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汽車:兩年賣房超500套,“脫星摘帽”后主業困境仍難解
曾面臨退市風險的“*ST海馬”,終于迎來久違的大漲。
5月28日,海馬汽車(000572)盤中一度漲停,后以5.66元/股價格收盤。經歷27、28連續兩日大漲后,海馬汽車目前總市值為93.09億,觸及近四年以來的高點。
兩日大漲之前,海馬被認為主營業務已失去競爭力,是一家瀕臨“淘汰”的整車企業。然而,海馬不僅在汽車行業尚未回暖的2020年逆勢脫星,還在今年5月27日復牌時解除ST,最終由“*ST海馬”回歸為“海馬汽車”。
回歸的背后,海馬汽車主營業務并無好轉,脫星摘帽基本是靠“變賣家當”實現的。據AI財經社不完全統計,僅房產一項,該公司2019、2020兩年共在鄭州等地賣掉了超過500套。
在業內人士看來,為新造車勢力小鵬做代工,是支撐海馬股價大漲的另一大因素。然而,隨著小鵬自建工廠的完善,“變賣家當”的方式又難以維系,海馬汽車主營業務的困局仍在,未來是否能就此走出泥潭,業內似乎并不樂觀。
靠“變賣家當”走出困境
根據海馬汽車5月25日公告,今年4月23日公司董事會通過《關于申請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議案》,向深交所提交了關于對公司股票交易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隨后獲得深交所審核同意。經過一天停牌后,海馬汽車5月27日復牌,自2019年開始“披星戴帽”的“*ST海馬”回歸為“海馬汽車”,股票交易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由5%恢復為10%。
主營業務的危機,是導致海馬此前陷入困境的原因。
2017年開始,國內汽車市場開始遭遇銷量寒冬,實力并不強勁的海馬汽車率先承壓。當年,海馬汽車年銷量14.03萬輛,營收為100.79億元,同比下降29.22%,驟然凈虧9.94億元。2018年,海馬汽車銷量再度腰斬,年度凈虧損也擴大至16.37億元。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2019年4月,深交所對海馬汽車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海馬汽車”變更為“*ST海馬”,日漲跌幅限制為5%。
面對窘境,彼時的海馬曾被認為翻身無望。事實上,在被“披星戴帽”的同時,海馬汽車旗下公司紛紛陷入財務困境。2018年-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海馬汽車旗下海馬汽車有限公司、海馬新能源、海馬銷售和海馬新能源銷售四家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2019年-2020年,車市寒冬疊加疫情,岌岌可危的海馬汽車年銷量從不足3萬輛再度下滑至1.6萬輛,短時間內依靠主營業務翻身的希望已然渺茫。
隨后,海馬汽車開始變賣“家當”實施自救。2019年,得益于變賣401套房產和部分房地產物業、剝離汽車研發業務,海馬汽車當年凈利潤轉正,得以“保殼”。2020年,再度出售145套房產使得海馬汽車成功在同年6月順利“摘星”,從“*ST海馬”變為“ST海馬”。
AI財經社了解到,整車公司海馬汽車之所以有房可賣,得益于所在地政府此前的支持。從2016年開始,海馬汽車逐漸將發展重心由海口轉移至鄭州,在此過程中,海馬獲得土地用于工廠及配套資源的開發。
為了徹底“脫帽”,海馬仍沒有停下變賣腳步。2021年初,海馬汽車子公司海馬財務擬向中國鐵路投資出售其持有的海南銀行7%的股權,作價3.297億元。
除了變賣資產,海馬汽車還甘愿充當代工角色,為新造車企小鵬汽車代工其首款車型小鵬G3。盡管起步初期的小鵬銷量尚未形成氣候,但于海馬仍猶如雨后甘霖。數據顯示,2020年1月,海馬汽車月產量僅為630臺,與小鵬G3的產量數據“不謀而合”,主營業務幾乎全賴代工維持。
海馬主營業務困局仍在
曾經的海馬汽車也風光過。規模上,2017年受益于旗下SUV產品的大賣,海馬汽車曾定下年產銷30萬輛的目標。產品上,有馬自達背書的海馬323曾一度輝煌,發動機自主研發也被認為具備一定優勢,然而,主力車型的缺失和產品和品牌力短板,最終使其逐漸淡出大眾市場。
于是,在補齊現金流窟窿的同時,海馬也在試圖提振主營業務。2020年8月,在售出旗下500多套房產后,海馬推出全新主打產品海馬7X,試圖在產品和經銷方式上創新。然而,海馬7X在2020年銷量不過1151輛,依然失敗。
5月27日,針對投資者提問,海馬汽車表示目前主打產品為定位MPV的海馬7X、定位SUV的海馬8S,以及海馬首款插混車型海馬6P。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海馬汽車首款新能源車型,海馬6P定價16.28萬元起,今年3月銷量僅為27輛。
自主產品表現乏力,代工業務也面臨“斷供”風險。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小鵬中期改款G3將于下半年正式上市,新車將由海馬工廠轉移至自家肇慶工廠進行投產。此前,有關小鵬G3代工質量瑕疵不斷的傳言也屢受質疑。今年2月,有關部門宣布召回1.3萬余臺海馬小鵬G3。
產品力短板困局難解,海馬汽車將目光轉向了氫能源賽道。過去一年半,包括氫能在內的新能源板塊熱度極高,海馬汽車自去年1月開始宣布開發氫燃料電池汽車、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建水制氫及高壓加氫一體化站等。然而,氫能源的投入短期內很難成為主營業務的支撐。
汽車分析師張翔認為,近期海馬在業務上作出一系列調整,包括向直營和電商渠道轉型、推出新車、搭建氫燃料電池業務等等,和其他傳統車企相比反應速度比較快、創新程度也比較高,“這些天的漲停也是得益于此?!?
但至于海馬汽車能否就此實現翻身,張翔持觀望態度,“沒有打出知名度的車型、缺乏智能網聯等新技術,海馬在產能過剩的汽車行業能不能翻身還要觀察?!?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