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疫情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中國社會經濟正加速綠色轉型。在碳中和、碳達峰3060目標背景下,ESG屢被提及,逐漸從小眾話題走向大眾,成為中國在社會經濟加速綠色轉型期內,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價值的重要指標。8月26日,首屆“ESG全球領導者峰會”召開,讓ESG這個新名詞見之于眾,引發熱議。前不久的進博會,又讓ESG火了一把,同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成為高頻詞匯。

什么是ESG?簡單來說,ESG是一個指標,分別從環境、社會以及公司治理角度,來衡量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借助ESG,資本和社會可以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可持續金融發展的價值。作為中國責任投資市場的早期推動者與實踐者,商道融綠的董事長郭沛源曾公開表示,相比于財務報告,ESG更能夠反映企業的長期價值,美國ESG市場從最初2000億增長至超16萬億,也意味著ESG應該帶有更好的長線回報。

ESG的出現為整合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責任提供了一個綜合框架,規范和監督公司的行為,傳遞了責任投資的考量標準,在踐行投資人價值導向、提升投資社會價值、促進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企業而言,公開ESG信息意義重大,通過廣泛的ESG實踐,深刻展現自身對于新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并在完成經濟效益之外,積極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努力的使命感與追求,贏得投資人與社會的信任,對于自身形象大大加分。

2021年,中國ESG發展進入快車道,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意識到ESG對于信用評級的重要性,并以自身行動踐行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重大責任使命。眾多企業中,蒙牛作為國內乳制品龍頭企業、乳業“國家隊”,以及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中國乳企早已先人一步。一直以來,蒙牛都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保護環境和回饋社會方面,持續地發揮企業的力量。自2018年,蒙牛就開始用ESG對企業進行系統化的管理,連續7年發布ESG報告、生物多樣性報告、海外履責報告等披露企業的非財務信息。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乳業首次被列為需要保障供給安全的“重要農產品”。上半年蒙牛持續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了“再創一個新蒙牛”戰略規劃,從“消費者至愛、數智化、國際化、文化基因強大、和更具責任感”五個維度持續將可持續發展注入蒙牛血液。其優異表現也收獲了社會的認可,在多個活動中斬獲獎項,充分印證了資本市場對蒙牛ESG績效的高度認可。10月22日,蒙牛在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指導的第四屆中國乳業資本論壇上斬獲“2021最具社會責任獎”。此外,今年蒙牛連續第二年入選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指數核心成分股,并蟬聯港股ESG表現TOP30。而在前不久由國資委首次推出的“央企ESG先鋒50指數”榜單中,蒙牛榮耀入列榜單第二,樹立了中國乳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標桿。

蒙牛在今年6月發布的《2020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分享了可持續發展的“蒙牛模式”。并首次將具體ESG考核目標寫入管理層年度績效合同。今天的企業如何將ESG寫入企業基因并發揮價值?或許可以在蒙牛身上找到答案。

企業如何通過ESG彰顯價值?看乳業“國家隊”蒙牛怎么做

來自2020蒙牛ESG報告

全產業鏈探索碳中和路徑,獲綠色金融認證

助力雙碳目標,共赴零碳未來。國家“雙碳目標”的正式啟動,乳業擁有食品行業中最長的產業鏈,“減碳”壓力重大,能否成功實現綠色轉型,對于乳業能否在新時代取得高質量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

蒙牛在今年6月《2020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向社會鄭重承諾“在全行業率先實現碳中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蒙牛積極展開全集團運營層面碳盤查并積極著手制定減排目標、路徑、方案。目前,蒙牛已經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通過開展綠色生產、打造負責任供應鏈等方式開始了一系列的碳中和探索,推動碳中和覆蓋到全業鏈每個環節。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算過一筆賬,飼養一頭奶牛排放的廢氣量相當于兩頭肉牛、14頭綿羊、22頭山羊、74頭豬,若全球的牛組成“牛國”,其一年的碳排放總量將僅次于美國、中國,約達50億噸。在上游牧場端,蒙牛已率先著手應對乳業最困難的上游牧業減排難題為全行業做出積極表率。通過在奶源地實施生態保育養護,對烏蘭布和沙漠進行大規模生態治理,打造沙草全程有機循環產業鏈,開發出“防風固沙、種草養牛、牛還田”的循環經濟模式。

在中游生產端,蒙牛的綠色工廠為中國乳業生產端的低碳轉型提供了標桿性的解決方案。在加工和物流環節,踐行綠色生產模式,17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從能源應用和廢棄物排放上分別做“加法”和“減法”——加大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應用比例,通過技術改造和循環利用減少廢氣、廢水、廢渣等各種污染。

