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如何將云原生進行到底?云原生數據庫2.0時代

        獵云網孫媛2021-11-03 14:59 大公司
        商業世界瞬息萬變,如何在云原生架構下使用數據庫,成為企業的痛點和云廠商的機會。

        “PolarDB將云原生進行到底!”

        在2021年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云智能數據庫事業部總負責人李飛飛宣布了PolarDB實現三層解耦的重磅升級以及引領云原生數據庫技術持續創新的態度。

        李飛飛不止一次表示,云原生是未來使用云的標準方式。而“云數據庫是未來”并不只是云數據庫廠商的說法。

        此前Gartner在其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明確提出,傳統的自己部署數據庫的方式已經過時。云是未來,所有組織,無論大小都將越來越多地使用云數據庫。

        Gartner預測,到2022 年75% 的數據庫將被部署或遷移至云平臺。

        從信息化到數字化,時代變革下,商業世界瞬息萬變。如何在云原生架構下使用數據庫,成為企業的痛點和云廠商的機會,也成為了阿里云在“云計算的終極之戰”數據庫中所面臨的巨大機遇和挑戰。

        在云原生數據庫2.0的數智化時代,云原生代表著業內怎樣的趨勢?阿里云PolarDB如何將云原生進行到底?政企市場又如何檢驗阿里云數據庫的競爭力?基于這些問題,獵云網與阿里云數據庫事業部解決方案資深專家李圣陶、阿里云數據庫事業部產品與解決方案部總經理王偉民展開了一場關于“未來云數據庫”的對話。

        阿里云的云原生數據庫2.0


        當前的云計算,避開不了云原生,然而,何為云原生,卻少有人解釋得透徹。

        李圣陶認為,云原生有兩層含義,一是云的本質,資源池化;二是云原生架構,能夠充分發揮出云資源池化的架構才是真正的云原生架構。二者結合,即為云原生。

        對于全球企業而言,云原生數據庫的出現打破了Oracle等傳統商業數據庫巨頭的市場壟斷,高昂的授權費用成為了過去,取而代之的是更開放、易用、安全的云數據庫。

        2009年,阿里云飛天操作系統寫下了第一行代碼,阿里集團啟動的去“IOE”行動,掀開了新數據庫時代的序幕,也悄然改變了游戲規則,中國云計算產業的新篇章也由此開啟。

        但對于阿里云真正的自研數據庫加速,還得從2017年推出自研云原生關系型數據庫PolarDB談起。

        王偉民表示,數據庫作為一個高度抽象、管理、調度基礎資源的基礎平臺軟件系統,是一門集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算法一體的基礎學科。以前的軟件其實只是面對有限的計算、網絡、存儲;到了云原生時代,所有的底層資源都已經資源池化、服務化。此時的數據庫可以理解成是一個DataOS,和以前完全不一樣,必須重新設計。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發揮和調度底層池化的資源,這就是阿里云選擇自研的原因。

        對于阿里云而言,整個數據庫團隊的產品理念是推出一系列產品及產品組合,以滿足數字化轉型下千行百業的多樣化業務訴求。因為,即使是同一個客戶,也有多樣化的復雜業務,單一產品、單一架構很難一一最佳滿足,因此單產品不是最優解。

        在數據庫全面上云的前提下,企業的數據庫還是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等待解析,譬如數據安全、數據孤島、高并發,以及如何實現數據從處理、存儲到分析一體化的問題等。

        在王偉民看來,最好的方式是,分布式數據庫使用開發起來就像傳統的單機數據庫、集中式數據庫一樣感覺不到差異,這樣一來:一是傳統的更容易,二是無論對開發者還是管理者,整個學習曲線和門檻都會小很多。

