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安科技如何深挖業務安全需求?C輪融資5億!
北京珞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珞安科技)正式宣布完成整個C輪超5億元戰略融資。本輪戰略融資由中金資本、國鐵建信(中國鐵路發展基金與建信投資合資企業)、聯通基金等新股東領投,老股東上汽恒旭資本、容騰5G產業基金跟投。
珞安科技本輪融資引入6家產業資本,戰略合作業務涉及10多個重點工業行業。珞安科技C輪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擴大研發投入和高端人才引進,同時憑借引入戰略投資者的行業優勢,加速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
工控安全是網絡安全的細分領域,自2010年“震網”病毒震驚全球工業界后,工控安全漸漸引起行業重視。近年來,國內工業控制系統的攻擊事件頻繁發生,隨著國家相關政策落地、行業標準制定日漸完善以及產業界對工控安全的重視,工控安全賽道漸漸獲得資本關注。
自2021年以來,資本市場上工控安全賽道融資事件頻發,其中,多家工控安全企業獲得來自大型投資機構的融資,投資方均以國資為主且金額較大。此次珞安科技C輪獲5億元戰略融資,為工控安全賽道這一“年輕”的產業發展提供哪些思考?
從“混亂”到“自主認知”,珞安科技如何走過行業發展三階段?
珞安科技成立于2016年10月,珞安科技已是其中較早一批入局者之一。董事長張曉東、CTO孔令武早期就職于中軟信息安全重點實驗室,已深耕工控行業多年,因參與創辦過國內第一家工控安全創業公司,也是國內第一批工控安全工作者。
從業多年,張曉東及珞安科技深刻見證了工控安全的行業變革。張曉東向獵云網表示,珞安科技將工控安全產業的發展分為萌芽、意識和認知三個階段。
張曉東描述行業萌芽期的混亂局面時表示,那時候技術和產品沒有標準可對照,一切都是未知,只有在摸索中前進、碰撞中形成。更重要的是,工控安全的用戶意識程度較低,如何獲客是珞安科技等同賽道創業公司面臨的共同難題。
近年來,相關政策落地和工業企業安全需求的產生,是工控安全產業發展的“天時地利”,即工控安全的意識階段。
2016年11月工信部發布《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指南》,2017年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2019年工控安全被納入等保2.0,2021年9月《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實施等,工控安全產業的行業標準得以不斷明晰。
相較于早期的工控安全行業的混亂局面,珞安科技成立之后的市場環境已顯著改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的工業企業不斷提高安全意識,對工控安全產品的需求不斷提高。
隨著工控安全行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珞安科技依照標準研發、設計、生產合規產品,通過應標相關的法律法規,用20余款產品打造了合規化安全產品體系。
從工控安全的客戶類型、產業特點等方面來看,渠道是工控安全行業行之有效的銷售模式。珞安科技是同賽道廠商中較早進行渠道建設的參與者,珞安科技通過渠道這一“中間角色”,珞安科技的體量也因此大幅提升。在行業處于相對膠著狀態時,珞安科技因渠道優勢取得階段性的破局點,目前,珞安科技已有300多個渠道合作伙伴,同時還是唯一入駐深信服貨架的工控安全廠商。
珞安科技在行業內站穩腳跟后,開始探索和攻關更核心的技術領域。在認知階段,行業參與者思考在現行的國家標準之外,電網、能源、軌道交通、智能制造等行業內或許存在更深入的行業標準,即從“滿足合規性需求”向“滿足自身業務需求”方向轉型。
珞安科技在談及未來戰略時表示,之后將打造基于產業層、企業層、邊緣層、設備層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一體化解決方案。
認知階段,如何深入發掘業務安全需求?
