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云的從0到1,零售行業的從1到N
后疫情時代,零售企業正在迎來一輪新的增長機會。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回暖,零售業隨之復蘇,目前已超越疫情發生前的水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8057億元,同比增長16.4%,比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1-9月份增長了8.0%。
盡管市場總量恢復,但疫情前和疫情后,消費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0年疫情爆發后,疫情隔離擾斷線下供應鏈,線上消費爆炸式增長。人們本以為這是疫情期間的偶發現象,但如今它們已經逐步固化并塑造消費者的行為習慣,變成了后疫情時代的新常態。
這無疑給傳統零售商帶來了顛覆性挑戰。消費市場需求迅速變化,無法精準預測,帶來龐大的滯銷商品庫存——這些都是零售企業在后疫情時代面臨的關鍵痛點。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危機中包含極大機會。零售行業的所有問題,始終圍繞著“人、貨、場”三個方向打轉。每一個方向,都蘊藏著等待發掘的高效增長潛力。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針對零售業的轉型研究中指出,零售業發展存在三大改善機會:第一,更迅速地洞察市場需求變化——這對應著“人”;第二,打通供應鏈上下游,貫通端到端供應鏈,提升整個供應鏈效率——這對應著“貨”;第三,打通業務協同壁壘,增強企業運作效益——這對應著“場”。
對于零售企業,誰能牢牢抓住“人、貨、場”三個方向的數字化升級,誰就抓住了把握這后疫情時代零售轉型的關鍵驅動力。目前,眾多零售企業在數智新技術的助力下,已經不約而同踏上了通往這三大方向的未來之路,用全鏈路數智化解決方案跨越痛點、轉型升級。
1
“人”的機會:C2M解決“精準預測市場”難題
疫情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消費者的心態和行為,以往的市場預測規律不再可靠。同時年輕一代消費者登上市場中心,他們為“數字星球原住民”,擁有全新族群特征。兩種新趨勢震蕩疊加,讓零售企業在后疫情時代面臨“精準預測市場”的難題。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供應鏈專業委員會在2021年調研了38家零售企業。調研結果顯示,“預測不準確,需要改進”是零售品牌企業認為當下面臨的最大挑戰,票選率高達100%。調研指出,零售業轉型挑戰的深層原因有二:
第一,大型促銷活動的銷量通常是指數級暴增,僅靠歷史基線已經無法把握消費者需求,這讓企業備貨的時候常常一籌莫展,需求預測難度倍增。
第二,深度互聯網化的千禧一代消費者口味更迭迅速,消費粘性和忠誠度偏低,且需求靈活、不固定,這讓企業必須持續推出新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傳統乳業品類管理的人工規劃式管理帶有很大的滯后性,將為現代消費品的品類管理帶來極大挑戰。
得益乳業就曾被“精準預測”難題所困。得益乳業主打低溫奶制造,業務集生態化農業種植、規模化奶牛養殖、智能化乳品加工、現代化低溫物流、數字化營銷服務于一體,屬于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在乳制品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對于區域乳制品企業來說,如何優化企業運作效率,從敏捷高效的管控流程中創造利潤,在全渠道進行更精準的營銷觸達,是其主要難點。對于得益乳業來說,低溫奶企過往產品品類相對比較單一,均為乳制品且為周期預訂產品,急需縱向豐富產品類目和擴充平臺受眾群體。
所幸,數字化給解決“精準預測”問題帶來了曙光。對于得益乳業來說,通過京東云為其帶來的C2M(反向定制)模式,企業能利用大數據及AI算法能力基于消費者喜好分析及在線化精準客戶調研結果,解決需求精準預測難題。