        而這為阿里云提供了向云原生數據庫2.0向前演進的動力。

        李飛飛表示,云原生數據庫2.0就是要向企業級一站式全鏈路數據管理與服務演進,真正做到觸手可及、簡單易用、安全可靠。

        “云原生數據庫2.0對1.0的主要升級在于提供一站式全鏈路數據管理與服務,通過智能化與安全的RDS提供的自動駕駛能力,讓企業級數據庫服務觸手可及;通過世界領先的PolarDB的三層解耦技術,將云原生進行到底;通過AnalyticDB云原生+MPP數據庫實現離在線一體化,讓數據分析是實時化、在線化,通過庫倉一體的一站式在線數據管理平臺DMS,讓數據自由流動;為企業數據生產和集成、實時處理與存儲、分析和發現、開發與管理提供數據全鏈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與服務。”

        來源:企業供圖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數據在落盤過程中的全加密能力之外,阿里云的云原生數據庫2.0還在業內首個提出了Data in use過程中的加密功能,保障數據在處理、分析過程中的全加密。繼微軟之后,阿里云成為全球第二家推出商業全鏈路加密數據庫的廠商。

        三層解耦+內存池化,PolarDB將云原生進行到底


        無論是阿里云5月召開的北京云峰會還是剛剛召開的云棲大會,“做深基礎”成為了阿里云戰略的關鍵詞之一,而對應到數據庫業務部門,就是指在內核層面,堅定不移地自研創新。

        在2021年云棲大會上,“三層解耦”成為了PolarDB四年來的突破性進展,不但業界首個實現了存儲、內存以及計算三層解耦以及內存池化,還領先行業上線多主架構,并成為真正的HTAP數據庫系統。

        在宣布PolarDB的重大升級中,李飛飛喊出“PolarDB將云原生進行到底”。那么又該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呢?

        而從技術上看,存儲、計算和內存的三層解耦是PolarDB的一大創新,但對于阿里云來說可能還只是將云原生進行到底的第一步。只有把云原生做得徹底,才能進一步推動各種資源間的解耦,為客戶帶來更大的價值。

        李圣陶認為,從技術上,三層解耦是否就到底了,不一定。CPU和內存能夠進行解耦,未來可能還會跟網絡等其他資源進行解耦。而這種資源之間的進一步解耦,一定會再給客戶帶來價值。

        “今天我們已經看到存儲、計算分離已經給整個架構帶來了巨大的優勢,在幾年前大家還在討論計算和存儲是否要分離,今天已經沒有人懷疑這個判斷。未來的云原生數據庫一定要關注架構上進一步解耦帶來的價值,基于阿里云數據庫團隊對未來技術發展方向的判斷,我們覺得肯定還能做得更多。”李圣陶表示。

        而在王偉民看來,將云原生進行到底更是代表了阿里云堅定認可的產品發展方向,也會成為未來各行各業數字化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生活中,云服務的概念早已存在,類似水電煤,用戶完全不需要關注資源量在哪里,由誰提供。這本質上是一個社會專業分工與協作的問題。通過把云計算交給云服務廠商來做,政企客戶可以更好地聚焦業務,更專注于業務創新。同樣,社會分工之后還會帶來資源的集約和規模效應,帶來低成本、高性價比等一系列優勢,進而促進千行百業業務敏捷、業務創新等。”

        領跑中國數據庫市場,全面服務政企市場


        來源:企業供圖

        2021年8月,IDC 發布2020年中國關系型數據庫市場研究報告,阿里云以超過28%的市場份額,力壓傳統數據庫廠商,首次排名行業第一。其中,在公有云關系型數據庫市場上,阿里云更是以絕對優勢領跑,市場份額超過第2至7位的總和。

        搞數據庫的都清楚,國內數據庫市場營收大客戶皆來自線下市場。數據顯示,國內數據庫市場營收,貢獻前5的行業分別是金融、電信、政務、制造、交通。僅這5大行業就貢獻了中國數據庫市場八成以上營收。因為業務特性,這些客戶暫時還未大規模使用公共云。經過多年發展,這些客戶已經具備自有IT基礎設施,同時相應的信息架構、產品體系、運維架構等相對完善。

        為了全面服務這些政企客戶,阿里云在云棲大會上,宣布開源云原生分布式數據庫PolarDB-X,并推出可輕量化、小型化部署的阿里混合云數據庫平臺DBStack,將阿里云公共云上強大的數據庫能力帶到政企客戶自有IDC或者IaaS上。

