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卸任恒大地產董事長,背后有何深意
恒大變更法人代表
一則恒大人事變動的消息,登上了地產圈的頭條。
8月17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恒大地產集團在當日完成了相關工商登記變更,恒大地產集團董事長由許家印變更為趙長龍,總經理、法人也從柯鵬變為趙長龍。
該消息一出,引起業內廣泛關注。很快,恒大集團新聞發言人對外表示,此項變更系恒大地產借深深房回A股終止后的正常變動,未涉及具體管理架構、股權的變化。恒大方面稱,恒大地產集團作為恒大集團的子公司,在2017年8月前,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及法人一直都是趙長龍。
據了解,2016年10月,恒大宣布重組深深房,希望借助深深房重新回歸A股。為了完成“回A夢”,許家印主動“掛帥”,讓趙長龍卸任恒大地產董事長一職。
然而,努力了四年,恒大“回A”還是失敗了。2020年11月8日晚間,深深房和中國恒大同時發布公告稱,中國恒大決議終止與深深房的重組計劃。對于終止的原因,深深房給出的解釋是:“基于目前市場環境等原因,現階段繼續推進重大資產重組的條件尚不成熟,故交易各方決定終止本次交易。”
因此,在恒大方面看來,此次地產集團進行的董事長和法人變更不是什么大事。不過,受此消息影響,午后開盤恒大股價一路下跌。截至收盤,恒大系股票中,中國恒大跌逾4%,恒大物業跌8.7%、恒大汽車跌逾5%,和恒大相關的債券也大跌,如“20恒大01”跌近5%、“15恒大03”跌超16%。
為何許家印要“一進一出”?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認為,從當時恒大的業務發展來看,地產業務風頭正勁,其屢屢在千億銷售目標方面攀高峰。“所以當時許家印接任此類職務,是對此類地產業務給予較大的支持和認可。但實際上到了2019年后,恒大地產業務就開始降速了。而近期恒大的債務危機,一個很重要原因也在于地產業務支持力度減少了。”
在他看來,此次恒大地產高管變更事件被廣泛討論后,恒大勢必要多做思考,地產業務也會重新交給趙長龍來主導。這也和恒大梳理管理層的職責、系統分工等有關。
其實這次人事變更早有端倪。7月8日,恒大物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了董事會人事變動公告,宣布由甄立濤接替趙長龍出任物業公司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甄立濤長期擔任中國恒大集團高管,曾任恒大地產集團長春公司、遼寧公司、北京公司等地區公司董事長,恒大地產集團總裁等職務。此次出任恒大物業集團董事長,甄立濤將全面負責恒大物業的日常管理工作。而之前擔任執行董事兼董事長的趙長龍,被調任為執行董事兼副董事長兼恒大物業總經理,不再擔任提名委員會主席。
“老搭檔”趙長龍
對于趙長龍這個名字,或許業內還比較陌生,他其實是許家印多年的老搭檔。
1997年,趙長龍從鄭州工業大學畢業。在許家印1996年成立恒大的兩年后,他便入職恒大地產集團,登上了恒大這艘時代快船。
從1998年到2007年十年間,趙長龍先后擔任過開發中心總經理、總裁助理,主要負責開發管理。2007年,隨著恒大開啟全國化擴張戰略,趙長龍也被委以重任,被派到各地開疆拓土,擔任恒大西安、恒大江西、恒大山西等地董事長。
2020年9月,趙長龍迎來了他的職場高光時刻,被委任為恒大物業執行董事兼董事長——這也是恒大集團中最受重視的業務,主要負責物業的整體管理及戰略規劃。
趙長龍是身負帶領恒大物業沖刺IPO這一重任的。上任不到1個月內,恒大物業便在2020年9月29日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僅僅用了2個月時間,恒大物業便叩開了港交所的大門,刷新了物業股的上市速度紀錄。
今年年初,恒大物業還曾召開軍令狀誓師大會,并下達兩大考核目標:其一,今年要每月新增拓展在管面積3000萬平方米;其二,每季度凈利潤都要較去年全年凈利潤的1/4增長50%以上。
