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午退地風波背后:宋都股份風險繞頸
“我是從特種兵轉業回杭州的,雖然離開了部隊,但仍認為紀律和務實是做事情的基本出發點。”
讀到宋都股份(600077.SH)董事長俞建午這段話,很多人會有些詫異:提到“特種兵”,人們會想起電影《戰狼》中的吳京,在密集的子彈與明晃晃的利刃間游走了兩部,就是殺不死,最終還能完成任務,抱得美人歸。
說這段話,還是2015年中時候。宋都風生水起,閑暇時間還能站臺地方名酒致中和。那是俞建午人生的A面,意氣風發,八面玲瓏。論戰斗力、紀律性和務實的態度,俞建午應該有的。無論說什么,任誰都會信。
可是六七年后,一切變了模樣。
曾想過以舟山為原點輻射長三角甚至更遠的地方,最終卻成了扎根杭州的區域房企;規劃中像貴州茅臺、山西汾酒、宜賓五糧液一樣出名的致中和,現實中真的悄無聲息被完美“中和”了;好不容易決心多拿些地,最后直接“爽約”拍拍屁股走人。
說了那么多,最終沒幾樣做成了的。
“能打”、“紀律性”、“務實”……除了臨走繳了5000萬元的違約金,算是有“紀律性”,其他的完全不貼邊兒。現實翻開了俞建午努力隱藏的B面,有些狼狽、落魄,不甘里面夾雜著一點無奈與彷徨。
其實也沒必要驚奇。這時代,敢自稱“特種兵”的不一定只有吳京,樓上沒人光顧健身房里的私教Jack,樓下小賣店里冷藏室放到過期的椰子汁。都是“特種兵”,結局不一定都好。
不見“鯤鵬”
若非一番出爾反爾的操作,宋都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回顧杭州土拍,說一句盛況空前不為過:
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杭州首批集中供地共涉及57宗地塊,總價達到1178億元;房企熱情空前,將44宗土地的價格拉高至封頂;之后開始競自持,平均自持比例達到16%。
如此硝煙中,巨頭自然會亮出刺刀,留給中小型房企的空間不會太多。何況宋都全口徑金額、權益金額分別為198.1億元與121.2億元,兩項數據僅排名行業126位與139位,行業地位并不算高。
| 一點財經結合公開信息整理
就是這樣一家中小型房企,硬是在5月份杭州“兩集中”供地大會中殺出一條血路。耗資45.8億元,取得新城和富春等共計五宗地塊。
| 一點財經結合公開信息整理
算上1月份6.41億元、溢價29.26%、20%自持摘得余杭地塊,上半年宋都拿地金額共計約51.86億元。
雖然這比不了同期融信中國(03301.HK)與濱江集團(002244.SZ)聯合228.53億元資金,收獲30.74萬平方米的土地,但宋都新增土儲面積已經達到13.84萬平方米——整個2020年,宋都新增土儲面積不過18萬平方米。
如此豪氣剛撐夠2個月,故事開始反轉。
按照7月21日宋都官方發布信息,出讓面積3.4萬平方米,以17.83億元收購的運河新城GS1001-17地塊被放棄。
綜合上半年獲得的全部土地,該地塊出讓面積并非最大,自持比例亦非最高,可是成交價格遠超其他地塊,順便讓樓面價突破20000元/平方米大關。
這本是宋都布局中高端市場重要嘗試,可說沒就沒了。
不過在俞建午眼里,這一切都不重要了。他堅定推出這項開發計劃,即使之前繳納5000萬元將無法返還也無所謂。
要知道,2021年第一季度,宋都扣非歸母凈利潤僅3785萬元,尚不足以填補5000萬元窟窿。好在同期經營活動產生1.81億元現金流量,能夠確保企業正常運轉,否則危險系數快速提升,很可能將宋都推到懸崖邊上。
至于退出原因,官方說法很是潦草,“公司經營管理層審慎考慮市場風險因素,基于公司穩健發展謹慎作出的決策”。也有傳言認為寶龍地產(01238.HK)本打算合作開發,臨門一腳變了卦,當然寶龍不會承認。
無論什么原因,結局都是一樣。
當然,這是投資人不能接受的。2019年的時候,俞建午揮斥方遒,對外宣告“鯤鵬計劃”:重倉舟山、布局“長三角+”、沖擊300億元規模定為前進方向。
如今快兩年時間,杭州取代舟山、長三角之外少有染指、300億元仍然遙遙無期。好不容易看到些起色,就這樣換成了5000萬元的“大饑荒”,誰也難以接受。
宋都鯤鵬何在?
