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中國高管團隊再生變,業(yè)績會前日又“動刀”
創(chuàng)始人宋衛(wèi)平離開之后,綠城中國會駛向何方?這是無數個綠城“鐵粉兒”們最為關注的問題。2021年,在接棒綠城中國董事局主席兩年半后,張亞東終于交出了他真正意義上的首份業(yè)績答卷。
2021年3月23日,張亞東攜新任行政總裁郭佳峰,亮相綠城中國2021年業(yè)績會現場。在張亞東執(zhí)掌下,過去一年,綠城中國的銷售規(guī)模達到2892億,不僅完成張亞東之前2000億的業(yè)績承諾,也成功擠進了行業(yè)第八名,重回行業(yè)前十。
綠城曾被視為中國地產企業(yè)的另類,以注重品質聞名,業(yè)內素有中國地產界“蘋果”之稱。創(chuàng)始人宋衛(wèi)平認為“藝術是無價的,不要考慮成本”,在打造項目產品上不計成本。坊間流傳最廣的那句"產品都做不好,可以去跳樓了"便是出自宋衛(wèi)平之口。
在宋衛(wèi)平的嚴苛標準下,綠城成為了中國房地產行業(yè)品質的代名詞。2015年,一場資金危機下,宋衛(wèi)平的控制權旁落,中交成為綠城中國單一大股東,但綠城中國也陷入了業(yè)績下滑的泥潭。如今,走過了一段曲折的路后,綠城的新任高管團隊,又將帶領其走向何方?
業(yè)績會前夕,免職兩位執(zhí)董
與去年一樣,今年的綠城中國業(yè)績會依然采取線上模式,但業(yè)績會的高管陣容卻發(fā)生了改變。
3月23日,綠城中國3位高管出席線上業(yè)績發(fā)布會,分別為張亞東、行政總裁郭佳峰和董事兼執(zhí)行總裁耿忠強。而去年還坐在張亞東左側的執(zhí)行董事周連營,卻消失在公眾視線之外。
周連營的“消失”,其實是因為被免去了董事職務。業(yè)績會召開前日,綠城中國突然公告宣布,兩位執(zhí)行董事周連營和劉文生同時被免職,不少于四分之三的綠城在任董事簽署了書面通知,確認了這一事實。
被罷免的周連營和劉文生,均為中交系出身。周連營于2019年7月調至綠城,此前在中交任職物資采購管理中心總經理,而劉文生于2015年中交集團入主綠城的操盤手,此前在中交擔任董秘兼總經濟師。
綠城在公告中提及了罷免的原因,中交集團安排劉文生按法定退休年齡退休,以及調動周連營回中交集團工作。但公告的一處細節(jié),又讓外界對這一變動有了更多好奇和關注。綠城中國公告顯示,周連營曾指出對其中一名董事的意見,而該意見經審核后,被認為與事實不符。緊隨其后,在綠城中國官網上,劉文生與周連營的簡歷資料也隨即被撤下。
對于周連營與高管間的具體分歧,綠城方面并未提及,但對于綠城的高管層而言,兩位執(zhí)行董事的罷免,意味著綠城的6名董事會名單中,換掉三分之一。
罷免兩位執(zhí)董的當日,綠城中國發(fā)布公告稱,委任吳文德和洪蕾為執(zhí)行董事,二人皆為中交系出身。
一位行業(yè)分析人士表示,更新后的綠城中國董事局主席,其實依然是中交主導,中交的話語權并未降低。不過,隨著綠城“老人”郭佳峰重新返回權利中心,有利于發(fā)揮原有綠城團隊的優(yōu)勢。
至此,綠城中國更新后的6名董事會名單中,包括張亞東、耿忠強在內的4名執(zhí)董均為中交系出身,而郭佳峰及李駿則為老綠城人。
三年連換三任行政總裁
對于綠城而言,管理層的更替曾經極大程度上影響著它的發(fā)展進程。
綠城中國的高光時刻,還停留在2009年。2009年,綠城中國也曾登上過房地產行業(yè)的巔峰,首次公司實現銷售額510億元,距離第一名萬科銷售額僅有120億元的差距,排名行業(yè)第二。那個時候,意氣風發(fā)的宋衛(wèi)平甚至放出豪言,一定要超越萬科,"從小學開始,我就沒考過第二名。"
