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沃“二次破產”?從北汽到神州,多次易主難逃失敗命運
如果說第一任金主北汽福田是被寶沃拖累的,那么第二任金主陸正耀操刀下的神州優車,則把寶沃最終推向了深淵。
6月21日,據新浪科技報道,寶沃汽車即將進入破產程序,這一消息最早在7月初公布。對于這一傳聞,寶沃汽車方面并未回應。但外界對于這一消息,卻并不感到驚訝。公開信息中,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統計,2020年寶沃累計銷售新車8740輛,同比大幅下降84%。
寶沃破產的消息,在經銷商眼中并不是什么大事,寶沃的生死早已與他們無關。
“我們店現在每個月大概還能賣10輛車左右,網上的消息我們也不是很關心。外界都說寶沃工廠停產了,這其實對我們的影響也不是很大,我們還有很多庫存車。”一位經銷商銷售人員告訴AI財經社。
截至6月22日,寶沃從此前的800家在網經銷商到如今僅剩211家。AI財經社撥打寶沃官網經銷商聯系電話時,不少門店電話無法接聽,撥通的門店也紛紛表示早已退網。
北汽福田難以消化的“德味”

歷史上,寶沃品牌創立于1919年的德國,1961年經營不善破產。2014年,為了發展乘用車,福田汽車(600166.SH)斥500萬歐元從Borgward AG公司收購已經破產半個世紀的寶沃品牌,在中國SUV藍海下,試圖借力寶沃的德系基因這一剩余價值,編織自己的乘用車夢想。
復活路上的寶沃并非沒有迎來“高光時刻”。2015年,寶沃汽車正式成立,當時的寶沃自詡“德系四強”,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比肩奔馳、寶馬、奧迪的德國品牌,試圖直接打造出品牌的高端形象,獲取市場份額。
推出即巔峰。在當年法蘭克福車展上,寶沃推出首款SUV車型BX7。也是因為中國人對德系車具有天然的好感和偏愛,2016年4月,寶沃BX7一上市就獲得市場追捧。初次接觸寶沃的人,都被“BBBA”和德國制造洗腦。當時BX7月銷量可達5000輛,推出第一年銷售近3萬輛。創業初的2016年、2017兩年,寶沃分別實現3萬輛、4.4萬輛的銷量。然而從2018開始,SUV賽道競爭加劇,缺乏品牌和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寶沃開始潰敗,銷量下跌至3.3萬輛,跌去了四分之一。
“到了北汽福田手上,寶沃汽車早已失去德國技術底蘊和傳承,僅僅是一個空殼和品牌,北汽福田只能用自主技術去盤活寶沃品牌,從車系研發到底盤三大家,其實都是‘北汽福田制造’,這時的寶沃其實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自主品牌了。”有業內人士稱。
在汽車行業中的人看來,寶沃就像觀致,僅僅是整合了全球汽車業內精英重新打造的全新品牌。在外界看來,寶沃披著“德國血統”的外衣,其實本質上已然是商用車企北汽福田孵化的自主乘用車品牌,技術積淀和品牌積累上都需重新構建。
盡管寶沃強調自身德國品質定位,但它始終沒有達到消費者期待。沒有核心技術的“偽德系”、“偽豪華品牌”被識破后,加上“終身質保”下的車輛頻頻被投訴油耗過大、電瓶故障、發動機噪聲大、漏防凍液、發動機燒機油、轉向異響,售后服務態度等問題,寶沃汽車銷量一路下坡。
2017年,寶沃BX7月銷量下滑至3000輛左右,新上市的BX5銷量也不盡人意,與此同原寶沃高管紛紛出走。但其實,自2016年寶沃汽車首款車型BX7上市以來,北汽福田和寶沃就進入了虧損狀態。
由于銷量低迷、虧損嚴重,自己花錢買來并打造的品牌并沒能帶來增益,北汽福田打算賣掉寶沃的消息不脛而走。
北汽為何“不待見”寶沃?