在下游物流環節,蒙牛通過聯合塑料原料供應商包裝制造商回收再生商等各方探索包裝物循環使用方案,將綠色物流解決方案在整個乳業價值鏈里不斷改進。截至2020年8月底,PP周轉箱共使用17.69萬次,覆蓋廣東省多個城市,99.6%的PP 箱子都可以達到回收利用。此外,蒙牛還與陶氏展開戰略合作,應用消費后再生塑料(PCR)作為產品外包裝薄膜,據了解,全部切換后每年將減少碳排放約300噸。

企業如何通過ESG彰顯價值?看乳業“國家隊”蒙牛怎么做

蒙牛武漢工廠花園式污水處理站

憑借優異的ESG表現,今年5月蒙牛集團獲得中國香港品質保證局頒發綠色金融認證,成功落地綠色銀團貸款項目,這也是中國乳業獲得的首單綠色金融認證,標志著中國乳業ESG投融資標桿的誕生。

ESG風險理念融入供應鏈,喝放心好奶

《ESG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提到,ESG在社會方面,關注企業的工作環境、供應鏈標準、慈善活動、社區關系、員工福利等因素,這些因素與“協調”、“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相契合。

對于乳業來說,從種草到養牛,從生產加工到消費者服務,整個產業鏈很長,供應鏈十分復雜,要做出一杯好奶,涉及全產業鏈的品控,而非僅僅保證生產加工環節就可以。蒙牛選擇將ESG風險理念融入供應鏈,通過打造責任供應鏈,蒙牛所采購直接接觸食品的物料全部通過ISO 9001、ISO 14001等標準體系認證,其中,獲得RSPO認證棕櫚油供應商占比達100%,在包材采購中,蒙牛2020年包材原紙均通過 FSC森林體系認證。

企業如何通過ESG彰顯價值?看乳業“國家隊”蒙牛怎么做

使用可回收環保包材的蒙牛優益C

除了供應鏈之外,在社會公益踐行方面,蒙牛充分發揮產業資源優勢,通過擴大種植、壯大養殖等多種形式,提高貧困戶的產業參與度和受益度,探索出一條獨具蒙牛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全面邁向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同時,蒙牛繼續推進以“營養普惠+科普扶智”為特點的“營養普惠計劃”,提升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水平,助力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事業發展。2020年,蒙牛共向全國498所學校捐贈了價值近1,500萬元的學生奶,重點向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青少年提供營養支持,覆蓋學生人數近69萬人。

此外,疫情期間蒙牛還與第三方合作為牧場提供30億元免息資金、全年100億元授信,累計幫扶150萬+農牧民,助力國家奶業振興。

ESG融入頂層設計,奠定戰略基石

此前,畢馬威中國環境、社會與管制ESG主管合伙人林偉曾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公司治理是ESG的核心和戰略基石,只有通過強化公司治理,才能從根本上推動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持續改善,實現行穩致遠。

也就是說,企業應當把ESG的理念植入到企業的戰略,同時建立起相配套的治理管理架構,以及建立相配套的機制、體制以及系統。

在戰略層面,蒙牛對標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結合業務實際,發布了涵蓋經濟、社會和環境的10項可持續發展承諾,以進一步構建蒙牛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其中包含了12項可持續發展事項,27個可持續發展行動,從供應鏈、綠色生產、營養普惠和鄉村振興的乳業責任四維度開展可持續發展實踐,創造可持續發展的蒙牛模式。此外,蒙牛還首次將具體ESG考核目標寫入管理層年度績效合同。

企業如何通過ESG彰顯價值?看乳業“國家隊”蒙牛怎么做

蒙牛智慧奶源牧場

工作機制上,蒙牛相關負責人介紹,多年來,蒙牛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構建起由“董事會-管理層-各業務單元”組成的ESG管理架構,實施了一系列綠色創新舉措,打造綠色發展的乳業企業。

此外,公司治理還包括企業與投資人關系的協調。蒙牛不斷完善信息公開機制,積極增進與投資者溝通;定期拜訪投資者并與投資者舉行會議及時更新公司最新消息,開展大規模路演活動,及時更新投資者關系網站,確保投資者可查詢本公司的信息、 最新消息及報告,維護投資者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通過將ESG融入頂層設計,得出健康、可持續的方法論,正是這樣自上而下的貫徹落實,蒙牛的發展肌理中處處閃現著ESG的身影。今年1月9日蒙牛正式加入中國ESG領導者組織,成為組織第27名成員。蒙牛將在未來繼續踐行ESG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成為引領本行業ESG發展和實踐的領導者這一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