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帆科技加速數據智能落地,完成5000萬A輪融資
近日,大數據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睿帆科技宣布完成5000萬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東方通領投,灃揚資本等跟投。本輪融資將加大在海量計算與存儲能力、數據中臺、數據集成、數據治理、數據分析等領域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投入。
談及此次投資邏輯,東方通表示:“睿帆科技是國內少有的擁有PB級別數據處理核心技術的大數據公司,其所處的大數據領域及產品方向,契合東方通“數據+”戰略,可為公司戰略落地進行更廣闊范圍的賦能。”
這是睿帆科技成立以來第三輪融資,此前,睿帆科技曾獲佳都科技1615萬天使輪融資及花城創投數千萬pre-A輪融資。
佳都科技和此輪領投方東方通均為大數據產業企業,可見產業資本對其業務發展的信心。
事實上,當下中國的社會經濟已全面進入數字生產力快速發展新階段,數據要素憑借邊際成本低、規模效應大、流動性高、可復用性強等區別于傳統生產要素的新特點,正在成為引領中國發展的一個新引擎。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對大數據相關企業的調研數據,2016-2019年,我國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由2841億元增長到5386億元,增速連續四年保持在20%以上。根據近年來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增長態勢,2020年大數據行業規模約為6670億元。
睿帆科技董事長&CEO徐峰也表示,大數據是一個不斷發展,持續投入的長周期賽道。
如今,企業擁有PB級數據已經成為常態,EB級數據時代也將很快到來,面對復雜、多元的海量數據,如何高效處理數據已成為當前數據領域最重要的挑戰。
搭建大數據科學平臺
為了幫助企業高效處理海量數據,睿帆科技通過三大產品群搭建了一套大數據中臺體系。
其中,大數據科學平臺Baymax圍繞多源異構的海量數據入、存、管、出四個核心場景,集數據集成、數據治理、數據分析、數據監控及系統配置等功能為一體,可以有效支撐企業數據治理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需求,為企業級大數據應用提供端到端,全生命周期的數據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對海量數據進行采集、存儲、治理、分析和挖掘,發現數據價值。
同時,為了降低企業運用大數據的門檻和處理數據的工作難度,Baymax采用低代碼的可視化開發模式,通過拖拽式進行人機交互。
在性能上,Baymax可以支持3000個支點,達到每天一個PB的數據處理能力,并支持海量平滑拓展。
但很快睿帆科技團隊發現,面對龐大的數據量,很多企業早期主要通過抽樣數據來獲取結論。抽樣之后的數據變成百萬級或千萬級,是原始數據的一個子集,和實際情況會有很大的偏差,導致根據樣本得出的結論可靠性大大降低。
為了追求數據的準確性,有的企業不得不降低數據處理的實時性,采用離線處理的方式,但是數據的價值就在于其時效性,越早分析越能得到快速準確的反饋和響應,并及時利用結論指導后續的業務工作。
如何針對海量數據進行實時即席查詢分析在這時顯得尤為關鍵。
為此,徐峰帶領睿帆科技自研了一款分布式分析型數據庫雪球DB。
雪球DB是一款純列式數據庫,提供海量結構化數據存儲和高并發查詢。針對此前采用離線手段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卻失去了時效性的痛點,雪球DB則提供PB級數據聯機分析處理,實現高吞吐即席查詢(Ad-hoc)和多維分析場景。
多master集群結構,打破了傳統架構的讀寫瓶頸,支持高并發同時讀寫。同時,雪球DB支持超大數據量,可以實現千億數據條級別。
除此之外,睿帆科技還研發了一款大禹中文智慧文本平臺,打破文本信息孤島,通過少量語句訓練即可完成文本處理、存儲、識別、關聯、分析、交互查詢的綜合性文本處理。
這套組合拳形成了覆蓋結構化、非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的一整套系統,實現在互聯網場景下的一體聯動。
時代需要大數據企業的助力
早在1980年,未來學家托夫勒在其所著的《第三次浪潮》中就將“大數據”稱頌為“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
