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手機高調宣傳今年銷量將超千萬,實現這個目標有多難?
10月13日,一加創始人劉作虎對外公布了今年的銷量預期,他表示,2021年一加有信心全球銷量突破千萬。
劉作虎的“信心”來自于一加全球多個地區的增長。根據他分享的數據,2021年上半年,一加全球出貨量同比漲幅高達257%。其中,國內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24%;美國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428%;歐洲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304%;印度市場同比漲幅為229%。
這是一組看上去非常夸張的數據。但你甚至很難想象,一加還是一家整體銷量未過千萬的廠商。
千萬目標有多難?
千萬量級的目標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從目前手機市場的規模來看,僅國內市場每年的手機出貨量就能達到4億部上下,更不用說全球的規模。
但從品牌集中度和寡頭格局的角度來看,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都被頭部的幾個品牌瓜分,留下的市場空間極其有限。
盡管一加隸屬于歐加集團,但由于銷量分開計算,品牌也相對獨立,拋開OPPO的市占比,一加自身在份額上還很小。單獨到國內市場來看,一加的份額就更有限了。根據今年一季度的機構數據,一加手機國內市場占比僅為0.7%,折算成銷量的話,也僅約70萬部,與說說的“千萬部目標”相差巨大。
換到頭部的品牌,獲取千萬銷量目標則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小米2011年成立,2013年就斬獲了超1800萬的整體銷量。當時,雷軍的互聯網方法論一度火爆全網。
根據報道,同年,OPPO的銷售量在1300萬左右。另一出自步步高系的品牌vivo,當時也處于快速上升的通道,2014年銷量已經超1900萬。
作為“中華酷聯”的一員,華為手機背靠運營商渠道,2005年就超過了千萬銷量。但彼時的華為手機,和現在大眾認知中的華為手機還是兩個概念。
盡管華為手機業務受到重重阻礙,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華為手機2021年一季度的銷量仍在千萬臺以上。
作為“后來者”的一加,目前的整體銷量甚至比不過這些“老大哥”的單品銷售數據。
“這是強頭部效應市場明顯的特點。”一名分析師告訴AI財經社,雖然其始終認為消費電子行業沒有永遠的第一,機會永遠都存在,但競爭進一步加大的手機市場,排名靠后的品牌的突圍壓力極大。
“強大的品牌和市場慣性,進一步放大突圍壓力這一點。”分析師說。
一加走入大眾要改變思路
“雖然千萬這個量級在行業里面不算大,但對于一個聚焦高端產品的品牌而言,取得這個銷量成績并不容易?!本拖駝⒆骰⒄f的那樣,一加長期聚焦于高端市場,產品定價并不便宜,即便在劉作虎今年決定讓一加全面走向大眾市場之后。最新發布的機型一加9RT,起售價也在3200元以上。
就此,上述分析師對AI財經社表示,其實大眾市場,所謂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群體,很多人更在乎產品的價格性價比,而非配置性價比。簡單來說,就是這類人群不苛求目前頂級的驍龍888旗艦處理器,他們做的更多是基于價格預期的消費選擇。“比如,我對于更換手機的價格預期就是3000元以下。這是一個硬標準?!?
再換句話說,就是這些人更看重有性價比的品質,而一加一貫的產品理念,決定它一直堅持有品質的性價比。在分析師看來,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概念。
“一加這些比較大的增速數據,也體現了它的體量有限?!痹摲治鰩熣f,因為體量相對小米、OPPO、vivo要小得多,所以略顯夸張的增長百分比其實并不代表銷售總量的高水平。這也是為什么一加要走向大眾市場,單純堅持高端路線,限制了其發展想象。
今年以來,一加動作高調,先是大舉宣傳重視國內大眾市場,后又招入前華為高管李開新,作為“投名狀”,李開新宣稱要在三年內實現國內銷量破千萬的目標。
全球銷量破千萬和國內銷量破千萬,壓力完全不同。今年一加有望全球銷量超過千萬,實際上也意味著國內單市場距離突破千萬的壓力差距還不小,李開新重任在肩。
猜你喜歡
劉作虎不當“大家長”,一加只能靠AI當噱頭?
就在OPPO首席產品官、一加創始人在其個人微博高談闊論“AI手機是噱頭還是未來”不久,華為的“高端局”突襲而來。性能手機引領者一加 Ace 2 Pro 正式發布 售價 2999 元起
第二代驍龍 8 移動平臺+24GB內存+1T存儲,一加 Ace 2 Pro 2999 元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