通過C2M反向定制解決方案,京東云攜手得益乳業解決了“精準預測”的營銷難題。京東云提供大數據及AI算法能力,基于得益消費者喜好分析及在線化精準客戶調研結果,幫助得益更好定位已上市產品的問題、新品打造及老品升級的改善方向,比如打造了燕麥原味、燕麥+藍莓、燕麥+山藥、黑米+核桃四種口味,一經推出就在市場上引起廣泛好評,也幫助得益乳業將新品研發速度提升了10%。
C2M讓過去零售業以產品為中心的產業結構,變成了以用戶為中心的產業結構。早在2014年,京東就開始嘗試跟廠商聯合去做一些新品。形成一定規模和方法論后,京東于2018年開始提出C2M,在2019年年初正式啟動規范化、整體性的建設——京東JC2M智能制造平臺,以便更好地支持C2M的業務發展。
C2M的核心為“定制化生產”。原本企業生產完了產品,再推向市場,希望用戶買單。通過C2M模式,企業先洞察用戶需求,再根據需求設定供應商和生產工序,最終生產出用戶需要的個性化產品。
借助C2M模式,得益乳業從傳統營銷模式中升級,轉戰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新零售的人、貨、場重塑,將線上線下所有業務渠道進行業務融合,以成本和效率優化為核心目標、終端客戶觸達及分析為核心手段的營銷模式,通過企業的零售管理數據中臺,能對業務數據進行深層分析,并進行消費行為預測,大幅提升了對消費者360度洞察、實現定制化的再營銷銷售閉環,使企業能夠快速拓展市場。
2
“貨”的機會:供應鏈全鏈條數智化升級
中國零售行業供應鏈冗長,中間環節繁多,常因周轉造成巨大損耗,缺少規模化集散管理技術,給產品的流通帶來了很大阻礙。
對比中國與歐美品牌企業的庫存周轉水平,可以明顯感知到雙方的效率差異。《2021中國零售消費品行業供應鏈專項研究》數據顯示,以食品飲料企業為主的中國品牌商企業樣本組的平均庫存周轉天數為70.8天,約為歐美同類型品牌商的兩倍。
中國零售市場和供應鏈本身的復雜性,是造成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該研究分析指出,第一,中國的零售供應鏈網絡復雜度高,品牌商下游分銷渠道多且雜,位于供應鏈上游的品牌商無法精準把控經銷商和門店的需求量。第二,中國的消費行為較難把控,電商、直播等線上渠道的銷售數量大,波動大,進一步加大了品牌商進行需求預測的難度。第三,中國有著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品牌商為了占領市場,需要不斷推出新品與卡位產品,還需滿足差異化需求,因此產生的龐大SKU數量,勢必會拖慢品牌商的整體庫存周轉速度。
要解決這一供應鏈的復雜難題,需要供應鏈全鏈條數智化升級。企業運用智能數據處理系統,能實現全鏈路數字化打通、線上線下實時互聯,建立起全產業鏈智能運營體系。
供應鏈數智化升級帶來的效果,已經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顯現。和品牌商的周轉效率落后歐美相反,目前,中國零售連鎖企業的庫存周轉速度已領先歐美。數據顯示,中國的綜合商超、便利店等零售企業的平均庫存周轉天數為34.7天,而歐美的百貨商店、食品店等零售企業的這一指標比中國要慢上2.3天。中國零售商的優異表現,正得益于零售數字化轉型的蓬勃進展,和“線上線下一盤貨”的實戰經驗。
中國-東盟生鮮產業園與時間“爭鮮”的故事,是供應鏈數智化升級的典型例子。北京金達以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原T1航站樓為中心,改造建設了中國-東盟生鮮產業園區,希望未來將東盟乃至全球的生鮮送到中國老百姓餐桌。
然而,業務挑戰是巨大的。一方面行業資源分散,上下游極度分散,缺少專業的海鮮交易平臺對接,原產地、銷售平臺、消費者之間相互割裂。另一方面,供應鏈冗長,中間環節繁多,常因周轉造成巨大損耗,缺少規模化集散管理技術,給生鮮產品的流通帶來了很大阻礙。
為了通盤解決供應鏈問題,金達在京東云的幫助下,開始打造一整套“生鮮產業供應鏈全鏈條數智化升級”方案—— “JDT1”中國東盟一體化交易平臺。京東云將充分利用京東集團整體在供應鏈上的優勢,幫助金達建設智能數據處理系統,實現全鏈路數字化打通、線上線下實時互聯,建立起直采、運輸、暫養、銷售、配送的全產業鏈智能運營體系。
一方面,京東云為金達建設了暫養池與高效物流配送。金達通過全球直采方式代替傳統的多級分銷采購,讓生鮮直接進入南寧T1暫養池,然后借助重點城市直航運輸到達全國31個重點城市前置暫養池, 通過京東物流解決最后三公里配送問題。
