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銀行連續2天跌停,市盈率仍為行業均值3倍
過了個周末,連續6個漲停的銀行新股齊魯銀行從12.43元/股的高點“摔”下來了。
6月28日-29日,齊魯銀行迎來連續兩個跌停。在此之前的6個交易日,這只新股一度從5.36元/股的發行價躥升至12.43元/股,并帶動整個大金融板塊上漲,助攻大盤突破3600點。
但齊魯銀行最終還是步了廈門銀行的“后塵”。在銀行普遍經歷破凈潮之后,市場對銀行新股也逐漸失去了炒作興趣,廈門銀行去年10月上市首日開盤一度封住漲停,雖然很快開板但仍收漲40.24%。但到了次日,廈門銀行便直接上演跌停,之后又連續下跌至7.35元/股的低點。
銀行股的瘋狂均有前車之鑒,包括2017年的張家港行以及后來的蘇州銀行、常熟銀行、渝農商行、青農商行等。其中上一只大“妖股”張家港行上市后股價曾從一股5.24元一路攀升到30元以上的高點,市盈率一度超過70倍,但最終卻是“一地雞毛”,期間一度觸及4.35元/股低點。截至周二收盤,張家港行股價報5.46元/股,市盈率也接近行業(6.40倍)平均水平。
回頭看齊魯銀行,最新17.91倍的市盈率已經明顯高出行業水平,這一數據也創下最近幾年銀行板塊的紀錄。從龍虎榜數據來看,近日多是游資炒作,章盟主、趙老哥以及新生代市場知名游資均有上榜,而在6月18日上市首日,就有兩大機構席位賣出。
有市場人士提醒,散戶“豪賭”中小銀行,最終被“收割”的還是自己。而早在2018年,就已經有游資因為炒作“張家港行”“和勝股份”“江陰銀行”三只次新股被證監會作出“沒一罰五”的頂格處罰,金額高達5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齊魯銀行是山東省首家、全國第四家與外資銀行實現戰略合作的城商行,也是繼青島銀行、青島農商行之后,山東省的第三家A股上市銀行。此前,該股一度被稱為新三板銀行中的“盈利王”,在山東省內也一直保持凈利潤領先的位置。但從財報數據來看,近年來公司盈利波動性較大,凈利潤增速在2016年達到38.33%高點之后就進入下滑通道,去年全年實現營收79.36億元,凈利潤25.1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7.14%、7.74%。
截至2020年末,齊魯銀行總資產為3602億元,相比3萬億的北京銀行、2萬億的江蘇銀行等城商行均有較大差距。且從業務構成來看,齊魯銀行一直在發力的零售業務的確增勢迅猛,但近年來也遇到發展瓶頸,去年末個人按揭貸款余額304.63億元占貸款總額的比重為17.73%,已經超過了監管最新要求的占比上限,未來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成為一大難題。
中泰證券戴志峰團隊指出,齊魯銀行2020年日均息差2.15%,和東部沿海城商行比僅次于寧波銀行,但從息差穩定性看,2017年以來該行近年來息差波動小幅下行,穩定性略弱于可比城商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齊魯銀行終結6連板行情之后,整個大金融板塊也結束此前的上漲行情陷入調整。但從機構觀點來看,整個金融板塊的估值修復尚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