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回來了,這次他要為大眾造車
在周鴻祎做免費殺毒的時候,他的辦公室常掛一個標語:“為人民服務”。如今周鴻祎提出了另一個口號:“為人民造車。”
周鴻祎表示,如今許多人選擇新能源車作為家庭第二輛車,這些人往往是富人。但周鴻祎和哪吒認為,他們不應該走這個市場?!爸袊€有很多沒買第一輛車的家庭、普通人甚至低收入人群,他們有權利花點錢來享受汽車革命帶來的紅利,甚至是溢價?!?
而周鴻祎相信,360哪吒能做出10萬元價位的豪車,無論駕駛體驗、空間體驗、智能座艙、自動駕駛都與三四十萬元的車無異。在造車新勢力都以“賣得貴”自豪的今天,周鴻祎和雷軍這樣的老炮企業家,無疑是大眾消費者等待的一股清流。
互聯網造車,嫌少不嫌多
5月11日,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宣布:360集團戰略投資哪吒汽車,完成全部投資后將成為哪吒汽車第二大股東。
此前互聯網企業親自參與造車并不鮮見。今年1月,百度宣布與吉利合資組建一家整車公司;3月,小米宣布成立智能汽車業務;5月,OPPO也被傳出正籌備制造整車,由陳明永親自帶隊。不造車的互聯網公司已不夠“時髦”,有人問:互聯網造車的公司是不是太多了?
對此,周鴻祎的回答是:“不是太多,而是少了?!彼岢觯悄芫W聯汽車作為企業數字化的先鋒,才是互聯網的下半場。未來中國公司在智能汽車產業,很可能會像在手機產業一樣,在國際上攻城略地,成為最大的輸出國家。而360決不愿意在這個巨大機會面前袖手旁觀。
對造車的機會這件事情,周鴻祎思考得也許比很多企業都要多:
首先,中國的汽車工業已經完全不遜于外國企業。人們常醉心于馬斯克講特斯拉自動工廠的故事。但周鴻祎走訪了十幾家企業才發現,中國的企業家才是“實干派”。很多新勢力的車間自動化程度已達95%以上。造出的車無論是設計、內飾做工還是金屬漆,都毫不落后國外水平。
其次,過去德歐日美系車在汽車傳統結構,即變速箱和發動機方面有非常高的門檻。但電池和電機技術相對普惠,給了中國公司彎道超車的機會。“用電機之后,哪怕10萬元以下的車,只要扭矩足夠、電池能量足夠,加速性能都不遜色于幾十萬的豪車?!?
中國在造車上存在反超的機會,已經是全球共識。據環球網報道,近日美國總統拜登也發表演講稱:“汽車工業的未來是電動的,已經沒有回頭路了……過去中國排名第八,而現在我們排第八,中國第一。中國再這場競賽中領先,毫無疑問,這是事實。”
第三,智能汽車的大方向一定是軟件定義汽車。汽車比拼的核心指標中,馬力變成了算力,發動機變成了域控制器。車的體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云計算、物聯網、5G通訊、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互聯網技術。而中國在互聯網技術上十分能打,贏得了互聯網上半場。未來,10萬元左右的智能汽車上也能做到不遜于豪車的自動駕駛體驗。
簡單地說,中國企業在造車這件事上存在結構性機會?!扒叭喂I革命,中國要么沒趕上,要么落伍了。但數字化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逼嚬I將被數字工業所顛覆,360在互聯網積累了20年,也許是最懂產品和用戶思維的公司,正應當將這些經驗用到造車上去。
在這樣的巨大機會面前,難道你能苛求互聯網公司下場掘金嗎?周鴻祎用了一個很好的比喻:“喜歡喝啤酒的人都知道,啤酒全是泡沫也不行,但沒有泡沫的啤酒也不太好喝?!彼J為,企業一窩蜂沖進來沒關系,有些公司證明此路不通,有些公司給全行業跑了第一棒。最后消費者會用腳投票,選出勝出者?;ヂ摼W公司蜂擁下場造車,恰恰是最符合消費者利益的。
天造地設的哪吒和360
周鴻祎稱,360和哪吒希望能做出老百姓負擔得起、價格合理的智能新能源車,同時駕駛性能、舒適性、人機交互和自動駕駛不遜色于幾倍或十幾倍價格的車。
周鴻祎說到做到。據公開信息,哪吒V的起售價格僅5.99萬元,哪吒 U pro起售價格僅9.98萬元。同時它又并非五菱宏光Mini那樣的“玩具”,據AI財經社體驗,真車與其他品牌的電動SUV無異。
這在造車新勢力中難能可貴。新造車創始人雖然初衷不同,但造出的車都動輒30萬上下,甚至有創始人以“均價超過寶馬奧迪”而自豪。小米宣布造車時,有人問雷軍能否造出人民群眾喜愛的車,但也只得到“10萬-30萬元”這樣模棱兩可的回答。人們缺的正是“為人民造車者”。
在16年前,老周曾經開啟了全民免費殺毒時代。但免費的思路在硬件上行不通。經歷過手機的坎坷創業后,周鴻祎發現:硬件有太多“know how”,規律與軟件全然不同,需要敬畏之心。其次,軟件邊際成本為零,可以做到免費;而硬件定價太低只會壓迫供應鏈,騰不出錢來做工藝改進。
有人說,“智能汽車是四個輪子上的手機”。但周鴻祎決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認為造車的難度至少是造手機的10倍,360需要找到專業造車、能造出平價好車的企業。而恰恰在這點上,360與哪吒不謀而合。
周鴻祎與哪吒汽車CEO張勇的第一次見面頗有戲劇感。那是在上海的一家門店里,張勇穿得平平無極,周鴻祎甚至沒有認出來,反而先將店里的兩臺展車仔細觀摩了三個小時。周鴻祎沒有問企業發展情況,反而問張勇是為誰造車、能提供什么樣的產品給他們。
周鴻祎發現,哪吒正是他在尋找的能為大眾造車的企業。張勇原本是北汽汽車銷售的總經理,后來成立“北汽新能源”,張勇主導銷量超過10萬臺。另一位哪吒聯合創始人方運舟,曾經創立奇瑞的新能源業務,師從新能源車泰斗歐陽明高,兩人都是正宗的科班出身,從傳統汽車干起,參與了大車企的新能源行業布局?!八麄儍扇顺鰜韯撧k這家公司,是給我們信心的保障?!?
