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通動力開啟首輪申購,曾三次借殼重回A股
3月4日,IT外包頭部公司軟通動力今日于創業版開啟首輪申購,申購價格為72.88元,網上發行約1016萬股,發行市盈率27.9倍,單一賬戶申購上限10,000股,頂格申購需配市值10萬元。
招股書顯示,此次發行將募集資金35億元,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募集的35億資金將用于投向交付中心新建及擴建項目、行業數字化轉型產品及解決方案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數字運營業務平臺升級項目、集團人才供給和內部服務平臺升級項目、補充營運資金等在內的六個項目。
作為老牌IT外包公司,軟通動力主要為通訊設備、互聯網服務、金融等多個行業客戶提供端到端的軟件與數字技術服務和數字化運營。
光看主營業務似乎看不出外包的影子,但細看招股書發現,對于軟件與數字服務,軟通動力表示該業務是通過專業技術人員完成服務交付,即軟件與服務的外包業務。在2018年到2021年6月期間營收占比均超九成。
軟通動力有個豪華的客戶名單。與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行業巨頭均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此外,還有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50家保險公司、31家央企財務公司。
其中,公司的半數業績來自于華為。自2017年以來,每年都貢獻了超過50%的營業收入。軟通動力對這個大客戶依賴性頗高,對于本次募投項目中的交付中心新建及擴建項目實施后,軟通動力表示會進一步提升公司對華為的服務能力,可能導致公司對華為的銷售收入進一步提升。
但過于依賴一個客戶,也并非完全是件好事。招股書中顯示,如若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可能導致華為降低對公司相關服務的采購,使得公司存在銷售收入較大波動的風險。應收帳款方面,對于華為的應收帳款占比也一直位居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軟通動力于2014年紐交所退市后,曾三次借殼重組回歸A股,但均以失敗告終。屢敗屢戰,軟通動力這次直接選擇沖刺創業板,獨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