深層危機
在一部分人眼中,現狀并不代表危機。退了一塊地,搭了5000萬元,宋都的市值不過跌去4.4%,這能叫危機嗎?
確實,相比近期房企整體行情,下滑4.4%算不得什么:自7月23日起,TOP30上市房企全線看空,2日內蒸發1862.11億元,其中貶值超過百億的企業就有6家之多。人家跌去的市值,比宋都整體還多,怕什么?
可是這問題拋給俞建午,他一定怕。不是因為下滑,而是失控。
還是要回到“鯤鵬計劃”,一個細節值得關注:俞建午暢想著300億元的規模,卻沒有提及利潤增幅。姑且放下利潤增長的束縛,全力吹大宋都的體積;拿到足量優質土儲,再去抵押足量銀行貸款,這才是宋都發展的原始軌道。
| 一點財經結合財報數據整理
類似的事情,在融信、禹洲集團(01628.HK)、新力控股集團(02103.HK)身上都出現過。“高杠桿+高周轉”那套方案,俞建午早就想給宋都安排上。這樣看來,俞建午放棄舟山,選擇重倉周轉效率更高的杭州,同時全力擴張長三角之外的策略很正確。
然而眼下,隨著監管趨嚴,資金流入地產行業難度增加,過去成熟的發展經驗不再符合時代需要。如何穩定現金流,提升利潤空間成為行業主旋律,繼續走老路已經不合時宜。
對俞建午而言,“高杠桿+高周轉”的路還能走。有媒體統計,宋都“三條紅線”——剔除預收款資產負債率48.6%、凈負債率19.7%、現金短債比2.8,都在安全區內。宋都現金流還算充裕。
可是一旦“高杠桿+高周轉”的飛輪轉起來,利潤將快速攤薄。做不好開源節流,很可能像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說的,四處奔走只為“1%的利潤”而活。
有媒體統計,一旦運河新城正式上馬,宋都的利潤率還不到2個點,已經好過戚金興的設想,可是俞建午能接受嗎?
要知道,由于大力開展聯合開發項目,近年來宋都權益金額與利潤正在快速下滑。即便如此,2020年年報顯示,宋都凈利率仍有4.5%。突然降到2%以下,日子可怎么過?
| 一點財經結合財報數據整理
況且這段日子,宋都為子公司擔保額度在快速提升。7月4日公告顯示,目前宋都對外擔保金額合計156.4億元,占凈資產的331.64%。
若是子公司虧了,項目賺不到錢,還債的還是宋都,因此必須儲備足夠的流動性,這又與“高杠桿+高周轉”的訴求相悖。
表面上,數據能夠呈現出一個健康的宋都,短時間內不用憂慮生存壓力;內子里,只要宋都略有動作就會被一連串的風險繞頸,最終影響未來的想象空間。
一點財經結合財報數據整理
不動是等死,動是找死,這就是現在俞建午面對的困局。
下一個宋都
說到底,宋都還是規模太小,決定加快成長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
不久前,旭輝控股集團(0884.HK)CEO林峰在其官方平臺發布消息,稱在“三條紅線”的基礎上,監管部門還提出了補充條款,“投資買地金額(含收購)不超過年度累計銷售額40%”。聽上去,想起了舊時代通知副食品漲價的居委會大媽。
不管像不像,地產圈兒將會照此執行的大勢算是定了:在買地之前,先把現有庫存清理一遍,將會成為規定動作。
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買地支出超過賣地收入40%的TOP40房企共有13家,卓越集團與越秀地產(0123.HK)甚至超過90%。“兩集中”剛完成一輪,已經有企業需要暫停一段時間了。
不過問題是,這些房企停下來,宋都能夠將剩余機會全部收歸囊中嗎?顯然差得遠。要知道,行業領頭羊碧桂園(02007.HK,26%)、萬科A(000002.SZ,35%)、保利地產(600048.SH,33%),以及喜歡囤地的融創中國(01918.HK,31%)、中國金茂(0817.HK,32%),尚未將額度用盡。和它們搶資源,宋都優勢何在?
