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途科技”獲順為資本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近日,始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SATOR TECH,成功獲得順為資本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始途科技表示,本輪融資將繼續用于加速產品研發和產品量產。
始途科技2021年推出全球首創的 AI分布式模塊化移動儲能充電解決方案,擁有自研AI、自動駕駛、高倍率儲能快充等技術,有效為能源、地產、汽車等頭部企業提供針對電動汽車的移動充電解決方案。該方案已為部分能源企業、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標準化場景POC落地方案。據悉2022年Q1即將直接服務于部分城市C端車主。
目的地充電是電動車充電的重要場景。而當前目的地充電通常采用車位上建充電樁,充電樁與車位綁定,導致停車位被占用而充電樁不可用的問題較為普遍,“停車難”直接導致“充電難”。此外,由于固定式公樁的大量投放,不僅為電網擴容造成較大負擔,還進一步拉低公樁利用率,直接削減了樁的盈利性。針對以上問題,始途科技推出兩大核心產品線:停車輔助單元PSU、移動充電機器站。
一、停車輔助單元PSU
停車輔助單元PSU產品圖
鋪設于停指定車位,擁有自動識別新能源汽車、阻止燃油車駛入、可遠程預約充電停車位、提醒充電完成等功能,能有效的完成對停車位的智能化管理。
二、移動充電機器站
目前移動充電機器站已經迭代到第二代,由三個部分組成:機器站體(SATOR DOCK)、移動電源(SATOR CUBE)、充電機器人(SATOR ROBOT)
移動充電機器站產品圖
根據SATOR ROBOT是否參與服務流程,分為全自動和半自動兩種充電方案:
1、全自動服務方案:SATOR DOCK+SATOR CUBE+SATOR ROBOT
車主通過小程序發出充電指令,SATOR CUBE、SATOR ROBOT分別自動行駛到需充電的車輛旁邊,完成充電一系列任務后自行離開,整個流程實現“無人充電”場景,為新能源車自動駕駛最后一公里形成服務閉環。
全自動流程使用場景圖
2、SATOR DOCK+SATOR CUBE+用戶手動取充電槍
同上,接到充電指令后SATOR CUBE自主找到需充電車輛,停好后,用戶自行取下充電槍接到車端,待完成充電過程,隨后SATOR CUBE自行離開,實現“樁找車”功能,解決找樁難、電裝車位被占用等問題。
機器站體(SATOR DOCK):
機器站體(SATOR DOCK)產品圖
用于SATOR CUBE、SATOR ROBOT的充電和停放。自帶儲能電池,為設備提供快速補電。
移動電源(SATOR CUBE):
移動電源(SATOR CUBE)產品圖
它搭載動力電池,能從電網或SATOR DOCK直接取電,并實現對新能源車直接充電的功能,直流快充峰值功率可達60kw,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目的地場景充電需求,具備L4級別低速自動駕駛功能。
充電機器人(SATOR ROBOT):
充電機器人(SATOR ROBOT)產品圖
機體搭載服務型機械臂通過智能感知及決策執行完成無人場景自動取放充電槍等功能,能實現全程無感化的全自動快速充電,L4級別低速自動駕駛功能,能在封閉停車場區域自主探索建圖導航。
始途科技創始人兼CEO童天辰,先后就職于 Orange、華為,擔任高級管理職位,多年從事IoT,IoV,智慧城市等相關行業。在2020年7月,疫情期間逆流而上宣布成立始途科技,開始專注于用技術解決新能源車充電問題。始途科技具有強大的技術背景,公司核心團隊來自于華為、吉利汽車、理想汽車、廣汽、大陸集團、Microsoft、Google、Cisco、Orange等世界500強企業,為產品研發提供強大的技術保障。
順為資本副總裁齊天宇表示:“當前車樁綁定的建設模式導致了三方面痛點:一是車主充電難,油車占位、電車充完電不走、充電樁故障等問題普遍存在;二是運營商不賺錢,樁的利用率只有2%-3%;三是電網擴容難,導致很多需要建樁的地方不能建。始途采用一種新的解決方法,由傳統“樁與車位綁定”改為“樁與車位分離”,充電模式由“車找樁”改為“樁找車”,完美解決了車主充電難、運營商不賺錢、電網擴容難的三方痛點。而且該方案未來還可以與自動泊車相結合,實現充電的無人值守。我們期待始途未來與多方合作,加速產業化,為新能源車主提供更好的充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