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創業領投,創新型小核酸藥物研發商中美瑞康完成近2億元A+輪融資
近日,創新型小核酸藥物開發企業中美瑞康(Ractigen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近2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投創業領投,日本衛材、領承創投、中新資本、相和澄道共同投資。
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將數個臨床前項目推進到臨床階段、擴大核酸生產能力以及加快國際化進程。
中美瑞康共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龍承博士表示:“我們的愿景是為每一個基因配備一把開啟表達的鑰匙,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以滿足巨大未滿足的臨床需求,造福廣大患者。在A輪融資后的短短時間內,中美瑞康再次獲得知名投資機構和跨國藥企的青睞,說明資本市場與業界充分認可源頭技術創新、看好核酸藥的廣闊前景。依托高度差異化的平臺技術、豐富的產品管線、砥礪深耕的原創團隊,我們不但憧憬更具突破性的成果,而且期待更多國際視野的開發人才加盟中美瑞康,云程發軔,攜手并肩!”
國投創業表示,RNAa是制藥領域十分稀缺的平臺技術,在藥物開發上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中美瑞康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倚賴其獨具特色的創新研發能力和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平臺技術,在罕見病、腫瘤、肝臟靶點的代謝及血液系統疾病等領域取得了迅速進展。公司同時重視并開展與國內外大型藥企的緊密聯系,獲得業內多家頭部企業的合作認可。我們持續看好中美瑞康的極大潛力并給予厚望,期待團隊能夠在小核酸藥物領域取得進一步突破,完善國投創業在生物醫藥生態體系構建上的重要布局。國投創業將從行業資源、生態體系內業務互補與資金支持等各個方面,助力中美瑞康進一步成長和發展,以推動我國創新藥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
中美瑞康由RNA激活(RNAa)技術的發現者李龍承博士于2017年在江蘇南通創立,創始團隊囊括了原RNAa發現團隊的Robert Place博士和Moorim Kang博士,彼此默契合作的十余年歷程成就了中美瑞康創立初期的快速發展。
從2017年成立至今,中美瑞康在短短四年多時間里積極推進十余條小激活RNA(saRNA)藥物研發管線,管線適應癥涵蓋遺傳病、腫瘤、肝臟靶點、中樞神經、眼科疾病等多個領域,目前已有4條管線處于臨床前開發階段。同時,公司搭建了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Smart-TTC”和“SCAD”兩大關鍵技術平臺。
2021年完成1.2億元A輪融資后,中美瑞康展現了令人欣喜的成長速度。管線進展方面,快速推進一個項目進入IND-enabling開發階段;知識產權方面,申報多項與saRNA和遞送系統相關的專利,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體系;團隊搭建方面,持續招賢納士,吸引首席戰略官謝文凱博士、轉化開發副總裁鐘恩宏博士等一眾行業精英加入公司,目前團隊規模已近50人。
在創新藥蓬勃發展的今天,核酸藥被認為將帶來“除小分子藥和抗體藥之外的第三次制藥浪潮”。saRNA藥物作為核酸藥領域至關重要的一份子,是不可或缺的治療因蛋白缺乏而導致疾病的手段。通過靶向基因啟動子,開啟內源性基因表達,saRNA可以達到提高目的蛋白水平,恢復其功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