明明想多拿些土儲,如今被現實硬生生按在地上,讓宋都活得有些掙扎,有些擰巴。
論行業排名,宋都的排名仍“不入流”。按照中指研究院的統計,2021年上半年拿地金額、面積、新增貨值等各項數據,都不能排進行業TOP100;可是除了運河新城地塊,俞建午不愿,也不能再放棄其他的土地,必須有所建樹才行。
“三條紅線”確是一條沒踩,怎奈算上短期借款、應付票據及賬款、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宋都72.7億元的現金總是有些拮據;可是商辦、產城、代建、金融、大健康、大服務……能想到的“地產+”業務,宋都全部涉獵,哪怕這些業務加起來的收入不過2.07億元,整體占比不足3%。
規模不大,野心不小;資金不多,想法不少,說的正是宋都。其實命運軌跡相近的房企,何止宋都一家?
歐宗洪(融信中國董事長)總想著靠杭州的大堡壘,殺個漂亮的回馬槍,結果還不是將平均合約售價調低31.72%至2.06萬元,用打折的方式抬高銷量?
按照一點財經在《戚金興的“出圈之痛”與濱江集團的“畫地為牢”》中的觀點,戚金興有那么好的政商關系,杭州首輪“兩集中”供地后,還不是為了1%的利潤拼命?
……
很多房企,特別是中小型房企都在掙扎。它們不想停下,這實在可怕,總希望在跌宕起伏的命運中,找到消失已久的綠洲。不過現實是殘酷的:既然是綠洲,就不一定所有房企都能上岸。
“2025年整個行業可能只剩下100家開發商,占據80%-90%的市場份額。”按照路勁(01098.HK)董事長單偉彪展望。
以目前宋都狀態,怕是逃不過命運左右。當然,隨大勢而去的企業還有很多。
結語
其實冷靜下來,回想宋都與俞建午一路走來,他們做錯了什么?沒有。
房企能夠活下去,要的是穩定的現金流與出色的運營能力,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規模的基礎上。于宋都與俞建午,“高杠桿+高周轉”的發展模式、靠聯合開發規避風險、多元化前瞻性布局,以及遠低于風險指標的財務數據……能做的他們都做到了,而且努力做到最好。
很遺憾,進入一個殘酷的時代,市場的優勝劣汰會變得不講道理,毫無底線。即使沒有犯錯,結果也是一樣。或許他們還在宣講理想與目標,對未來充滿希望,可是事實最終會證明,很多話聽聽就可以了。還記得俞建午的目標嗎?想實現難度越來越大,概率越來越低。
猜你喜歡
宋都股份董監高放棄2713萬元股票收益,董事長曾被罰沒超1億元
4月6日晚間,宋都股份(600077)公告,公司銀行賬戶已經收到由員工持股計劃專用銀行賬戶劃轉的現任董監高放棄2018年員工持股計劃收益的全部款項,共計2713.72萬元。宋都股份:違法炒股被罰沒1.5億,這回長記性了嗎?
繼賠償“半個億”保證金的退地風波后,宋都股份再次因錢“出圈”,老板俞建午因涉及內幕交易股票,被沒收違法及罰款合計達1.5億元。宋都股份實控人被罰沒1.47億元,其關聯企業超百家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根據當事人俞建午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沒收俞建午違法所得3679.31萬元,并處以1.1億元的罰款。俞建午退地風波背后:宋都股份風險繞頸
進入一個殘酷的時代,市場的優勝劣汰會變得不講道理,毫無底線。即使沒有犯錯,結果也是一樣。或許他們還在宣講理想與目標,對未來充滿希望,可是事實最終會證明,很多話聽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