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博士成色幾何?又一家口腔醫療企業IPO
近日,牙博士醫療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牙博士”)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上市,保薦人為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國際。
牙博士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口腔服務提供商,致力于為客戶提供種植服務、正畸服務及綜合口腔服務。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就2020年總收入而言,牙博士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中高端民營連鎖口腔服務提供商和第二大民營口腔服務提供商。
自 “微笑第一股”時代天使上市以來, “口腔醫療”領域贏得市場熱捧,瑞爾集團和中國口腔醫療集團相繼向港交所遞交了申請書,面對競爭激烈的口腔醫療賽道,“坐鎮”華東的牙博士能否突出重圍?
依賴華東地區,毛利率超50%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牙博士分別實現營收6.32億元、8.71億元、8.35億元和5.07億元,
目前,牙博士的營收來自于種植服務、正畸服務和綜合口腔服務三塊業務,其中種植服務是牙博士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18年至2020年,種植口腔服務分別收入2.54億元、3.6億元、3.56億元,占比分別為40.2%、41.4%、42.6%,占比均超過四成,且所占比重逐年升高,呈現增長趨勢。
一提到口腔醫療,“看牙貴”似乎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從牙博士招股書來看,也印證了“一口大白牙,一輛小寶馬”的說法。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牙博士毛利率分別為52.7%、53.8%、55.5%和54.7%。
但盡管有超過50%的毛利率,2018年時牙博士還尚未實現盈利,凈利潤仍虧損394.6萬元,2019年后才扭虧為盈并實現逐年增長。2020年末時牙博士凈利潤達到約8530.7萬元,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69.11%,達到約6161.1萬元。
整體來看,牙博士的營收、毛利率及利潤都在穩步增長,也獲得了資本層面的青睞。在IPO前,今年5月,牙博士完成由招商資本領投的1.6億人民幣B輪融資。
但盡管如此,牙博士賬面資金并不充裕,2018年至2020年,牙博士流動負債分別超過流動資產約 1.58 億元、1.61 億元和 9574.8 萬元,直到 2021 年上半年公司流動資產才勉強超過流動負債。
并且,牙博士極度依賴華東地區尤其是江蘇地區。
目前,牙博士在華東地區共運營31家口腔機構,覆蓋蘇州、南京、上海及溫州等一線及二線城市。其中,蘇州分布的數量最多,為19家。華東地區累計服務人次約430萬、累計服務患者量近100萬名、正畸量近47000 人,完成近68000例種植牙手術。
門店分布直接影響牙博士的收入地區來源。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牙博士分別有84.7%、78.3%、77.5%和75.3%的收入來自江蘇地區,雖然收入占比逐年降低,但整體還是維持在75%以上。
而華東地區也是口腔醫療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地區。據灼識咨詢的數據統計,華東地區2020年占中國口腔服務行業的38.6%,預計2030年將達到40.4%。這意味著在未來華東地區的口腔服務機構成立得更多,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牙博士的招股書也證實了公司所存在的行業競爭風險,“中國口腔醫療服務行業的快速增長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市場參與者進入,公司可能面臨行業競爭格局加劇的風險。”
扎根華東地區的牙博士,想要快速擴張門店規模化經營壓力也不小。2020年牙博士開店速度明顯放緩,年末時門店數甚至還比年中少2家,而今年上半年擴張加速,凈新增4家門店。
但整體擴張速度仍不高,加上口腔醫療賽道玩家競爭越來越激烈,牙博士的沖刺并不容易。
燒錢營銷,多次因廣告違法
或許正是因為口腔醫療賽道競爭日益激烈,尤其牙博士處在行業競爭最激烈的華東地區,牙博士在營銷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牙博士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約為2.26億元、3億元、2.43億元和1.38億元,占牙博士當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35.8%、34.4%、29.1%和27.2%。
橫向對比同類型公司,例如時代天使2018-2020年銷售及營銷費用分別為0.81億元、1.23億元、1.49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16.7%、19.0%、18.2%。
此外,瑞爾集團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9.8%、7.7%及5.2%。2020年,區域連鎖口腔醫療服務公司——可恩口腔、華美牙科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8%、16.3%。2020年前三季度,區域連鎖口腔醫療服務公司——中國口腔醫療集團的銷售費用率為5.1%。
牙博士的營銷占比均比同類型公司高,高昂的銷售費用拉低了整體凈利潤,即使近年費用縮減帶來利潤率的提升最終也不超過15%,仍略低于行業內類似的連鎖診所。
據了解,牙博士通過大型活動和慈善活動以及舉辦各種類型活動來打營銷戰,同時,投放樓宇電梯、地鐵、公交等廣告,以此引流獲客。
在燒錢營銷背后,牙博士也因醫療、廣告違法等多次受到相關機構的行政處罰。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嘉興、溫州等多家牙博士診所都曾因各類廣告違法收到警告以及被處以罰款。
2019年6月24日至2019年7月16日,牙博士因在LCD樓宇液晶類、樓宇互動屏類廣告媒體上發布未經溫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有關部門審查、未取得醫療廣告審查證明的醫療廣告,違反了《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第二款和廣告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和廣告法第四十六條,被處罰款15000元。
此外,根據天眼查顯示,2020年明星林志玲還曾因肖像權糾紛與牙博士打了官司,最終雙方以調解的形式結案。
與此同時,牙博士還深陷商標糾紛。其招股書披露,截止發行日期,牙博士與第三方機構存在商標之爭。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現可查詢到498家和“牙博士”相關的公司。
口腔醫療賽道風再起
隨著“微笑第一股”時代天使的成功上市,口腔醫療賽道再次展現出巨大潛力,資本也聞風而動。
據不完全統計,2021上半年口腔護理領域至少已經有20家公司獲得融資,總融資金額超過50億,涌現了參半、BOP、冰泉、清汁科研等眾多新興口腔護理品牌。
為什么口腔醫療賽道成為資本追逐的風口?
一方面,國家政策不斷利好口腔醫療服務行業,并且支持民營牙科機構發展。事實上,早在2016年,國家不斷出臺和修改口腔醫療行業相關政策,助推口腔醫療服務行業的發展。
同時,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扶持社會資本經營醫療機構的政策,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機構。
另一方面,據《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如今中國全民牙科疾病患病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2019年我國口腔科門急診人次數已經達到1.22億人次。牙科患病率高,口腔服務市場規模大。
同時,隨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多,在口腔等“改善性醫療”領域的消費能力也隨之顯著加強。
據灼識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口腔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923億元增至2020年的1628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2%;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約526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8%。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預計未來我國口腔醫療需求將激增,到2025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
但目前,中國口腔服務市場的普及率目前仍處于較低水平。以種植為例,2020年中國每一萬個成年人中,僅有約21人會在牙體種植方面接受治療,而美國則有約85人,韓國更是高達630人。這表明中國口腔服務市場的普及率相當低,且存在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
“牙博士們”的機會也正在此,但面對競爭激烈的口腔醫療賽道,“坐鎮”華東的牙博士能否突出重圍,仍需要時間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