        李圣陶表示,政企客戶和阿里巴巴自有業務一樣,在業務發展過程中也會面臨方方面面數據庫的困難,很多客戶需要云數據庫能力。“不管是PolarDB-X分布式的能力、PolarDB云原生彈性的能力,還是ADB云原生分析型數據庫能力,我們希望通過DBStack帶到客戶現場,融入到客戶業務里。”

        來源:企業供圖

        在李圣陶看來,隨著云廠商技術的成熟、客戶業務快速發展的數據庫需求以及政策的東風的共同作用下,數據庫正迎來快速發展的最佳推力。但短期內快速實現對傳統商業數據庫的大規模替代仍然面臨很大挑戰。

        數據庫也是一門應用技術,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云數據庫的歷史只有10多年,相比40多年的傳統商業數據庫,在生態的成熟度上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李圣陶坦言,阿里云2020年能進入到Gartner全球數據庫魔力象限的領導者象限,是整個中國數據庫技術被國際上認可的標志。雖然阿里云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離全面取代還是有距離。

        對于這個話題,王偉民也坦言,企業使用習慣、系統適配以及客戶理念上還要有一段路要走。對于阿里云而言,就要是走出一條新的云廠商的路徑,以客戶的業務場景和業務訴求去做遷移。

        而阿里云的最大優勢在于阿里的業務中臺、數據中臺、各種各樣的數據庫技術能給企業帶來的業務增值以及其豐富的業務場景和案例。一旦客戶看到這些給業務所帶來的價值,對于業務轉型訴求的滿足,就會給企業采用新技術體系較強拉動力。

        當下很多政企客戶、運營商客戶、金融客戶在進行技術自主可控的一系列升級動作,誠然這背后有政策的牽引,但更多考慮的是把業務系統向云的架構進行升級轉型和更新,引入微服務、多活架構、資源池化等一系列云原生的技術。

        “到今天,云數據庫廠商和傳統商業數據庫廠商最大的不同,在于自帶場景。阿里云對外提供的很多服務和技術,都是阿里自有的業務孵化出來的。在過去十年里,我們業務不斷推動技術發展,才把技術拉到了今天的這個高度,才能讓阿里云站在一個比較有利的位置上,去實現云數據庫對傳統商業數據庫的替代。”王偉民表示。

        據了解,阿里云作為最早為政企服務的中國云廠商,服務十年以上的企業就有近一萬家。截至目前,阿里云數據庫產品和技術服務已經服務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中國郵政、中國太保、友邦保險等客戶,全面應用在核心系統之中。

        堅持自研,引領新數據庫時代


        縱觀全球數據庫市場的格局,開源和云數據庫已經成為這個產業確定的兩大趨勢。而2020年則是一個值得在未來回望的關鍵時刻:這一年,Oracle被微軟奪去了數據庫龍頭位置,阿里云、AWS等云數據庫廠商進入全球數據庫領導者象限。

        這些現象并非偶然,其預示著產業變革已悄然發生:隨著云計算的普及,數據庫市場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云廠商已經打破傳統商業數據庫的堡壘,強勢將云數據庫帶入各行各行業中,成為數據庫領域全新力量。

        回顧阿里云數據庫的發展之路,一步步走得踏實堅定:從商用數據庫到開源數據庫,再到自研數據庫。如今隨著分布式、云原生數據庫的崛起,又迅速走在行業前沿,打造出豐富的企業級數據庫產品組合。

        來源:企業供圖

        2021年的云棲大會,無論是PolarDB重磅升級、PolarDB-X開源、AnalyticDB技術架構升級,還是DBStack的推出,都彰顯了阿里云“做深基礎”,堅持自研和創新的信念和方向,更全面、更徹底為政企客戶提供數據庫能力,助力后者數智化轉型升級。

        在以開源、分布式和云計算為主導的新數據庫時代之下,中國數據庫力量已經悄然壯大,走在前列的必定有阿里云。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亚洲人成网www|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亚洲av无码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大全亚洲|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无mate20pro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国产亚洲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