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到家IPO:累計虧損近20億,家庭服務平臺第一股還能“起飛”嗎?
7月3日,互聯網到家服務平臺天津五八到家生活服務有限公司(“天鵝到家”)正式向紐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擬登陸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JIA”,主承銷商為摩根大通、瑞銀、中金公司,有望沖刺“中國家庭服務平臺第一股”。
數據來源:天鵝到家官網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天鵝到家擬將此次IPO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產品技術升級、改善家庭服務基礎設施、提升天鵝到家的品牌和服務認知度,以及潛在的戰略投資和收購用途。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天鵝到家2018年至2020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億元、6.11億元和7.11億元;但重要盈利指標卻持續處于虧損狀態,同期凈虧損分別為5.91億元、6.16億元和6.15億元。
此外,天鵝到家2021年一季度實現收入1.97億元,凈虧損1.4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及2020年,天鵝到家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2.75%和16.37%。
通過上述數據足可見天鵝到家深陷“增收不增利”怪圈。
數據來源:天鵝到家招股說明書。
但唯一慶幸的是,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天鵝到家年度凈虧損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不斷下降,由2018年的148.2%下降至2020年的80.3%,2021年一季度更是下降至60.7%。
此時大家是否會和筆者一樣心存疑惑,為何天鵝到家2019年以來營業收入增長的同時非但沒有實現利潤,反而虧損幅度仍在擴大?
其實答案很簡單,主要系天鵝到家銷售和市場支出高企所致。
對于虧損的原因,天鵝到家曾明確表示,“虧損主要源自于其龐大的銷售和市場支出?!?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天鵝到家2018年至2020年銷售費用分別為3.48億元、4.31億元和6.04億元,分別占同期營業收入的87%、70.54%和84.95%,此外2021年一季度銷售和營銷費用較去年同期更是大增近7成。
簡言之,天鵝到家營業收入超7成被銷售費用所侵蝕,這也就不難解釋天鵝到家在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的同時仍處于虧損狀態,累計虧損額高達19.66億元。
事實上,天鵝到家所處的家政服務市場需求巨大,利好政策更是進一步推動行業的高速發展,但因市場本身呈現出的高度分散特征而滋生出難以解決的痛點,同時天鵝到家作為中國最大家政平臺,但其市場份額也僅不到1%,基于此,資本對其視而不見;疊加天鵝到家服務確實常受用戶詬病,涉及逾百起訴訟糾紛;此外,在流量為王的規則下間接股東58同城自身難保,對天鵝到家業務開展或多或少會產生不利影響。
01
家政服務市場的“香”和“痛”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天鵝到家于2014年成立,是中國最大的一站式家庭服務平臺,業務涵蓋:為用戶提供保潔、保姆、月嫂等家庭服務,為勞動者提供藍領賦能的基礎設施和為行業參與者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旨在打造以藍領賦能為核心的數字化、線上化、標準化、規?;幕A設施。
毋庸置疑的是,天鵝到家所處的家政服務市場需求巨大,成為眾人眼中的“香餑餑”。
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家政服務總支出從2016年的5703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909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4%,預計將以18.5%的年復合增長率進一步增長到2025年的2.1萬億元人民幣。此外,在大約4.94億的總家庭戶數中,2020年已有3900萬家庭使用過外包家政服務。
數據來源:天鵝到家招股說明書。
與此同時,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家政服務勞動者培訓的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77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020年的23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2.3%,并且預計從2020年到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仍將保持30.1%,達885億元人民幣。
