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值蒸發2400億元,看似“水逆”的寧德時代只為跳的更高?
進入虎年,寧德時代頻頻“水逆”,一周市值暴跌2400億元、券商“唱空”、起訴對手方不正當競爭、高管逝世……一系列遭遇下的“寧王”還好嗎?
01
股價跌跌不休,一周市值蒸發2400億元
上周(2月7日-2月11日),寧德時代股價累計下跌17.32%,一周之內市值蒸發近2400億元。截至2月18日,寧德時代股價報收525.19元/股,。
資料來源:富途牛牛。
對于寧德時代股價如此跌跌不休的原因,或源于網絡平臺出現的一系列惡意謠言。
對此,寧德時代“大怒”,并于2月13日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近期,網絡平臺相繼出現關于寧德時代被美國制裁、被剔除創業板權重指數、與特斯拉談崩等一系列惡意謠言,引發市場誤解曲解,影響企業聲譽。謠言無事生非、毫無根據,性質惡劣。為維護企業正當權益,2022年2月12日,我司已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將對造謠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資料來源:寧德時代官方微信公眾號。
此前寧德時代更是上演了市值一日蒸發千億的“慘劇”,對于背后的原因,熱度最高的說法是源于被小鵬汽車“拋棄”。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打算引入新的主力電池供應商,這會削減寧德時代的供貨份額。
但事實上并非如此。據財聯社報道稱,針對“將寧德時代逐步替換為中航鋰電”的傳聞,1月30日小鵬汽車官方獨家回應表示,“近日外面傳播的我們要轉移供應商或由某供應商來做我們核心電池供應商的消息,均與事實有巨大出入。小鵬汽車會一如既往地選擇例如寧德時代這樣的實力供應商來成為我們的核心合作伙伴。”
資料來源:財聯社。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對于寧德時代的投資者而言,已不再僅僅滿足業績增長。
1月28日,寧德時代發布的2021年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0億元-16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5.83億元增長150.75%-195.5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20億元-140億元,較2020年的42.65億元增長181.38%-228.28%。
資料來源:寧德時代2021年年度業績預告。
對此,寧德時代解釋稱,“2021年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1)2021年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市場滲透率提升,帶動電池銷售增長;(2)公司市場開拓取得進展,新建產能釋放,產銷量相應提升;(3)公司加強費用管控,費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業績被認為遠超市場預期。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如此亮眼的成績單并未阻止寧德時代股價下跌,僅幾個交易日的跌幅已達15%。
02
股價大跌,“唱空”為上策?
金融行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券商的多不是多,券商的空那是真空!”如今還真有券商打算做空寧德時代。
首創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韋志超、宏觀研究員王蔚然在公眾號發布一篇《寧德時代還能跌多少?一個定量分析視角》的文章稱,“2021年貴州茅臺的走勢與2022年寧德時代的走勢有較強的相似性,參考貴州茅臺的走勢來看,寧德時代短期可能并未見底,逢高出貨是優選。”此外,韋志超還表示,“貴州茅臺和寧德時代的股價走勢背后有較大的共性,基本面的變化在短期不大,因此決定短期股價的更多是非基本面因素,比如市場的微觀結構、市場情緒等變量。”文章還稱,“寧德時代的調整整體尚未結束,未來可能仍有明顯的下跌空間。對比之下,短期內的最低點或許會在4-6月份左右到來。”
不少讀者可能會感到疑惑,為何要拿寧德時代與貴州茅臺進行對比,前者是科技賽道,后者是消費賽道,股價的邏輯、估值會有很大差異的。但在A股市場上,代表新一代成長股的寧德時代和代表傳統白馬權重股的貴州茅臺無疑是最大亮點,作為“新能源里的茅臺”,寧德時代與貴州茅臺之間的“比較”已屢見不鮮。
因被市場質疑存在片面性,上述文章已于2月11日從公眾號刪除,并亦從各個研報平臺“緊急下架”。
當然,市場上還有另外一股聲音,仍堅持看好寧德時代。其中瑞銀認為,“寧德時代基本面依舊強勁,近期的下跌是因為成長股轉向價值股的板塊輪動中,創業板Beta值修正所致。”同時提及,“依舊看好寧德時代基本面,寧德時代近期更新的基本面數據好于預期,2021財年收益數據比市場共識預期高出30-40%。公司管理層將強勁收益歸因于:1)電動汽車的加速普及儲能安裝,2)新容量電池的推出,3)運行成本的控制費用比率下降。盡管存在一些一次性項目,瑞銀仍預計寧德時代2022財年共識盈利預測有很大的上修余地。”