從股權上也能看出哪吒的車企基因:在360投資前,最大股東是桐鄉政府,其次是奇瑞系的海哲奧和鴻利智匯,然后是清華系的北京億華通和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
而巧合的是,360也正是哪吒需要的“另一半”。截至2020年上半年,哪吒汽車總交付量超過1.6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3%,是僅在蔚來、理想和威馬之后的“新造車第四名”。這充分說明了哪吒的硬件能力,周鴻祎形容為“悶聲發大財”、“悄悄做到了巨大的銷量”。
但2021年Q1,哪吒僅銷售了7443臺汽車,只有蔚來同期的1/3。張勇看得非常清楚:盡管哪吒采用互聯網營銷方式,但卻缺乏智能化的企業基因?!拔覀冞B搭建智能網聯團隊都非常艱難”,張勇說,更何況數字化改造整個工廠、掌握互聯網公司的產品能力?!拔覀冃枰蛑亟M的機會”,就在這時,張勇遇到了周鴻祎。
“傳統車廠很有實力,我的資源對他們幫助沒有那么大。我優先選擇創業者,因為他們沒有退路,更具有顛覆性?!蹦倪缸鳛樵燔嚒袄吓凇钡男抡魍荆錾隙悄芑夹g又擁有“國內最好產品經理”周鴻祎的360,兩家的優勢像兩塊拼圖般貼合。
對于合作的未來,周鴻祎也想得頗為清晰:360的主業不是車,“既不會用品牌造車,也不會用主力造車”。360已經是哪吒的第二大股東,不會謀求更高地位。相反,現在桐鄉政府是哪吒最大股東,未來扶持期過了很可能會退出,周鴻祎希望哪吒創始團隊能變成大股東。如何與創業者共事,老周仍顯示出互聯網老炮的精明。
安全才是主業,汽車網絡安全是大市場
在百度與華為造車時,外界都好奇它們會不會占據主導。但它們合作車企的人士告訴AI財經社:“這樣就把他們看小了。一家車企本身對他們無足輕重,他們真正想要的是通過合作,知道車企真正需要什么,然后拿這套模式跟更多車企合作。”
周鴻祎也給出了頗為相似的答案:360的主業其實是安全。“如果不能深入造車,我們對車的理解還是比較膚淺的。但現在我們是哪吒的股東,我們來參與造車,會以哪吒為樣板,把我們的安全能力在哪吒各個車型上得到驗證,然后輸送給其他網聯車的廠商。”
360曾經是PC安全的佼佼者,如今已經步入政企安全時代。但汽車安全仍是一片蠻荒之地。直到2021年全國兩會,周鴻祎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提出:“將智能汽車的聯網安全防護納入強制要求,并推行安全測試、加強數據監管”,才將許多人的目光第一次拉向這個市場。
但360在此耕耘已久。2017年,360曾經發現特斯拉三個云端漏洞,能夠直接遠程開車門、啟動或熄火汽車。2020年,360又發現了奔馳的17個漏洞,可以遠程控制奔馳在2017年以后出廠的所有車輛。
對于這些風險,周鴻祎解釋說:“汽車出問題比手機嚴重得多。手機只可能是電池爆炸、信息丟失,而汽車數字化之后,部件都得重新編程。汽車和車廠聯網之后,安全風險前所未有。”《速度與激情8》里的滿城汽車變成僵尸車,并非聳人聽聞。
這些風險來自于多個環節:首先汽車部件都由軟件控制,包括車油門踩下去硬不硬,剎車能不能踩得動;其次車的部件由總線連接,車與車廠由高速以太網連接,其間通信都需要保護。最嚴峻的是,如果車廠本身被攻破,“給車發任何指令,車都是無條件執行的,車里裝再多殺毒軟件、防火墻都無濟于事?!?
因此,智能汽車時代的安全防護不僅是PC時代適配多種機型就好,而是必須覆蓋到車企本身。要知道如何保護車企,最好的方式莫過于去車企內部看一看。這正是360與哪吒合作的一個考慮。互聯網造車雖多,但360同時扮演了造車參與者和全行業安全守護者的兩個角色。
在360宣布造車之后,互聯網上討論頗多?!盀槭裁床煌诵荨笔菍χ茗櫟t、雷軍這批企業家的永恒疑問。但周鴻祎說:“人活著就要不停折騰”。他看到三一重工創始人梁穩根說,自己看到新技術的機會,突然不準備退休了,自己也情難自已。
不久前,周鴻祎去拜訪雷軍。雷軍說,“造車復雜也復雜,但簡單也簡單,你把它看成一個產品,用我們做互聯網產品的思路,做出在某個價位上最好的產品?!边@讓周鴻祎頗為認同,他自命為哪吒的首席產品經理和體驗官,而拒絕了哪吒聯席董事長的職務。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