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美爾赴港上市,肉毒桿菌客戶最多單次手術均價超7000,凈利率僅4%去年剛剛扭虧
近來醫美一直處于風口,但從整個產業鏈的角度來看,也并不是每一個環節都是暴利的,比如下游的傳統醫美機構。8月3日扎根北京的連鎖醫美機構伊美爾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從招股書來看公司2020年剛剛扭虧利潤率僅為4%,并不算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IPO之前伊美爾已經經歷了兩次對賭失敗,2011年伊美爾因未能完成5000萬的凈利潤,最終對賭失敗輸給投資人1.5%的股權,事實上這一標準伊美爾至今也未能完成。2016年伊美爾又與華美福德、華泰瑞合等投資者簽訂《股東協議》,承諾在2021年1月1日前完成IPO,否則回購投資人股權,就目前來看顯然這次對賭也沒能成功。
2020年首度扭虧為盈,疫情后新客獲取速度放緩
伊美爾的業務可以分為醫療美容非手術服務和醫療美容手術服務兩大板塊,前者主要包括注射美容診療及能量美容診療,而后者則主要為美容整形手術,報告期內非手術服務業務為公司貢獻了絕大部分收益。
2018年至2020年,醫療美容非手術服務業務分別為伊美爾貢獻了68.2%、69.9%和73.9%的營業收入,并且收入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一季度時這一比例已經達到76.7%,比上年同期提高9.8個百分點,與之相對的是,醫療美容手術服務收入貢獻度從2020年一季度的31.1%下降到2021年一季度的19.9%。
從整體來看,2018年至2020年,伊美爾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61億、7.39億和8.11億,但與收入持續增長不同,伊美爾的凈虧損由2018年的1億擴大到2019年的1.18億,反而在遭遇疫情的2020年扭虧為盈,凈利潤達到828.6萬。2021年一季度伊美爾繼續保持盈利,凈利潤1005.3萬甚至比2020年全年還高。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之后生意似乎更不好做了,新客獲取需要更高的成本,伊美爾的業績對存量用戶的依賴有所增加。報告期內伊美爾的活躍用戶由2018年的7.05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8.66萬人,2021年一季度時約為4.57萬人,同比增長106.79%。其中2018年至2020年期間伊美爾新用戶和回頭客比例基本持平,比如2020年二者分別為4.44萬人和4.22萬人,不過2021年一季度時回頭客達到3.16萬人,同比增長87.73%,同期新用戶僅約1.41萬人。
注射診療毛利最低,十年僅開一家新門店
相比于醫美產業鏈上游企業的高集中度,下游的醫美機構卻呈現小而分散的狀態,即使是連鎖機構門店數也不會太多,更多機構以區域性為主,難以出現全國性連鎖品牌。即使以2020年醫療美容服務收益計算,伊美爾是全國第四大私立醫療美容機構,其門店數也并不多。
截至招股書披露時,伊美爾共擁有9家醫療美容機構,其中7家為醫療美容專科醫院,2家為規模較小的醫療美容專科門診。值得注意的是,伊美爾絕大部分門店都成立于十余年之前,近十年來僅在2019年將市場拓展進了西安市。
目前伊美爾單個門店收入貢獻度最高的是天津醫院,北京的5家醫院2020年合計貢獻了56.2%的收入。而這個門店數量也無法讓伊美爾掌握更多的話語權,與上游原料生產企業相比,下游醫美機構的利潤空間并不高。
2018年至2020年期間,伊美爾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3.7%、51.6%和53.6%,整體維持在50%至54%之間,相對比較平穩,但相較于產業鏈上游動輒超過90%的毛利率也并就不算高了。
具體來看,注射美容診療業務主要是賺取消費者與醫美產品出廠價之間的差價,二者基本是伊美爾毛利率最低的業務,2020年僅為48%。相比之下,依靠器械輔助的能量美容診療服務和以中醫美容及其他皮膚科服務為主的“其他醫療美容非手術服務”毛利率則分別高至64.3%和81.5%。
利潤空間不及上游企業額情況下,醫美機構還需要為租金、人工、設備支付資金,因此新設立門店就需要較長的投資回收期,因此在長期無法盈利的情況下,伊美爾拓展門店的腳步也一緩再緩,2019年公司虧損加大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西安醫院的開設。
而此次赴港IPO后,伊美爾第一大用途也是對部分現有門店機構進行裝修、維修、搬遷及擴建,剩余資金伊美爾還將用于在北京、西安及三亞等地設立新的醫療美容機構,另外也將使用部分募資對以往業績良好、有豐富獲客渠道的醫療美容機構進行收購。
平均單次診療費用2449元,報告期內數次違規被罰
從產品層面來看,伊美爾年內接受診療人次最多的是注射美容診療服務,主要包括注射A型肉毒桿菌毒素及填充劑以及美素療法,2018年至2020年診療人次分別約11.04萬、14.94萬和16.39萬人次,同時也是公司診療人次增長最快的業務。
不過注射美容診療業務消費者每次診療的平均費用卻在逐年下滑,2018年至2020年分別為2986元、2430元和2158元,2021年一季度人均診療費用更是降至2007元。
另外,伊美爾單次診療平均費用最高的是醫療美容手術服務,美容整形手術通常是為了改善眼瞼、鼻子、胸部及臉型等而進行的侵入性手術,安全性及風險比其他非手術服務要高,因此2018年至2020年伊美爾該業務單次診療平均費用分別達到7104元、7494元和7198元。
最后能量美容診療則需要使用激光、射頻、強脈沖光及冷凍減脂等各類能量設備進行,而為了新客戶的獲取伊美爾也投入了大量的推廣成本。
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期間,伊美爾銷售費用分別達到1.99億、2.19億和1.88億,同期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0.09%、29.67%和23.12%。2018年時伊美爾推廣及營銷開支達到9415.9萬,是銷售費用中占比最高的支出,占比高達47.34%。此后由于門店的擴張等因素,員工成本躍居其上,推廣及營銷開支也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據天眼查APP顯示,2013年時伊美爾曾因發布違法醫療廣告而被朝陽分局處以1萬元罰款,2017年至2019年期間天津伊美爾先后5次因廣告違法而受到行政處罰。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伊美爾及旗下醫療機構曾因侵犯肖像權而與楊穎、李小璐、趙麗穎、熊黛林、唐嫣以及林志穎等一眾明星發生過訴訟糾紛。
值得注意的是,伊美爾及旗下醫院每年還要發生一系列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從天眼查APP顯示的數據來看,絕大部分案件選擇不公開,但從2019年公司與張秀玉公開的案情來看,后者在天津伊美爾進行了抽脂手術,但由于半年后發現腹部、后腰部、臀上部出現凹陷最終將天津伊美爾告上法庭。
安全問題始終是醫美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但今年伊美爾旗下醫院多次因任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診療活動超出登記的診療科目范圍、價格欺詐、開展與醫院級別不符合的醫療技術等行為而收到處罰。
虧損年度尚且不論,盈利的2020年伊美爾凈利率僅為4%,2021年一季度略微提升至7.3%,最終伊美爾能否成功登陸港股還未可知。
猜你喜歡
愛美客三年市值縮水近1400億,暴利醫美行業“不香”了?
財報顯示,愛美客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3.53%;凈利潤達到11.21億元,同比增長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