如今隨著大數據賦能消費、金融、醫療、教育等多個產業,毫無疑問,大數據主導的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當今最活躍的經濟形態,也是如今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今年“兩會”期間,“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也被寫進國務院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數字化作為新時期中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建,已經成為我國企業在后疫情時代彎道超車的勢能底座。
與此同時,不少傳統行業在大數據時代下正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以電信行業為例,徐峰告訴獵云網,隨著4G技術的普及和5G技術的應用,數據近一步呈現爆炸式增長,單日數據增量可以達到PB級別,需要管理調度上千個節點。同時,通信網絡主網結構復雜,數據多源異構,應用場景多樣,“過去網信故障判斷依賴人工經驗分析,但在現在的復雜情況下,人工定界定位容易出現誤判、漏判。”
“沒有大數據運維能力很難保證并發處理和多任務資源調度。”為此,睿帆科技以PB級數據處理技術為核心,將多源數據融合貫通,提供前置采集,解決網絡無法直接連通數據的跨網擺渡傳輸。同時,引導式數據導入配置,提供全量、增量模式和多種加密脫敏策略,滿足個性化數據集成場景。
除此之外,睿帆科技通過自研的大數據中間件技術,使上層平臺應用與下層技術組件保持松耦合,通過集成框架可以靈活進行各類存儲引擎、計算引擎和Al引擎的服務調度、路由策略和線程封裝,快速響應上層業務需求,靈活擴展編排的同時保持平臺整體穩定和管理統一。
據了解,目前睿帆科技的運營商大數據共享中心,集群已超過1500個節點,日增量數據超過1PB。
“電信行業經歷過IT系統時代,總體上IT化程度高,便于數字化轉型,但像地鐵這樣過去追求穩定可靠的技術保守型行業,如今也在積極尋求數字化轉型。”在徐峰看來,如今的地鐵行業正處在大的轉型期。
“地鐵普遍系統分散建設,系統間通信接口繁雜,各自定義,格式不統一,數據孤島嚴重。加上應用場景復雜,如何打通全鏈路數據,支撐全業務流程協同是一個挑戰。“
睿帆科技針對地鐵細分行業,構建了城市軌道交通數據中臺體系,將各種設備、業務系統等產生的數據,建立統一數據規范和管理體系,打通數據孤島,實現數據集中化管理。
同時,以提供數據服務為最終成果,區分高價值數據和低價值數據,通過提取共性需求,對數據服務進行最小化解耦,實現數據服務的快速復用。實現了自動化監控和預警,設備生命周期分析預測,客流分析預測,高峰期智能調度,能耗動態優化等多個智慧化應用,幫助地鐵走向智慧化運營。
針對不同行業場景,睿帆科技通過“睿擎行業大腦”,將通用的核心技術作為底層,行業業務邏輯組件化,通過插件部署在底層之上,以此,增強企業粘性,提升企業服務,助力企業在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化轉型。
長周期賽道
從北京郵電大學碩士畢業后,徐峰先后就職于東軟股份、Nokia、佳都科技等企業,從技術研發、系統架構師、項目經理,徐峰將大數據各個崗位幾乎都做了一遍。
2014年,4G在中國開始商用,二十多年的大數據技術研發與應用經驗讓徐峰意識到,4G時代的到來將會帶來大數據技術及應用的騰飛。
在數據爆發情況下,一定會產生大數據需求。如今回過頭來看,徐峰的判斷無疑是正確的。
電信運營商過去傳統的Oracle架構已經處理不了4G帶來的暴增的數據規模,徐峰回憶:“當時,處理需求的規模已經達到一天30個TB。”睿帆科技踩住了風口。
而如今,隨著5G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徐峰判斷網絡側數據采集相比4G時代至少有4倍提升,數據一定會再次迎來爆發式增長。
面臨新的技術升級,徐峰也做好了準備。“Baymax本身就是側重海量數據處理能力,面對5G,Baymax將繼續做深,同時還將加強實時性處理能力。”
在徐峰看來,大數據是一個不斷發展,持續投入的長周期賽道,“最初,在上百條數據的時候我們用excel處理,當數據增長到上億條、萬億條時,會出現新的工具,只要技術不斷革新,大數據就會永久往前發展,這也是大數據這個賽道的魅力之處。”
而徐峰希望睿帆科技可以成為這個長周期賽道中的新生軍,用技術給企業帶來價值。
但徐峰也坦言,從技術角度一家公司很難做到全棧式。因此,睿帆科技通過聯合上下游,構建互補的生態鏈,為企業客戶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共同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