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也要構建酒的“元宇宙”?
雖然大公司們“攀扯”元宇宙早已不足為其,但是當聽到茅臺也要進軍元宇宙時,還是讓網友們“驚掉了下巴”。
近日,茅臺集團總經理李靜仁表示,要構建屬于醬香系列酒的醉美“元宇宙”。網友們百思不得其解,茅臺和元宇宙,怎么才能扯上關系?有人在想茅臺元宇宙是啥?有人早已看破一切,資本炒作而已。
其實,不光茅臺在“蹭”元宇宙熱度,僅2021年11月就有737家公司共申請元宇宙商標4156件,預計2022年上半年還將迎來注冊新高。
但是,從已有的元宇宙相關產品來看,認可度并不高,百度“希壤”、Meta的“HorizonWorlds”都受到了用戶們關于技術不成熟的吐槽。這也難怪看上去與元宇宙八竿子打不著的茅臺會受到群嘲。
01茅臺醉美“元宇宙”是啥
又一家上市公司蹭上了元宇宙熱度。
2022年1月5日,在2021年醬香系列酒全國經銷商聯誼會上,茅臺集團總經理李靜仁表示,堅持“紫線”引領,抓好“文化”和“品牌”兩大工程,盡好“公益”和“服務”兩大責任,凝心聚力擁抱新時代,努力把“時間沉淀的產物”“釀造技術的奇跡”做到極致,構建屬于醬香系列酒的醉美“元宇宙”,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詮釋“MT”、創造新未來。
于是,茅臺也要進軍元宇宙的消息迅速傳開。
對此,網友們似乎不太看好,“茅臺也要進軍元宇宙,是真的看不懂?。 薄ⅰ笆裁礋岫榷家洹?,還有網友戲稱“讓我們期待一下茅臺推出元宇宙限定款‘宇宙茅臺’的定價,反正高端市場出現什么都不稀奇”。
雖然茅臺提出了“元宇宙”,但是還沒有做出具體動作。不過,這種“先機”早已被人發現。
天眼查顯示,酒類相關“元宇宙”商標申請共120余件,不過尚無一家酒企注冊成功。
其中,已有三家企業在搶注茅臺元宇宙商標。“成都匯常億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申請商標名稱為“茅臺元宇宙”,國際分類為教育娛樂;“貴州旭晟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申請商標名稱為“茅臺元宇宙”和“元宇宙 茅臺”,國際分類為酒;“貴州藝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一個月內連續兩次申請名稱為“貴州茅臺 元宇宙”的商標,國際分類為酒。其中,貴州藝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于2021年11月25日最早申請相關商標。目前,相關商標狀態多為等待實質審查。
并未公布該怎么搭建茅臺元宇宙,這可讓網友們眾說紛紜,操壞了心,“人在醉酒狀態就到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就叫醉酒元宇宙。但萬一這個元宇宙進去之后回不來了咋辦啊”,但也有人懷疑,這只是一次資本炒作。
在二級市場,相關個股只要沾上“元宇宙”三個字股價就會暴漲。比如中青寶曾連續暴漲幾個月;宣亞國際曾連續多個交易日拉出20CM漲停。而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貴州茅臺十分波折,從年初的1998元,一路飆漲至2600元左右,隨后又一路下行至1500元,終于在年末站在了2000元關口。
誰曾想,蹭了一波元宇宙熱度后,茅臺沒漲反跌。截至6日收盤,貴州茅臺股價下破2000元,報收于1982.22元/股,跌2.06%。
02花樣蹭元宇宙
元宇宙火成這樣,似乎誰再不蹭元宇宙的熱度就OUT了。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共申請11376件“元宇宙”商標,涉及1692家公司。其中,99.9%的“元宇宙”商標是在2021年注冊申請,包括11374件,涉及公司1691家。
從過去一年的注冊趨勢來看,9月出現注冊小高峰,有312家公司共申請元宇宙商標2009件,11月是全年注冊高峰,有737家公司共申請元宇宙商標4156件,申請數量超過全年的三分之一;12月持續注冊熱潮,有521家企業共申請元宇宙商標3472件。企查查數據研究院預測,元宇宙商標注冊熱潮將至少持續半年,因為目前下場的企業仍屬于各行各業的“吃螃蟹的人”,而頭部企業下場后中腰部企業肯定要尾隨,預計2022年上半年或將迎來注冊新高。
從元宇宙概念大火以來,游戲、數字文娛、社交等賽道就具備獨特的優勢,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從元宇宙商標申請數量來分析,企查查數據顯示,元宇宙商標申請數量TOP100公司中有31家游戲相關公司。有的游戲公司將旗下經典游戲作品都注冊了相應的元宇宙商標,而有的只是注冊了1個與公司名稱相關的元宇宙商標。
另外,在元宇宙商標申請數TOP100企業中,直播、數字出版、MCN、物聯網、心理咨詢等相關企業也出現在TOP100榜單上。
如果說上述賽道布局元宇宙還勉強能理解,那另外一些就有點勉強了。
企查查數據顯示,申請元宇宙商標數量最多的是一家名為“青岡縣鞠氏商貿有限公司”的公司。這家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水產品批發等。
該公司共有1472條商標信息,其中80%的商標都與元宇宙相關。包括奢飾品類元宇宙商標,例如香奈兒元宇宙、路易威登元宇宙等;還有汽車類元宇宙商標,例如現代汽車元宇宙、雷克薩斯元宇宙等;還申請了萬達影視元宇宙、美團優選元宇宙、虎牙直播元宇宙、多多買菜元宇宙、十萬個冷笑話元宇宙、微博元宇宙等多個知名品牌元宇宙商標,涉及教育娛樂、食品、科學儀器、運輸工具等多個種類,不免有搶注和蹭熱度的嫌疑。
一批汽車企業也加入了申請元宇宙商標的隊伍。新能源汽車三巨頭“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均申請了帶有公司名稱的元宇宙商標,上汽申請了“車元宇宙 Z-UNIVERSE、車元宇宙、榮威元宇宙”等商標,東風汽車申請了“風光元宇宙、嵐圖元宇宙”等商標,長城汽車申請了“長城元宇宙”商標,一汽申請了“元宇宙”商標……
就連茶飲品牌蜜雪冰城都申請了“蜜雪元宇宙、雪王元宇宙”商標,難道要和茅臺一樣,構建奶茶元宇宙嗎?