數據來源:天鵝到家招股說明書。
當然,家政服務市場前景廣闊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利好政策極大推動了家政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方面,國家已立法推動家庭服務行業提質擴容;另一方面,在“促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家庭服務作為民生行業,有望幫助廣大欠發達地區女性就業,同時“保民生”的政策,事關“一老一小”重點群體,可為廣大城市用戶提供服務支持、減輕家務負擔。
但要清楚的一點是,中國家政服務市場呈現出高度分散的特征。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全中國有大約63萬家服務機構,個體服務提供者更是超過3000萬。
這就導致中國家政服務市場背后會滋生出“痛點”,主要包含以下3個點:
首先,家政服務行業細分種類繁多,包括月嫂、保潔、保姆、上門安裝、房屋維修等等,繁多的服務品類難以實現標準化,容易抬高服務成本;其次,上述種類中只有月嫂、保姆等需求較為剛性,客單價較高,而其余種類需求頻次和客單價都相對較低,這就會導致垂類平臺規模難以擴大,依舊維持在種類繁多的平臺,更加難以標準化;最后,作為一個中間服務商,要連接勞動者和用戶,并將很多分散服務整合,這就對服務人員的素質和合規要求極為嚴格。
值得自豪的是,無論從市場份額,還是從總交易額來看,天鵝到家無疑是中國最大的家政平臺。
從市場份額來看,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天鵝到家擁有中國最大的家庭服務網,截至2021年3月末,平臺共有超過150萬注冊和認證勞動者,累計使用家庭服務的交易消費者超420萬,有超過100萬服務提供者在天鵝到家平臺得到職業培訓。
從總交易額來看,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20年末,天鵝到家平臺總交易額高達88.28億元,比同行業的第2~5名的總和還要多。
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作為中國最大家政平臺的天鵝到家,市場份額也僅不到1%。
02
資本“視而不見”
身處前景廣闊的家政服務市場,同時作為中國最大的家政平臺,按理來說天鵝到家應該備受資本青睞才對,但事實上僅融到2次資金,可見資本對其“視而不見”。
據企查查顯示,截至目前,天鵝到家現已完成了2輪融資,收獲資金超3億美元,投資方包括平安創新投資基金、KKR、阿里巴巴和紅杉資本。
數據來源:企查查官網。
2014年8月,58同城推出家政服務業務58到家,后于2020年9月,58到家更名為天鵝到家,此后2021年5月,天鵝到家將公司名稱由58到家有限公司改為到家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獲得平安創新投資基金、KKR、阿里巴巴投入的A輪3億美元融資;
2020年2月,獲得紅杉資本投入戰略融資,投資金額不明。
至此,五八有限公司持股為94.1%,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CEO陳小華持股為4.5%,實際控制人姚勁波持股為1.4%。
數據來源:Wind金融終端。
03
投訴難題待解
作為中國家政服務市場龍頭,天鵝到家也很難避免行業“痛點”。
要知道,天鵝到家的服務確實常受用戶詬病,而大部分投訴集中在服務人員態度差,服務質量不理想、中介費過高等,甚至在上市關頭,還有內部人員投訴公司管理問題。
據企查查顯示,天鵝到家因勞務合同糾紛等涉訴案件頗多,自2015年以來已收近百封裁判文書,其中天鵝到家作為被告/被申請人的案件占比逾9成,涉訴金額高達171.80萬元,占比99.97%。
數據來源:企查查。
此外,據招股說明書顯示,58同城是天鵝到家間接股東之一,根據業務合作協議安排,天鵝到家可以利用58同城的資源在其平臺上收獲了部分消費者和服務提供商。若天鵝到家與58同城的合作被終止或縮減,又或不再能夠從與58同城業務合作的協同效應中受益,其業務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隨著拼多多、美團等眾多互聯網巨頭崛起,在流量為王的規則下58同城也自身難保。
綜合來看,雖然天鵝到家所處的家政服務市場需求巨大,利好政策更是進一步推動行業的高速發展,但因市場本身呈現出的高度分散特征而滋生出難以解決的痛點,同時天鵝到家市場份額很小、資本對其視而不見、涉及逾百起訴訟糾紛、間接股東58同城自身難保。但毋庸置疑的是,上述因素短期內不可消除,天鵝到家未來經營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急需融資“回血”的天鵝到家能否順利成為“中國家庭服務平臺第一股”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