳企,同時也極大程度完善了蒙牛的全球供應鏈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被蒙牛收購兩年多后的2022年6月27日,貝拉米有機嬰兒配方奶粉還首次獲得了堪稱“世界上最權威的食品與藥品監管機構之一”的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注冊許可,同時也是首家獲得FDA批準進口的澳洲純有機嬰兒配方奶粉品牌。這意味著,貝拉米的銷售范圍將進一步拓寬,在未來幾個月內,其將有約69.6萬罐(約2100萬頓次)有機嬰兒配方奶粉能夠銷往美國市場。

        不僅僅是奶粉領域,蒙牛同樣通過并購在奶酪市場布局上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早在2018年,蒙牛就已經設立奶酪事業部,開始布局奶酪產品線。2019年,蒙牛又與歐洲最大乳品企業Arla Foods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愛氏晨曦,專注于生產多種奶酪產品。2021年7月,蒙牛更是拿下了國內奶酪龍頭企業妙可藍多,大力發展奶酪業務。

        (圖/蒙牛奶酪產品)

        “蒙牛做并購是戰略驅動的,是為了我們未來3年、5年的大發展,不會為了追求規模而去做并購。”蒙牛總裁盧敏放曾解釋稱,蒙牛投資奶酪(妙可藍多),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個行業“可能在5年之內會有一個飛躍式的發展”,所以才在這個方面做前瞻性布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與一些企業在布局海外時,主要專注于產能擴張或企業合作的模式不同,蒙牛在全球化布局上往往還看重國際品質和國際標準的對標和引入,而非單向的資本輸出。盧敏放曾指出,蒙牛國際化核心之一就是實行國際化的標準,用國際化的標準來衡量蒙牛的產品和品質。


        蒙牛全球化的成績


        出于各種客觀和主觀原因,國際化儼然已經成為中國乳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在這片新戰場上,能盡早找到穩定且行之有效的國際化戰略和步伐的乳企,必然也將奪得更多的先機。

        靠著頗具前瞻性的提前布局,蒙牛在國際化戰場的上半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進入下半場,蒙牛則將自己的全球化目標和戰略構想進行了進一步升級。

        2017年8月,一場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年會上,蒙牛總裁盧敏放首提“全球乳業共同體”概念。次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這一概念被進一步升級為一項戰略構想,成為蒙牛國際化戰略的主要奮斗目標之一。

        盧敏放表示,海外各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乳業優勢是互補的,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要促進“從牧草到奶杯”的產業鏈各環節共同分享發展紅利,通過構建“全球乳業共同體”,推進全球乳業實現共治、共享、共贏的包容性、可持續發展。

        目前來看,在新的戰略構想下,蒙牛也已經在國際化戰場的下半場中取得了不少的進展。

        在資源端,通過多起并購和投資,蒙牛目前已經完成了多層次優質奶源地布局,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產能。半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蒙牛于全國共設有生產基地41個,并分別于印度尼西亞、澳洲及新西蘭設有2個、2個及1個生產基地,年產能合共為1274萬噸,僅半年時間,就較2021年12月底的1166萬噸產能提升了超9%。

        無獨有偶,在生產端,蒙牛也已經通過各種國際合作和并購,引入了不少先進的乳品技術和經驗在國內快速落地。如在國內苜蓿草自給率不足50%且質量較低的“卡脖子”問題上,蒙牛自2018年與呼和浩特市合作,開始承擔“呼和浩特市優質牧草技術攻關項目”至今,就已經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而在先進管理經驗上,蒙牛也已經獲得ISO9001、GMP、IFS等七大管理體系認證有效性100%。

        (圖/2021年11月,蒙牛YoyiC品牌在新加坡榮獲超級品牌(Superbrands)認證)

        更明顯的變化體現在業績上。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在保持核心業務穩中有升的前提下,蒙牛繼續延伸了乳品業務邊界,在冰品、奶酪、奶粉等增量業務上表現出高成長性,有望成為未來業績新的增長極。

        具體來看,以奶酪業務為主的“其他產品”板塊在2022年上半年共實現了22.59億元的營收,較上年同期同比上漲149%,營收貢獻也從2021年上半年的2%增加至了最新的4.7%。蒙牛旗下的奶酪品牌妙可藍多業績上漲同樣明顯。其不僅在并入蒙牛不久后就首次超越法國品牌百吉福成為了中國奶酪市場老大,今年上半年,還分別實現了25.94億元、1.32億元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上漲25.48%、18.03%。

        奶粉業務上,蒙牛上半年收入18.94億元,主要由雅士利和貝拉米所貢獻。而隨著貝拉米在今年6月獲得FDA批準,成為首個進軍美國市場的中國奶粉品牌,該品牌所產生的營收或將進一步提升。

        實際上,蒙牛在國際化上的探索不僅促進了蒙牛自身的發展,同樣也極大程度地促進了中國乳業地振興發展。在蒙牛等乳企的影響下,我國目前已經有20多家乳企陸續走出國門,大幅推動著中國乳業整體國際化程度的提升。或許全球數十億消費者才是這場乳業全球化中的最后最大贏家!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精品亚洲456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亚洲另类精品xxxx人妖| 亚洲免费闲人蜜桃|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视频网站|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 欧洲 自拍 另类 校园|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jlzzjlzz亚洲jzjzjz|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久| 亚洲毛片基地4455ww|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bt加勒比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黄色网站|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