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喊話拼多多、試探微信,中國互聯網企業何時才有“互聯網精神”?
淘寶試探騰訊的市場傳言被證實。
3月25日,36氪報道,阿里巴巴副總裁、C2M事業部總經理七公(真名汪海)表示,向微信提交了淘寶特價版小程序的申請,期待和騰訊的合作,但申請仍在審批中。
此前,市場傳聞阿里巴巴計劃在微信上開通淘寶特價版小程序,可能會支持微信支付。
騰訊方面對此消息暫無回應。外界認為,這是阿里在反壟斷的背景下,出的一招精妙好棋,騰訊同意,那么淘寶特價版就能輕松獲得微信14億用戶的流量池;如果騰訊不同意,則會被視為小氣,因缺乏“互聯網精神”被詬病。
互聯網行業觀察者曾高飛分析:“阿里目前還沒有從螞蟻暫停上市的余波中緩過來,此時向騰訊投出糖衣炮彈,有炒作、轉移視線的嫌疑。”
對于近年來的新對手拼多多,阿里也沒忘記。淘寶特價版“周年慶”之際,官方發博《淘寶特價版給多多同學的一封信》喊話拼多多,宣布用戶數超過1億,給自家的海南芒果做宣傳,順便還用“吃一半扔一半”內涵拼多多。
此外,億邦動力報道,在淘寶特價版上線一周年前夕,其內部完成重要人事變動,阿里農業“女元老”黃愛珠(花名:文珠)已正式加盟C2M事業部,任淘寶特價版運營總經理(資深總監),直接向阿里巴巴副總裁七公匯報。
看起來,淘寶特價版壯心不已。但是,試探騰訊,內涵拼多多,卻并不像是互聯網大廠應有的所為。
而淘寶特價版誕生的背景是:主打農業和性價比的拼多多近年來迅速崛起,淘寶選擇“復活”聚劃算并上線特價版進行抵御,但卻沒能遏制拼多多的發展勢頭。截至2020年末,拼多多年活躍用戶達7.88億,超過淘寶躍居全國第一。
京東和拼多多在包括微信生態在內的下沉渠道獲得大量便宜流量。據深燃財經計算,截至2020年11月,從整體獲客成本(營銷費用/用戶增長量)看,拼多多和京東都維持在200元/人左右,而阿里已經超過1000元/人。
據第三方機構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微信公眾號行業市場經營風險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微信月活用戶就已經突破了11.5億人,是中國用戶量最大的APP。
阿里試探微信的尺度,背后還是對爭奪便宜流量的渴望。如果成功,則接入微信入口,降低獲客成本;如果失敗,騰訊系則落于“壟斷”的口實之中。
但實際上,梳理阿里和騰訊相互封殺的歷史,始于“阿里系”平臺率先不允許分享微店、微信。2013年11月22日,“阿里系”屏蔽了來自于微信的訪問,統一導向淘寶APP下載頁面。阿里公開回應稱,這樣做是因為從微信上淘寶不安全,存在漏洞。當時《南方日報》就曾經以《手機淘寶封殺微信為安全還是為競爭?》為題質疑這一行為的真實目的。
隨后微信發起反擊,也將淘寶的跳轉鏈接封殺,用戶若想在微信內跳轉淘寶,只能復制鏈接后到瀏覽器再打開。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
很快,阿里就對外發布了“淘口令”功能,用于規避微信對淘寶鏈接的封殺,復制淘口令后,打開手機淘寶就可直接跳轉相應頁面,如亂碼般難懂的文字在用戶之間流傳,堪稱“阿里特色”。
但事情在今年有了變化。今年年初,阿里首次試探微信。淘寶特價版曾在微信上線了一款名為“揀值了”的小程序,后續因類目不符合規范被下架了,暫停服務。但當時,阿里方面并沒有像這一次這樣廣泛宣傳。
近年來,“阿里系”的淘寶、盒馬和餓了么等隱藏或取消微信支付;“騰訊系”的騰訊視頻、京東、美團等也沒有了或隱藏了支付寶選項。兩大陣營形成,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這些互聯網平臺的用戶體驗。
但時移事易。去年,監管層開始出手。2020年11月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杭州召開“規范網絡經營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召集京東、快手、美團、拼多多、蘇寧、阿里巴巴等20多家平臺企業參會。
5天之后的2020年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命令禁止“二選一”、“大數據殺熟”。
事實上,這次阿里試探在微信上線淘寶特價版小程序,無非是覬覦騰訊手握巨大的社交流量。既然如此,“碰瓷”、“喊話”都不是最佳方案。淘寶如果真想在微信上小程序,先把“阿里系”對騰訊產品的封殺解除。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所有試圖從輿論上占領道德制高點的炒作,對解決流量焦慮沒有實質的幫助。
真正的“互聯網精神”應該是互聯互通,沒有派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是共贏,而不是我贏,卻不管你贏不贏。
放下戒心,先讓一步,是互聯網巨頭更健康的相處模式,也是對用戶更友好的方式。
創業之初,馬云曾經說過,他的理想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將心比心,平等互惠應該是互聯網公司合作的基礎。希望中國互聯網龍頭企業,能夠首先放下芥蒂,從我做起,各退一步,創造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局面。真正領軍互聯網行業,一掃從前“互搞”的惡性競爭的風氣,明月清風好在哉!
正如人民網所言:“互聯網是一個太大的空間,中國的商業交易總量也絕非一兩個平臺可以壟斷。商業資源總是流向更開放、更多元、更便捷的渠道與平臺,一扇門堵上,總有另一扇門打開。在這一過程中,誰拋棄了開放與包容的理念與精神,誰就終究會被商業拋棄。不正當之舉固然一時排擠了幾個競爭對手,一時獲取了一些額外利益,但相比其放棄包容開放的互聯精神可能帶來的損失,太微不足道。”
猜你喜歡
騰訊:2024年總收入6603億元,同比增長8%
騰訊2024年研發投入高達706.9億元;年度資本開支突破767億元,同比增長221%,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