另一方面,京東云將與金達聯合建設生鮮版“亞洲一號”運營中心,通過數字化規模化集散管理,實現異地多倉庫存數智化管理、多平臺庫存自動同步和智能缺貨預測、采購補貨,以降低生鮮產業流通成本,持續提升流通效率。
此外,京東云還幫助金達實現了業務多環節上的數字化升級: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生鮮溯源;以“N+1+M”多級模式供應鏈金融生態體系,快速解決鏈上企業的融資難題;基于東盟生鮮交易復雜的業務場景,提供面向云原生的混合數字基礎設施,讓云更“好用”……
數字化轉型中的中國-東盟產業園打通了生鮮產業數字轉型全鏈路。中國-東盟生鮮產業園投入運營后,進入運營體系的活鮮貿易配套企業將達1000多家,實現中國-東盟活鮮水產品貿易額超千億元。項目落地將帶動廣西以及大灣區等周邊區域的物流、電子商務、貿易、倉儲及生鮮產品的深加工等產業實現融合升級,成為連結廣西與東盟乃至全球生鮮貿易的數字橋梁,使數字化成為中國經濟雙循環的新動能。
3
“場”的機會:業務協同數字化轉型
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正在進入深水區。面對疫情考驗,零售企業正依托數字化能力實現自我重塑。埃森哲《中國企業數字轉型指數研究》指出,零售行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已從2018年的第二梯隊,進入2021年的第一梯隊。未來一到兩年,零售行業的數字化投資意愿以27%的企業占比,位居所有行業第一位。
家電企業受到消費端和供給端兩頭擠壓,是這一趨勢最明顯的感受者。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興起,迫使家電行業需要盡快從量的提升發展為質的提升,進行數字化轉型時企業需要徹底深入到數據層管理,以驅動業務價值增加。
然而,一些家電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仍然停留在表層,數字化的巨大潛能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比如內部各環節的數據要素分散猶如“數據孤島”并未形成合力;且數字化透明度低,很難用以驅動生產流通的全鏈條。
數字化浪潮沖擊下,用戶對家電行業“質”的要求,開始從傳統的硬性條件,逐漸延伸出產品是否足夠智能、產品是否更符合用戶生活使用習慣等軟件條件。因此,家電類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需要將目光從單一的業務數字化當中拓展開來,徹底深入到產業數字化的全鏈條,以驅動業務價值增加。
用戶市場—企業生產—物流,是零售企業的三大業務環節。每個環節,都面臨亟需數字化解決的難題:市場環節,如何精準預測消費者購買意愿?企業環節,如何打破部門墻,保證部門高效協同?物流環節,如何解決倉配的不穩定和效率低下的問題?這三大環節又如何高效協同,產生“1+1+1>3”的效果?
方太集團數字化轉型的模式,對于上述問題可以提供啟發。在家電行業轉型的關鍵時期,京東云以家電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打通方太集團的內部協作鏈路,從市場智能決策體系、企業數據中臺、智能物流三大環節助力方太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在市場智能決策方面,京東云為方太集團搭建智能決策系統,幫助方太精準判斷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從而實現產品設計、研發、銷售等環節的精準優化,降低庫存壓力。
在企業數據中臺方面,京東云為方太集團提供了大數據平臺+數據治理的綜合解決方案,并構建了體系化、智能化的數據中臺,以打通方太企業各環節數據,保證數據的全產業鏈流通,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數據中臺的搭建,打破了數據孤島,解決方太集團數據分析能力不足的難點問題,成功助推業務創新。
在智能物流方面,京東集團自身強大的倉儲網絡為方太提供了穩定、快速、高效的物流通道,幫助其解決了長久以來的倉配難題。這種生態資源+數智化解決方案的協同,不僅幫助方太加速了數智化轉型的渠道建設,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購物體驗。
