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Q3財報發布:凈虧損超165億元,被快手拖累
11月17日,百度交出了2021年第三季度成績單。
財報顯示,百度第三季度實現營收319億元,同比增長13%,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百度的凈利潤為50.9億元;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百度凈虧損165.59億元。
而這筆虧損,或與快手有關。百度對快手的持股比例為3.78%,早在今年第二季度,快手的股價持續下跌,市值蒸發迅速,就直接影響了股東百度的業績。
如今看來在第三季度,快手的影響還在延續。
在發布財報后,百度股價迎來下挫,美股和港股紛紛下跌。百度港股今日低開,午盤股價跌8.01%,報156.5港元;美股方面,百度股價收盤跌5.52%,報161.82美元。
快手下跌,百度“過冬”
成也快手,敗也快手。
2016年,百度參與了快手的C輪融資,當時的快手估值為20億美元。
此后經過多輪的融資稀釋,快手IPO前顯示百度持股比例為3.78%。今年2月,頂著“中國短視頻第一股”光環,快手赴港上市。
發行價為115港元的快手在上市后一路飆升,股價最高至417.8港元,市值最高達1.7萬億港元。
這直接給百度帶來超200億的投資收益。今年第一季度,百度的凈利潤為256.5億元,其中靠投資快手回報就有237億元。
百度也在第一季度財報中表示:“主要來自投資快手的收益。”
然而好景不長,此后快手的股價一路下跌,超400港元的股價已經成為遙不可及的高點,截至發稿前,快手收盤價101.2港元。
快手的股價暴跌引起了連鎖反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今年第二、第三連續兩個季度,百度的業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021年第三季度,按美國統計規則,百度凈虧損165.59億,相比于第二季度凈虧損5.83億,虧損持續擴大了近30倍。
對此,百度官方解釋道,主要與快手市值調整有關。由于快手的股價持續下跌,市值大幅縮水,使得百度對其長期投資價值有所調整。
為了完善自身生態,互聯網大廠往往會選擇“業務+投資”雙輪驅動的策略,但百度的業績在今年第一季度大漲,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又大跌,體現出了百度投資收益對于快手業績的依賴。
顯然,百度的利潤被快手“綁架”,若快手股價若難有明顯起色,作為其投資者的百度將會繼續被拖累。
百度尋找新引擎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百度核心收入為人民幣247億元。其中,在線營銷收入為人民幣195億元;非在線營銷收入為人民幣52億元。
而在第二季度,這三個數據分別為240億元、190億元、50億元。由此可見,百度的核心收入環比增速緩慢。
百度的首席戰略官余正鈞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三季度的廣告業務增速開始出現放緩,拖累增長的行業主要有教育,房地產,室內裝潢,旅游和連鎖等等,這種情況還可能在四季度持續,而且預計猜測未來幾個季度皆會如此。
本季度的增速放緩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回顧百度近兩年以來財務數據,公司整體的營收增速較為緩慢,凈利同比增長也正在下滑。
顯然,除了占據絕對優勢的搜索業務以外,一直在尋找新盈利方向的百度,還需要講出新故事。
以在線廣告為主要增長引擎的百度核心業務之外,百度在致力于打造以智能云為“中長期增長第二曲線”,以自動駕駛等前沿業務為“第三增長曲線”的增長模式。
在智能云方面,百度的增幅較為亮眼。近兩個季度的財報中,百度都提到了智能公有云市場,強調二季度百度智能云營收同比增長71%,三季度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長73%,第三季度智能云單季收入達41億。
對此百度首席財務官羅戎表示:“由于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長73%的驅動,百度核心再次取得良好的業績。百度AI產品組合包括云服務、智能交通、智能設備、智能駕駛、智能電動車和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豐富的AI產品組合將為我們長期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百度提到,據IDC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百度智能云穩居“中國科技公司四朵云之一”。其中,百度智能云增速第一。
然而與阿里云和騰訊云相比,百度智能云的營收有些相形見絀,2020年百度實現智能云服務營收為92億元。
數據顯示,2018年阿里云營收規模213.6億元,2019年阿里云營收為247億元,2020年進一步增長62%至400.16億元。騰訊云也從2018年91億元的營收增長至2020年的255億元。
在短期內,從體量和增速來看,百度智能云業務都還難以追趕上阿里云和騰訊云。
在自動駕駛方面,財報顯示,Apollo L4累計測試里程多達10百萬英里,同比增長189%。目前,Apollo已獲得411張自動駕駛測試牌照。
而汽車板塊上,百度整體仍在承諾階段,離兌現還有很長距離。今年年初,百度才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作為新玩家的百度,能否可以依靠造車擺脫困局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關于集度汽車的業務,李彥宏在電話會議上表示,集度概念車計劃將于明年在北京車展上亮相,這款車會在架構方面最后定型,至于量產,則需要等到2023年下半年。
依靠不斷創收的廣告業務,百度正在通過智能云、自動駕駛等方向積極尋找新的增長引擎。憑借AI破局,百度帶著科技的基因認真布局下一個十年,希望打造“科技硬核”企業形象,但對于現階段的百度而言,依然長路漫漫。
猜你喜歡
百度發布全球首個電商交易MCP、搜索MCP,幫助開發者全面擁抱MCP
百度Create AI開發者大會:李彥宏發布兩大新模型、多款熱門AI應用,幫助開發者全面擁抱M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