羅永浩表示下一個創業項目是元宇宙;元宇宙培訓項目上線僅十天付費用戶就達到了2673人,累計收入近160萬元;張家界景區宣布成立全國首個元宇宙研究中心……無人不“蹭”元宇宙。
03元宇宙不好“蹭”了
盡管元宇宙的概念已經火了好一陣,但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很多人都說不清楚。元宇宙一詞源于1992年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尼奧·斯蒂文森撰寫的科幻小說《雪崩》,書中描繪了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網絡世界——元界,現實世界的人在元界中有一個網絡分身,現實人通過VR設備與虛擬人生活在一起。
雖然現在還只是概念火熱的階段,互聯網大廠們就已經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推出初代產品了。
在國外,Facebook最猛,直接把名字都改成了Meta。當地時間2021年12月9日,Meta宣布,旗下的VR世界“Horizon Worlds”正式向美國和加拿大的18歲以上人群開放。在這個VR世界中,Oculus虛擬現實頭戴設備用戶可以創建一個沒有雙腿的虛擬形象,在虛擬世界中四處流蕩。同時,用戶可以在這個世界中與其他用戶化身的虛擬形象進行互動,甚至一起游戲。
在國內,網易云音樂上市時還不忘“蹭”一波元宇宙的熱度。2021年12月2日,網易云音樂在港交所上市,還特地舉辦了全球首個“元宇宙”上市儀式。
這場儀式中,還出現了兩個AI虛擬丁磊,分別是2000年29歲的“丁磊”和2021年50歲的“丁磊”。丁磊本人和另外兩個“自己”跨越時間與空間同步敲鐘,賺足了噱頭。
只是,這奇怪的呈現效果,誰能認出兩個虛擬人物是丁磊?
2021年12月27日,百度在百度AI者開發大會上發布了首個“國產元宇宙”產品——希壤。該產品以一個莫比烏斯環星球為造型,打造了一個跨越虛擬與現實、永久續存的多人互動空間。
在這個空間里,用戶在這里可以偶遇擎天柱、大黃蜂,尋訪千年古剎少林寺,與三寶和尚切磋武藝;也可以探索三星堆,挖掘千年國寶等。另外,城市設計融入了大量中國元素,中國山水、中國文化、中國歷史都將融入城市建設和互動體驗中。宣布該消息時,就引起了一大波網友關注。
只是,正式上線后,評價卻并不及預期。在安卓應用商店中顯示,“希壤”APP共有228萬次安裝,668人評分,綜合評分僅1.8分,給該產品打1分的用戶遠超其他。
從用戶反饋來看,“希壤”中的畫面遠不如宣傳中的精致、現實,制作過于粗糙。“更新到90%就不動了,這種半成品放出來干啥”、“體驗一點都不好”、“總是閃退,地圖感覺不夠完整”。
體驗過Meta推出的VR世界“Horizon Worlds”的用戶也表示,網絡連接不穩定,有時載入的時間過長。
不止上述,還有其他大廠也在布局,華為發布了AR交互體驗APP“星光巨塔”;字節跳動旗下Pico申請注冊了“Pico元宇宙”商標;小米也在進行相關技術儲備,其“虛擬現實環境下的移動支付方法及裝置”專利已經獲得授權。
《2021年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元宇宙產業生態系統處于亞健康狀態。由于元宇宙產業還處在初期發展階段,需要靠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共同作用,才能實現產業健康發展。
從目前已經出現的元宇宙相關產品中,用戶們失望的主要原因在于期待和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如何緩解這種落差,關鍵是技術突破,同時也不能過度消費“元宇宙”概念。
回到最初的問題上,茅臺的元宇宙到底是啥?要在虛擬世界里賣酒?還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