從目前股價走勢來看,似乎“唱空”為主基調,但筆者認為,寧德時代身為中國市場動力電池行業龍頭,基于其龐大的市場規模以及積極開拓換電市場,未來仍將平穩發展,股價經歷小幅下跌后仍將上揚。
從市場占有率來看,2017-2020年,寧德時代的市占率從29%迅速攀升至50%,雖2020年在取消動力電池白名單限制后,一些海外電池龍頭搶占了部分市場,但寧德時代仍穩居第一。當然,寧德時代在此基礎上仍將繼續強化規模效應。
據證券時報網顯示,寧德時代子公司四川時代新能源資源有限公司近日與甘孜州投資集團、宜賓三江匯達公司、四川省天府礦業公司在成都簽訂合資協議,將在四川省宜賓市三江新區內投資建設動力電池宜賓制造基地七至十期項目,項目總投資不超過人民幣240億元。根據協議,各方將在符合國家戰略性礦產安全保障前提下開展全方位合作,加快全省鋰礦資源勘查開發,增加鋰資源供給,科學有序推進綜合利用,促進新能源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為四川省萬億級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同時據寧德時代董秘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已啟動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布局,預計2023年將形成基本產業鏈。”
資料來源:寧德時代官網。
依靠規模效應,寧德時代生產電池成本更低,更具有議價權。
此外,寧德時代致力開拓換電市場,增強市場領導地位。寧德時代于2022年1月公布了換電品牌EVOGO和整體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名為“Choco SEB”的換電塊(SEB)、快速換電站和一個面向用戶的移動應用程序。對此,寧德時代表示,“Choco SEB與市場上80%的純電池驅動電動汽車兼容,并將在未來三年內投入使用,包括小型到大型以及客運和物流電動汽車。”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則認為,“換電模式可以提振電動汽車和電池的需求,增強寧德時代的市場領導地位和價值鏈議價能力。可更換電池可以通過電池租賃選項降低電動汽車的前期購買成本,并將補充電力時間縮短到幾分鐘。寧德時代換電站的快速擴張——每個交換站包含48塊電池,容量為26.5kWh——可能會增加電池需求。”
03
知識產權維權危機不斷
據企查查顯示,寧德時代新增一條開庭公告,被告包括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蜂巢能源”)及其關聯方無錫天宏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保定億新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相關案由為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將于2月23日在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法庭開庭審理。
資料來源:企查查。
事實上,寧德時代與蜂巢能源等相關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早在2021年5月初就已開始,源于多名寧德時代員工在離職后,分別加入寧德時代的競爭對手蜂巢能源關聯方,為其提供服務。
針對上述事項,蜂巢能源也表示稱,“已經關注到相關媒體關于寧德時代起訴我公司不正當競爭的報道,公司已經在積極準備應訴,相信法院會有公正的判決。”
雖然目前該案正在法律程序中,結果尚不得知,但據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劍豪律師表示,“如果說寧德時代通過之前的訴訟掌握了離職員工向蜂巢能源及其關聯公司泄露相關商業秘密的證據,那么寧德時代有可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無獨有偶,此前2021年7月寧德時代就中航鋰電專利侵權案遞交起訴書。但據中航鋰電聲明稱,“公司已于當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上述兩件涉訴專利的無效宣告請求。公司堅持自主研發,提供給客戶的產品都經過專業知識產權團隊全面風險調查,公司確信其產品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
近年來,寧德時代身處競爭日益加劇的動力電池領域,面臨不斷的知識產權維權危機。
董事長曾毓群近日在調研活動上表示,“寧德有足夠的供應保障,但短期內的原材料價格上漲沒辦法,長期看新的產能1.5-2年會釋放出來;寧德除了鎖定上游資源外,自己在四川也布局了采礦(作為戰略儲備),另外鋰金屬回收的比例也有大幅提升。寧德不僅回收鎳鈷鋰,還計劃回收LFP、負極石墨、6F里面的鋰等。”隨著相關產能釋放,寧德時代市場占有率有望進一步擴大。
隨著股價的上升,所有質疑不攻自破,寧德時代蹲下只為跳的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