對于工控安全企業來說,業務安全并非是完全獨立的業務板塊,業務安全是工控安全領域更深入的場景,將一個具體場景的安全問題進行深度研究,研發出解決這一行業這一環節的具體解決方案。
發掘業務安全需求,需要深入分析行業用戶的生產業務運轉流程,對企業生產流程、工藝和場景有全面的認識、深刻的理解,深入生產現場以大量的調研作為前期鋪墊,才能發掘出業務安全的真正需求。
經過多年實踐經驗和大量的調研,珞安科技完整還原不同行業用戶的生產流程特點及業務安全需求,為不同行業用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安全產品。珞安科技也憑借在該領域的技術積累,借此打造了更高層次的核心競爭力。即使將行業中的安全需求更細化,業務安全仍然可以形成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當前,珞安科技的業務安全產品已有十余種,分布在電力檢測、油氣物聯網安全審計、管道故障診斷、物聯網安全網關等業務環節。當技術持續創新,業務安全產品安全體系完善后,業務安全產品也將成為珞安科技有效的第二增長引擎。
例如珞安科技研發的邊緣物聯代理裝置,面向電力智慧物聯網,建立并完善物聯終端安全檢測機制,確保終端接入安全和數據安全,目前產品已在國家電網多個項目中投入使用。業務布局不斷深入行業業務安全領域,是工控安全發展帶來的需求變化,也是珞安科技的創新能力給予的底氣。
發掘工業互聯網深度安全需求需要熟悉技術與產業的綜合型人才
技術的持續創新離不開人才支撐,但工控安全產業的人才缺乏是張曉東創業過程中印象比較深刻的問題。
處在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背景下,網絡安全將是一個持續性問題。地緣關系、國際突發矛盾等,致使工業網絡的安全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工業互聯網的安全也成為國家安全很重要的一部分,工業網絡攻防實戰能力成為必備技能。
但中國工控安全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工控安全人才短缺,培養周期長是行業的一大挑戰。工控安全行業的入行門檻高,行業內需要的是綜合型的人才。張曉東表示,珞安科技需求具備工控安全技術能力過硬的人,同時也需要這些人深度熟悉工業領域,了解工業運行過程中的具體環節。
人才可遇不可求,人才團隊的建設和技術同樣需要慢慢地積累。珞安科技的核心研發團隊中不乏在加密、終端安全、工業等工控安全所涉及的技術領域中深耕了多年的技術人才。從業多年的網絡安全產品專家和癡迷技術創新的技術大牛,兩者的融合迸發出創新的火花,使珞安科技的安全產品貼合用戶需求的同時,具備技術的領先性、專業性和可靠性。
在珞安科技當前業務安全產品布局較集中的電網領域,張曉東稱珞安科技擁有電力運營各個環節的行業專家。只有對行業深度了解的人,才能準確抓取工業用戶的核心業務安全需求。
珞安科技的產品開發理念,將人視為安全的尺度。因為深刻認識到工控安全領域人才的匱乏,珞安科技也在加強產教融合,重視人才的培養。珞安科技通過與高校全面合作建立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策略,通過開展網絡安全課程和意識形態與技能培訓,結合珞安科技自主研發的實訓安全平臺、攻防實驗平臺、網絡安全仿真測試和工業網絡安全試驗箱等相關產品,進行現場演習模式實戰訓練,并為多項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技能大賽提供技術支撐。多措并舉,為國家培養、挖掘大量技能過硬的網絡安全高端人才。
張曉東稱,C輪融資也將用于人才隊伍建設。人才是發展的基礎,加大對技術型、創新型人才的招聘與培養,吸引工控安全人才的加入才能保障珞安科技持續高速增長。
業務協同是珞安科技尋找資本助力的側重點
珞安科技能一步步成為行業頭部參與者,離不開投資者和客戶的信任加持。珞安科技在尋找資本助力的時候,相較單純的財務投資,更側重產業合作模式的戰略投資。張曉東認為“共贏”是珞安科技與投資者相互選擇的基礎。
投資方作為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通過自身的產業資源優勢為珞安科技賦能,雙方或多方戰略協同、產業協作,可以打造完整的工業行業生態鏈。
珞安科技C輪融資共引入6家產業資本,戰略合作業務涉及10多個重點工業行業。其中,國鐵建信和聯通基金等投資者將與珞安科技在軌道交通、物聯網等領域展開更深度的業務協同。
獵云網從珞安科技此前進行的多輪融資中發現,在加盛投資、同創偉業、琥珀資本、上汽恒旭、容億投資、元禾重元等產業投資者的加入,讓珞安科技借助投資者的資源拓展業務范圍和增強行業影響力。
如今,珞安科技現已獲得業界的高度認可,安全產品覆蓋工控安全、業務安全、工業互聯網安全等眾多業務場景,業務已遍布發電、電網、石油石化、軌道交通、智能制造、煤炭、鋼鐵、化工、市政、水利、煙草、軍工、教育等20多個工業行業,覆蓋 600 多家監管機構和大型工業企業,服務近1500 家中小企業,成為具備高成長性的瞪羚企業,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
與產業投資進行業務協同已是許多行業創業公司的訴求。工控安全產業服務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的傳統企業,傳統行業的產業投資者在投資方和客戶的雙重角色下,對珞安科技將是一次強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