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押注環衛、物流車
12月5日,宇通客車發布11月汽車產銷數據,數據顯示,11月汽車銷量為3000輛,同比下滑34.31%;汽車產量為3577輛,同比下滑25.01%。
這已經不是宇通今年首次出現產銷同比雙雙下滑,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宇通產銷的同比下滑幅度就在持續擴大。根據6月份公布的產銷數據,6月份汽車生產量為5358輛,同比增長62.86%;銷量為5356輛,同比增長56.88%。但8月份開始,宇通的產銷量就開始下滑,一路下滑至月產銷規模最低2000多輛。
與此同時,宇通的新能源客車銷量也出現明顯的下滑趨勢。2021年1-9月,宇通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為6087輛,下滑幅度超過了20%,中通、中車、廈門金龍、比亞迪等同比增長明顯,進一步蠶食宇通市場份額。
實際上,宇通新能源客車銷量下滑與新能源補貼政策取消有關。2019年國內大中型新能源客車銷量逐年增加,然而,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過渡期結束,2020年新能源客車銷量全年同比下降20%,2021年前三季度累積銷量為2.5萬輛,同比下降22.2%。
銷量下滑帶來的影響也直接反應在了宇通的財報上,最近三年來,宇通客車營業收入出現連續下滑,歸屬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出現了三連降。根據財報數據,2017年-2020年,宇通營業收入分別為332.22億元、317.46億元、304.79億元、217.05億元。今年三季度,宇通單季度主營收入58.57億元,同比下降2.44%。
銷量滑坡,收入減少,宇通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去年11月,宇通重工借殼上市,現在宇通集團擁有客車和重工兩大商用車板塊,從原有的客車業務,進一步向環衛、重卡、物流、工程機械、環衛服務、商用車自動駕駛等領域擴展。不難看出,宇通重工將成為未來宇通轉型的重要業務方向。
根據宇通重工2021三季報,公司主營收入27.82億元,同比上升10.4%;歸母凈利潤3.35億元,同比上升19.14%;扣非凈利潤2.15億元,同比下降8.09%。
此外,宇通也在加大布局自動駕駛巴士業務,發布了無人駕駛環衛產品。但目前這部分業務仍然難以實現大規模商業變現。
“雖然自動駕駛微循環巴士已具備城市開放道路常態化運營能力,但仍面臨一些挑戰,一是系統成本高昂,如激光雷達、計算平臺、V2X設備等;二是針對現實的運營環境,需要與各地政府、合作伙伴一起探索適用于自動駕駛的商業模式。”宇通客車相關負責人在媒體采訪時表示,
然而,未來宇通重工能在多大程度上挽救宇通客車的頹勢,現在還不得而知。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