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國產“EDA”第一股:市占率6%國內最大,曾以“熊貓”命名
資本市場即將迎來真正的EDA第一股。EDA被認為是卡脖子的芯片技術之一。近日,國內EDA龍頭華大九天在深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向創業板發起沖刺。
國內最大,但市占率為6%
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是芯片設計環節必不可缺的重要工具。上世紀80年代,由于巴黎統籌委員會對中國實施禁運管制, 無法購買到國外的 EDA工具,國內開始進行自主研發。90年代,華大九天的初始團隊參與研發成功了中國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EDA 工具——“熊貓 ICCAD 系統”。
但好景不長,之后國外解除了對我國 EDA 工具的封鎖,國外EDA工具大量進入中國,在起步早、技術積累更豐厚、商業化更成熟的國外EDA產品面前,國內 EDA 工具的研發和應用陷入低谷。直到現在,國內85%的EDA市場仍被美國三大巨頭Synopsys、Cadence、Mentor壟斷。
繼承了熊貓系統的核心技術,2009年,華大九天正式成立,并承擔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中“先進 EDA 工具平臺開發”與“EDA 工具系統開發及應用” 兩項 EDA 相關課題,目前是本土實力最強的EDA企業,但根據IPO文件,2020年華大九天依然只占國內EDA市場6%的份額。
從招股書中來看,2018年-2020年,華大九天的營收保持較快增長,分別為1.5億元,2.57億元和4.14億元。上海華虹、京東方科技和一家名為K1的神秘企業一直是公司前五大客戶,其中,K1是華大九天最大的金主,2020年占營收的32.48%。此外,上海兆芯、TCL科技等企業也是華大九天的大客戶。
但是華大九天的凈利潤卻并不樂觀,主要是公司的研發支出占了大頭。2018年至2020年,華大九天研發費用分別約為0.75億元、1.35億元、1.83億元,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為50%、53%和44%。通過這些數據也可看出,華為九天的研發投入相當密集。
通過IPO文件還可以看出,最近幾年,政府對其支持力度在加大。報告期內,華大九天分別得到了4389.20萬元、5430.27 萬元和 7040.57萬元的政府補助,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0.46%、95.00%和 67.99%。這些補貼主要是軟件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款和 EDA項目補助。
此外,華大九天和其子公司還享受著包括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紅利。
追趕國際三巨頭
這些政策紅利之外,華大九天還是目前國家大基金入股的唯一一家EDA企業。去年12月,中國電子有限、九創匯新、上海建元、中電金投、大基金、中小企業基金、 深創投、疌泉投資 8 家企業作為發起人,華大九天整體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招股書披露,大基金目前持股11.09%,是第五大股東。
一位EDA行業人士告訴AI財經社,國內其他的EDA廠商營收規模都比較小,銷售額普遍在1億元左右,就算給公司10倍估值,大基金入股20%,可能在兩個億,這對于大基金上千億的盤子來說太小,“他們手里有幾百個項目,根本管不過來”。因此,華大九天目前就成了EDA行業唯一被重點扶持的對象。
過去幾年,國內EDA企業數量大增。根據芯思想研究院的統計,2020年中國EDA公司保有數量28家,而在2017年只有16家,3年時間EDA公司保有數量增長了75%。但據AI財經社了解,由于整個設計鏈條非常長,需要用到眾多種類的工具,國內多數企業只在單點做出了突破。
華大九天稱,公司已擁有模擬電路設計全流程ED工具系統、數字電路設計EDA工具、平板顯示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和晶圓制造ED工具等多款EDA軟件。但仍無法像國際三巨頭一樣實現EDA全流程、全細分領域的覆蓋。
招股書中華大九天也也稱,和國際三大巨頭相比,公司在品牌影響力、技術研發水平、資金實力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為了繼續加大研發,開拓市場,華大九天迫切需要依靠上市融資。
在多位EDA人士看來,只有做好單點突破,做出一些特色化的產品,才有望在之后串聯起更多的應用和流程,這也是國產EDA企業唯一的路。
猜你喜歡
榮耀Magic V3正式發布,9.2mm再次刷新折疊屏輕薄紀錄
榮耀Magic旗艦新品發布會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正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