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森林再進攻酒類賽道!
8月27日,自然造物(安徽)酒業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由元氣森林全資控股。公司經營范圍為酒類經營、食品銷售、互聯網銷售。此前元氣森林曾投資過觀云白酒、碧山啤酒等品牌.
新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元氣森林繼續加碼酒類消費品。
自2016年成立已來,元氣森林用了六年將氣泡水捧成了飲料界的頂流網紅,同時其主打的0糖概念也深入人心,掀起了一波0糖浪潮。憑借著氣泡水的風愈刮愈烈,2021年4月份完成融資后,元氣森林的市場估值達到了近400億人民幣。
但頂流的位置并不好做,想要從網紅品牌成長為長紅品牌,元氣森林還需要更多爆款。
從市場端來看,氣泡水的市場體量從2018年的90億一路高歌猛進到2020年的200億。也吸引了巨頭入局,飲用水巨頭農夫山泉在2019年11月推出四款蘇打氣泡水、隨即蒙牛推出乳酸菌氣泡水、喜茶推出喜小瓶氣泡水、娃哈哈推出小輕熏氣泡水...。根據農夫山泉財報顯示,旗下的氣泡水成為公司增速最高的產品,氣泡水的生意再也不是元氣森林一家獨大。
外部市場競爭激烈,自身公司發展又遇阻,今年上半年元氣森林因宣傳不當致歉,其主打宣傳的0糖并不是真正的無糖。此事一出,使得元氣森林的輿論開始出現唱衰的聲音。元氣森林需要更多更好的故事,助力其成為一個長紅品牌。
或許,酒就是一個好的助推點,而唐斌森似乎早已注意到酒類,回顧過去一年其對酒類的探索之心早已顯現。
元氣森林不想放過“酒氣”
元氣森林創始人唐斌森曾說,做消費品就是要在紅海中尋找藍海。紅海驗證了市場可行,藍海確保了市場可為。正是這樣的認知,元氣森林才憑借氣泡水在飲料紅海中站穩腳跟。而這一次唐斌森把目光放在了酒類。
此次成立自然之物標志著元氣森林正式進軍酒類,其實元氣森林早就埋下了酒類的種子。
5月18日,元氣森林申請注冊酒氣森林商標,分類涉及啤酒飲料、酒。此時,唐彬森表示,2021年將是元氣森林的“產品大年”,研發費用和研發人員投入將達到2020年的3倍。同時,元氣森林今年大舉進軍酒業、餐飲業等消費市場。
元氣森林大舉進軍酒業的第一步落在了投資。
今年三月,元氣森林投資觀云白酒,持股比例為25.8%,觀云白酒新增主要人員蔣執一、唐斌森。但其實早在元氣森林崛起之前的2015年,唐斌森就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投資了觀云白酒500萬元,兩年后又通過旗下的挑戰者資本投資觀云白酒。
目前觀云白酒的創始人陳振宇持有45.61%的股份、元氣森林持股25.8%、孝昌水木投資持股21.5%、挑戰者資本持股3.65%。其中,除元氣森林和挑戰者資本為唐斌森持有股份外,孝昌水木投資的六成股份也屬于挑戰者資本。通過三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唐斌森和觀云白酒創始人的股份占比相差無幾。
至于唐斌森為什么對觀云白酒情有獨鐘,其實從兩家公司的定位就能看出一二。氣泡水和白酒同屬消費賽道,其中兩家都將互聯網思維融入到傳統產品中。并且在產品塑造中,找出了差異化的競爭點,前者選擇了無糖,后者選擇了顛覆瓶身設計。
除了喝白酒,元氣森林也開始喝上了啤酒。
元氣森林在投資啤酒時,依舊保持自己喜歡差異化打法的心,均選擇了精釀啤酒品牌而非傳統的工業啤酒。今年三月,挑戰者資本投資了碧山精釀,持股比例24.9%,后者的發展策略也是塑造單款爆品。碧山精釀的創始人丁牧兒和元氣森林的相識源于一個快消品微信群。
根據丁牧兒表示,起初元氣森林想對碧山精釀進行收購,最終由于碧山精釀想按照自己的路線發展而拒絕。
除碧山精釀外,挑戰者資本還投資過熊貓精釀、斑馬精釀。在投資熊貓精釀時唐斌森表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本人為熊貓北新橋店的常客。通過投資為切入點再注冊公司,元氣森林的酒氣越來越重。
元氣森林多元化的品類拓展邏輯
唐彬森在談及創業和科學統計的關系時,曾多次提到“貝葉斯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原則就是:一個事情發生概率=基礎概率*本身這個事的概率。
回顧元氣森林所布局的品類,均符合唐彬森的“貝葉斯理論”:選對賽道至關重要,在大趨勢里才蘊含著大機會。鎖定消費品賽道,元氣森林在輕食、餐飲、酒飲市場的入局,顯然符合此邏輯。
圍繞酒類進行布局,是元氣森林多元化品類拓展的又一次落子。往前回顧不難發現,從成立之初,元氣森林的野心就不止于做一款氣泡水,而是想要成為一個消費品的帝國。
迎合了新一代消費群體對于低卡、健康、低糖的需求,元氣森林迅速走紅。從2016年成立到現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元氣森林以絕對的存在感成為了榜單中國產氣泡水領域的第一名。