只不過,半年之后,恒大物業便又傳來了轉讓股權的消息。8月10日,恒大公告稱,正在接觸幾家潛在獨立第三方投資者,探討出售公司旗下部分資產,包括但不限于出售恒大新能源汽車以及恒大物業集團的部分權益。
現在,卸任恒大物業董事長一職的趙長龍,又有了新的職責。作為許家印老搭檔的趙長龍,會給恒大帶來怎樣的新變化,這讓外界尤為期待。
恒大地產的下一步
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也是在這一年,許家印正式開啟創業之路。作為恒大地產的主事者,許家印有過許多輝煌業績,在廣州打造的金碧花園樓盤,成為“中國著名城鎮化社區50佳名盤”。此后,他還創下了13個樓盤同期開發的紀錄。
他每三年會給公司制定一個“三年計劃”, 在內部,許家印對恒大有著絕對的掌控力。在開始造車這些多元化業務之前,2016年3月許家印就帶著恒大地產正式進軍互聯網金融產業,創立了恒大金服。同年4月底,他又斥資百億收購盛京銀行內資股,讓恒大地產成為盛京銀行第一大股東,躋身財富世界500強。
2016年7月,恒大地產更名為中國恒大。對于地產,許家印一直強調短開發周期、高速去化,強融資手段,以及有效的拿地策略。他認為,在一切房地產的招式里,唯快不破。這是使恒大在短短幾年躋身頭部房企的關鍵所在。
的確,那兩年恒大銷售規模增長迅猛,許家印也登上《胡潤百富榜》中國首富位置,但與此同時,恒大也因負債水平較高受到投資者的關注。2017年,許家印提出恒大地產要由“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轉變。隨后這幾年,恒大先是還清了1129億元的永續債,但負債率依舊高企,特別是去年以來,在融資收緊的背景下,“降負債”成為恒大的頭等大事。
自從陷入債務危機,許家印一直想辦法自救。特別是今年8月以來,恒大的自救行動更加頻繁。8月1日,恒騰網絡發布公告稱,中國恒大與買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騰訊集團以20.68億港元,購買中國恒大持有恒騰網絡7%的股權;8月5日,恒大關聯案件被要求集中管轄移交至廣州中院,由政府介入,防范擠兌風險;8月10日,恒大又表示正在接觸幾家潛在獨立第三方投資者探討有關出售本公司旗下部分資產。
只不過,恒大目前并沒有找到適合的買家。“恒大的問題啊,能量小的企業一般接不動。”一位房地產行業人士表示,拆解包袱是化解恒大危機的核心,“其實可以參考萬科對泰禾的態度,還記得萬科去年打算出手接盤泰禾的時候,股市的反應是泰禾漲、萬科跌,誰都知道不好搞,所以恒大也要先自救,不惜代價賣掉存貨,現金流有了好轉才能保證外部資金的繼續投入。”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據媒體報道,近日中國恒大副主席夏海鈞減持恒大物業、恒大汽車的股票,累計套現約1.15億港元。
對于此次恒大地產董事長、總經理及法人的變更,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變更的目的就是鞏固地產業務,且要有‘專人管理’的做法。而卸任地產業務的董事長后,許家印則可以專注解決債務問題和其他重點業務的治理。”
據媒體援引法律及金融人士的觀點認為,考慮到恒大地產的債務規模較高,如果發生局部違約,可能拖累相關高管成為失信人,許家印及柯鵬作為恒大集團核心高管,一旦被拖累成為失信人,會引發一些連鎖反應,此番操作有規避相關風險的意思。
不過,一位熟悉許家印的業內人士告訴AI財經社,許老板是典型的軍人作風,性格強硬,“恒大現在的問題很明顯,需要引入大量投資解決危機,如果許老板太強勢的話,有些事兒不好聊,所以這么一調整,換個人來聊可能會好一點。”
猜你喜歡
恒大地產再被強制執行8億元!月內已被執行14起,累計執行超191億
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恒大鑫豐(彭山)置業有限公司、四川愛美高房地產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新增一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8.47億余元,執行法院為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