最終,方太集團達成了“市場—企業—物流”三大環節一體化建設,實現數據融合、業務融合、管理融合,促進財務、生產、分銷、售后等各個環節全渠道數字化。目前,京東云數字技術與方太核心業務已經完成深度融合,方太集團50余個業務系統的超TB級數據也全面接入了京東云所提供的數據中臺服務當中,為方太集團烹飪中心、吸油煙機、燃氣熱水器等多條產品線的數字零售提供穩定、高效的數據支撐。
4
京東云的底氣:從供應鏈中來,到產業中去
中國零售企業在后疫情時代的轉型,并非簡單的單點突破即可完成,而是需要緊密圍繞“人、貨、場”三個方向,實現多維度、系統化的自我迭代更新。零售企業需要開拓更多銷路,打通產業鏈各個環節,實現數字化全渠道支持。
零售企業是站在變革潮頭的“弄潮兒”,京東則是為他們打造先進沖浪工具的助力部隊,站在零售企業身后以數字化保駕護航。近年來,京東積極推進線上線下整合,助力品牌和全渠道合作伙伴實現數字化轉型,實現了全鏈路、全用戶、全場景、全品類的數字化沉淀,走出一條全渠道深度融合的“數智化”發展之路。
為什么京東能成為中國零售企業轉型的助力者?可以說京東“從0到1”的自身實踐,是京東云作為京東集團面向政企客戶輸出技術與服務的核心平臺,服務中國零售企業“從1到N”的底氣。
相比其他平臺,京東做全渠道的基礎更為牢固。海量鏈接、線上+線下、供應鏈,是京東的三大核心優勢。
第一,京東是供應端和消費端的鏈接樞紐,一端通過近1000萬的SKU、幾十萬家商家聯通著上游的產業互聯網,另一端通過超5.5億活躍用戶連接消費互聯網。第二,京東從線下到線上的全渠道布局,對于線上+線下的全盤理解更加深刻。第三,京東有一張其他平臺不具備的王牌——數智化社會供應鏈。正因為有這三大核心作為支撐,全渠道戰略才能一直占據京東的戰略高地,線上+線下的“組合拳”才打得通。
其中,京東擁有的世界級供應鏈,是其他平臺無法匹敵的核心武器。京東從自建物流之初起,獨創的倉配一體模式奠定了自身的供應鏈服務優勢,以客戶體驗為中心進行網絡、服務模式和產品設計,使得體驗和效率成為京東物流的核心競爭力。京東在自營商品近1000萬SKU的情況下,庫存周轉天數處于世界級領先水平。有世界級供應鏈作支撐,京東才能以數字化全渠道支持戰略服務零售企業,打通“線上+線下”完整閉環。
在京東十余年親身實踐的基礎上,如何將這些核心能力解耦為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是夯實京東對外輸出零售數字化能力的流程和效率的關鍵。京東云則承擔著這一重任,將京東在泛零售行業成熟的能力和方法論對外系統輸出,為泛零售企業提供從底層基礎設施、中臺系統、前端營銷到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全鏈路支持。
京東提出過一個“甘蔗理論”:消費行業的價值鏈分為創意、設計、研發、制造、定價、營銷、交易、倉儲、配送、售后十個環節,前5個歸品牌商,后5個歸零售商。
過去互聯網上半場中,京東關注的是從營銷到售后的“后五節甘蔗”。今天,京東將從“后五節”延展到包括產品創意、設計和制造在內的“前五節”,形成有機結合,從需求端到供應端全面聯動,提高整個產業的效率。參與到供應鏈各個環節中創造價值,是“甘蔗理論”的核心重點。
零售企業此輪轉型,京東提到的“甘蔗理論”中的每個環節,都值得用數字化重來一遍。京東將在當前實體供應鏈的基礎上,通過數實融合發展,構建一個數字孿生的供應鏈,從仿真設計到智能生產再到動態疊加、生態捕獲等,打造產業互聯網。
后疫情時代,對于零售企業既是危機,也是轉機。
零售企業迫切的數字化轉型,是零售企業在疫情沖擊下倒逼出來的結果。京東云的誕生,也是在京東自身海量業務的超常規發展中,倒逼出來的產物。基于消費和工業互聯兩端實踐,京東云依托京東十多年數智化供應鏈的實踐,成為京東對零售產業輸出技術服務的核心平臺,實現了從京東的“從0到1”,到產業的“從1到N” 。
從0到1是獨善其身,從1到N是兼濟天下;從0到1是自立者強,從1到N是眾行者遠——這是屬于京東云的故事,也是屬于中國千萬個零售企業,經歷轉型陣痛與雄心不滅的故事。
猜你喜歡
京東新品成長“百千億”計劃:2025年將打造600款銷售億級新品
4月15日,2025京東新品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正式推出京東新品成長“百千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