飲料行業向來競爭激烈,主打“健康”“無糖”的氣泡水掀起了一陣風潮,市場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品牌參與競爭,奈雪推出了“奈雪氣泡水”,喜茶旗下也推出了瓶裝氣泡水產線。此外,老玩家們也虎視眈眈,包括農夫山泉、伊利、娃哈哈在內巨頭,也一頭沖進氣泡水賽道。
國內市場從來不缺乏網紅產品,沒有人能保證氣泡水的生命周期,在流量與營銷帶來的關注度大幅提升后,居安思危的元氣森林,亟需打造出下一個爆款,
如何使品牌長久不衰,尋找到下一個“氣泡水”?元氣森林選擇搭建多元化的產品矩陣,而多元化的核心是為了滿足消費者消費升級的需求。為了擴充“元氣家族”,在品類拓展上,元氣森林保持著旺盛的產品推新能力。
一方面,元氣森林不斷開拓飲品賽道,儲氣泡水外,元氣森林先后推出了不少新品,包括茶飲、功能性飲料、果汁飲料、電解質飲料、能量飲料、酸奶酒類等多個品類,基本上進行全面覆蓋。
今年以來,針對近年來大熱的豆奶飲品,元氣森林推出了元氣早餐豆乳;為了抓住健康消費,元氣森林創新推出乳酸菌飲品——對策常溫乳酸菌。
另一方面,元氣森林還將觸手伸向了其他賽道。涵蓋輕食、餐飲、酒類等領域。
去年年底,元氣森林投資了輕食品牌“田園主義”,成為其第二大股東。田園主義旗下主打低脂肪、低熱量、低GI且高纖維的健康食品,包括全麥面包、低脂雞胸肉、高纖維餅干等代餐食品,符合元氣森林本身的品牌價值,瞄準了健康意識逐漸覺醒的Z世代人群。田園主義所宣傳的健康,正是符合元氣森林氣泡水所主打的健康理念。
今年年初,元氣森林牽手山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開始“賣拉面”。據悉,山鬼餐飲的主營業務為雞湯、日式拉面、肉醬面、酸辣粉等快餐簡餐產品,此次賣拉面的元氣森林,正式將手伸到了餐飲業。
這標志著元氣森林的多品類拓展更進一步。
2021,投資“酒”就對了
伴隨著新消費賽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酒飲行業也吹來了一陣風。尤其是受年輕人青睞的精釀啤酒、低度酒等細分領域涌現出了一批初創品牌,投資機構也隨之聞風而動,“排隊”進場。
根據不完全統計,自2020年至今,低度酒領域已有近30起融資,其中包括Missberry、馬力噸噸、空卡、蘭舟、古越龍山、Miss Berry貝瑞甜心等低度酒品牌,最高融資額達到10.95億元,最低也有近百萬。投資機構中不乏經緯中國、真格基金、天圖資本、紅杉中國、高瓴創投等一線投資機構。
根據2015-2018年的數據顯示,中國酒類市場銷售額整體呈下降趨勢,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在1.1萬億人民幣左右。
峰瑞資本認為,在這個一萬億左右規模的行業里,有非常大的創新空間,也容得下很多新玩法。而白酒、啤酒都已經進入成熟和飽和階段,預調酒的市場機會更利于初創公司。“一方面,它能夠滿足一部分啤酒未能滿足的飲酒需求,可能贏得女性人群;另一方面它可能轉化一部分非飲酒消費者,過去他們可能喝的是果汁或者碳酸飲料,現在也可以輕度飲酒。”
熊貓資本投資經理劉賽格也曾指出,低度酒玩法如果受限于產品同質化、場景局限性,營收破億都是難題,但聚焦場景進而拓展品類,或是破解之道。“主打姐妹聚會場景的missberry貝瑞甜心,從果酒品類拓展到姐妹聚會所需的零售產品上,不僅擴大市場,還強化品牌定位。”
雖然啤酒已經進入飽和階段,但不可否認的是,啤酒仍是國內消費者的主流酒水飲料消費品種。作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產國,2019 年我國啤酒產量達到 3 765.3 萬千升,約占全球啤酒產量的 24.5%。
今年3月22日,老牌啤酒商泰山啤酒正式宣布完成股權融資,金額超6億人民幣,由CMC投資。獵云網獨家采訪了負責泰山啤酒項目的投資董事毛北辰,他表示:“近幾年,國內啤酒消費總量趨于穩定,而啤酒中高端化是眾多企業爭相布局的方向。當80后、90后成為消費主力軍后,追求更好、更精的產品是大勢所趨,原漿啤酒乘勢打開市場。”
而離年輕人更近的精釀啤酒更是受到投資機構青睞,早在2013年,行業處于萌芽階段時,就已經有不少風投機構瞄準了這一賽道,彼時熊貓精釀、斑馬精釀、猴子精釀、鯨小酒、牛啤堂等品牌相繼獲得融資。
上個月,酒飲賽道有四家品牌獲得融資,其中有兩家就是精釀啤酒品牌,其中杭州本土精釀啤酒慫人膽獲得自媒體人“六神磊磊”個人投資;軒博啤酒完成5000萬元Pre-A輪融資,目標是降維打擊傳統工業啤酒,由梅花創投領投。
一位消費投資人在媒體采訪時表示,精釀和原漿是一個趨勢,亮點在于口味比工業啤酒好很多,但從小眾頂多發展到中眾,要到大眾,還有很長的路。
當“酒”的風越吹越大,這條路同行者越來越多,但也越來越擁擠。至于元氣森林能否在酒類中再打造出一個爆款產品,還需等待其下一步動作。但無論是從產業端還是消費端的變化來看,酒類正在重新成為資本寵兒。
猜你喜歡
“大單品”到“創造營”:元氣森林用“慢功夫”打磨長期競爭力
3月26日,元氣森林“創造營2044”在四川都江堰工廠舉辦,數百位年輕人與行業專家齊聚活動,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 “飲品嘗鮮”。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