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棄子”極星或借殼上市,一年賣300多輛,估值200億美元
9月27日,據媒體報道,沃爾沃汽車公司與吉利合資電動汽車品牌極星(Polestar)已同意通過SPAC形式(海外借殼的方式)上市,這一項交易最早將于9月27日宣布。而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合并后公司的估值或將超過200億美元。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31日即有消息稱,極星擬啟動IPO進程,計劃赴港或赴美上市。今年6月,極星正在與Gores Guggenheim(下稱GGPI)洽談合并,以實現在美國借殼上市。
GGPI是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空白支票公司”,由美國私募股權公司Gores Group和華爾街金融巨頭Guggenheim Capital的子公司共同成立,截至美東時間9月24日美股收盤,GGPI總市值9.9億美元。
和賈躍亭所創立的FF上市方式相仿,GGPI屬于典型的空殼上市公司,因此極星可以通過和Gores Guggenheim的合并實現曲線上市。
不過目前消息稱,雙方還沒有達成書面協議,依然存在條件變更或談判破裂的可能性。
極星可謂“出身名門”。作為吉利集團與沃爾沃共同創立的電動汽車品牌,Polestar極星早在2017年成立,總部設立在了瑞典,生產基地位于成都和臺州。按照吉利的規劃,產品研發在瑞典和英國,產品面向全球銷售,直接競爭對手是特斯拉。
2020年,極星CEO托馬斯·英格拉斯在一次投資人電話會議上曾談到,Polestar極星的目標是在兩到三年內實現5萬輛以上的年銷量。只不過, Polestar的銷量并不理想,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數據統計,創立三年來極星平均月銷售僅30臺。2017年發布、2019年才推出市場的首款車型Ploestar 1售價高達145萬元,每年限量生產500臺,試圖拉高品牌形象,但由于價格過高且性能表現并不突出,Ploestar 1全年上險量僅為24臺;2019年4月上市的第二款走量車型Polestar 2在特斯拉Model3的光環下銷量依舊慘淡。
根據中汽中心數據顯示,Polestar 2在國內2020全年上險量只有365輛,在豪華品牌排行榜中墊底。而特斯拉Model 3,2020年在中國市場交付量卻高達14萬輛。
銷量慘淡的同時,Polestar還三次宣布召回。去年10月和11月,國產Polestar 相繼啟動2兩次召回。今年3月23日,極星召回2031輛國產Polestar 2首發版,召回車輛在極端情況下行駛途中可能失去動力,存在安全隱患。
一面是極星慘淡的銷量,一面是沃爾沃從吉利控制下走向“獨立”,海外上市已成定局,此情況下,吉利將重心轉向了與自己關系更密切的極氪品牌。
如此耗資巨大、沃爾沃背書的一個高端純電動品牌,由于沒有突出的個性和性能,質量問題頻發,在中國市場遭遇銷量滑鐵盧后,高層紛紛出走,Polestar極星前途未卜。
最新消息是,托馬斯·英格拉斯9月15日透露,Polestar將推出旗下第三款車型,也是首款純電SUV,并命名為Polestar 3,該車將在中國和美國生產,新車預計將于2022年上半年在沃爾沃成都一期工廠投產,內部代號為“P519”,規劃年產能達到4.5萬輛。待2022年上市后,新車將競爭蔚來ES8、特斯拉Model X車型。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