事實上,寶沃自身的業績,只是這家面臨淘汰汽車品牌故事的一半。另一半,取決于寶沃不同時期的主導方。
寶沃被出售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效益不好,加上乘用車又是比較燒錢的項目,北汽福田商用車利潤已經無法支撐其發展,需要引進戰略投資者。此外,對于寶沃而言,北汽福田因自身在乘用車上并無積累,無論是渠道上還是產品研發上,都無法給寶沃以足夠支持。然而,在乘用車上有更強積累的北汽,卻也并未給予援手。
北汽持有北汽福田超過27%的股份,是后者第一大股東。
這背后,彼時的北汽集團正在籌劃重返A股,寶沃卻成為其間“絆腳石”。AI財經社了解到,北汽集團旗下乘用車業務被納入在“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汽車)”中,與北汽福田分屬不同業務板塊,但隨著寶沃的出現,北汽福田與北京汽車存在同業競爭風險。
當時解決方法有兩個,一是將北京汽車并入上市公司福田汽車中,二是北汽福田剝離寶沃。在兩項選擇中,北汽選擇了后者。
對此,有業內人士告訴AI財經社,北汽本不希望福田涉足乘用車。但更為重要的原因在于,寶沃自身業務并沒有太大起色。
期間,寶沃再次陷入尷尬處境。一方面,主導北汽福田乘用車落地的原北汽福田汽車總經理王金玉辭職,寶沃前途未卜;另一方面,寶沃的品牌屬性遭遇質疑,營銷陷入僵局。此時,寶沃需要打造一個全新概念,快速走出泥潭。
這時汽車圈中被譽為“營銷鬼才”的楊嵩被推向前臺。2018年初,出任寶沃汽車集團總裁后的首個發布會上,楊嵩再次強調了寶沃的品牌屬性,即中國資本控股的德國品牌,并極力渲染寶沃的汽車工程師文化。
只是,接下來的幾個月,這個長達3小時的發布會上所提及的提振銷量的舉措和營銷軍規,也未能讓寶沃扭轉虧損局面。有消息稱,楊嵩加入寶沃是意向投資方的建議,寶沃將作為北汽混改的一塊“試金石”,而楊嵩執掌寶沃的目的,是北汽集團高層有意將寶沃從北汽福田剝離。
一方面是投入過大卻得不到回報,另一方面自身業務也遭遇重創,2018年北汽福田汽車遭遇歷史最大虧損,營收創下五年歷史最低,凈虧損達35.75億。
2018年10月,北汽福田對外掛牌轉讓寶沃67%的股權,兩個月后,神州優車以長盛興業實體名義拿下寶沃67%股權,2019年3月完成正式交割,交易金額為41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到出售寶沃,北汽福田汽車在寶沃身上花費的資金已高達100億元。剝離了寶沃的北汽福田汽車,正在迅速回血。2019年,北汽福田扭虧為盈,凈利潤為1.9億元,2020年為1.5億元。
寶沃終成“棄子”
親自將兩個神州系企業送去美國上市的陸正耀,并沒有想到,被自己視為“最重要的一塊拼圖”的寶沃,也會在瑞幸咖啡爆雷的連鎖反應下迅速崩潰。
收購寶沃之前,陸正耀的神州汽車生態圈已經基本成型,神州租車、神州專車、神州買車等構建了神州租車、網約車、二手車、汽車金融業務的閉環。收購寶沃成為了汽車業務生態的重要一環,陸正耀當時希望通過寶沃汽車為旗下租車公司提供車源。同時寶沃作為造車平臺,還可以生產其他品牌汽車。
無疑,寶沃所涉及的汽車制造的確是撬動神州優車金融、二手車、租售業務的關鍵,通過這張汽車版圖的大網,整個“神州系”陷入“牽一發動全身”的境地。
從港股上市公司神州租車的財報中看到,2019年神州租車最大供應商的采購量占其總采購量的比重高達60.53%,這一最大供應商便是寶沃。
在陸正耀的安排下,剛將寶沃收入囊中僅一個月后,2019年1月,陸正耀宣稱要通過“產業鏈改造和平臺賦能,全面實現產銷分離、渠道重塑,重構汽車消費”,由此推出神州寶沃汽車新零售平臺。
實際上,這是一套激進的策略。陸正耀通過神州租車全國的網絡,為寶沃推出了深度試駕、零首付購車、90天內無理由退車等服務,但在渠道端卻引發了整個經銷商網絡普遍不滿。從2019年開始,很多自“福田時代”開始跟隨寶沃的經銷商要求退網。
2020年之后,受到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影響,神州系開始崩盤。神州租車在2020年業績暴跌,不得不縮減采購,寶沃的銷量也隨之驟降。神州租車被出售,高度依賴神州租車的寶沃汽車銷量下滑84%,僅為8740輛。
對于此次寶沃破產傳聞,神州優車方面并未發表評論。
“破產并不意味著就是終點,寶沃具有傳統車和新能源汽車雙重生產資質,密云工廠生產線還是比較值錢的,這對那些新進入造車領域的企業很有吸引力。”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今年4月,有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宣布造車后,雷軍想借陸正耀的資本困局順勢將寶沃收歸囊中,不過由于雷軍出價極低,遠低于陸正耀的心理預期,目前談判陷入僵持狀態。
寶沃還有未來嗎?業界正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