然而,時過境遷。2015年,受困于資金緊張的宋衛(wèi)平,被迫交出了綠城控制權,中交集團成為綠城單一最大股東。這之后,中交集團也開始漸進式入駐綠城管理團隊。隨著中交集團的入主,綠城開始進入“去宋衛(wèi)平”化階段,多位早期創(chuàng)始元老相繼離開。
2018年8月,中交代言人張亞東,站在了綠城中國中期業(yè)績會現場,正式從“綠城老人”曹舟南手中接過總裁一棒。也正是那年,綠城誕生了史上最尷尬的成績單。2018年,綠城中國銷售額增速僅為6.9%,排名下滑到17位。2019年銷售額2018.3億元,排名第15位。
排名和增速下降的挑戰(zhàn),一直持續(xù)到2019年。2020年業(yè)績會時,因業(yè)績沒有達到投資者預期,張亞東在業(yè)績會尾聲連連道歉,致歉次數不少于3次。不過,一年后,綠城中國2800億的銷售業(yè)績,終于讓這位接任了兩年半的董事局主席,有了足夠的信心。
直至2020年,綠城終于憑借2892億元的銷售額重回前十。對于張亞東而言,他不僅如約兌現了承諾,完成了銷售目標的115.68%,還讓綠城重返房企銷售排行榜前十,排名行業(yè)第八。
到2020年年底,綠城中國管理層再次迎來交接。2020年末,張亞東又將執(zhí)行總裁職位再度交回"老綠城人"手中。12月18日,郭佳峰"接棒"張亞東,擔任綠城中國行政總裁一職。
郭佳峰早在2000年便加入了綠城,是綠城早期團隊的一員大將,后于“融綠大戰(zhàn)”時離開綠城。對于郭佳峰的回歸,張亞東曾表示,是他三顧茅廬請回綠城的,足以可以對其看重。
增收不增利,凈利潤改善有限
“產品開發(fā)周期長、成本高,這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2019年業(yè)績會上,張亞東直言公司最大的短板就是投資和運營。
這曾是讓張亞東最頭疼不已的問題。綠城中國注重品質的基因中,也隱藏著兩大難題:項目周轉慢,拿地成本高。解決投資和運營短板,成了張亞東過去一年工作的重心。
數據顯示,2021年,綠城中國的運營效率明顯增強,從拿地到開工、開盤、股東投入回正到交付,分別提速27%、29%、21%、7%。從拿地至設計方案定稿,同比提速27%。
運營之外,張亞東也對綠城的投資進行了一番梳理。過去綠城的投資有多差?張亞東曾經提到,他逢開會就批評投資。“前三年我們的投資太差了,結構前低后高,嚴重不平衡,導致我們上半年沒有貨賣。”2019年上半年,綠城銷售金額首次出現同比下降,排名也跌至19位。
為了應對這一難題,2021年,綠城中國一改往日的保守投資態(tài)勢,拿地越來越猛。2020年,綠城在41座城市新增項目85個,總建筑面積約2041萬平米,同比增加65%。
但即使如此,對于綠城中國而言,仍有一些問題始終懸而未決。自從2018年8月接任董事會主席一職以來,凈利潤下滑的局面,一度讓張亞東承受了不小的壓力。2018年,綠城中國凈利潤數據遭腰斬。而從2020年數據來看,盡管營業(yè)收入有所上升,但凈利潤數據改善依然不明顯。
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綠城中國實現營業(yè)收入657.83億,同比增6.8%,但股東核心凈利潤從2019年的43.36億下降到了2020年的39.93億。
或許正因如此,即便重回行業(yè)前十,業(yè)績發(fā)布會后,截至當日收盤,綠城中國報收10.38港元/股,跌幅達12.48%;3月24日,再度大跌4.53%。
此外,橫亙在綠城中國面前的,還有“三道紅線”的關卡。盡管綠城中國2020年的總借貸加權平均利息成本較2019年的5.3%下降40個基點降至4.9%,但其仍踩中了"三道紅線”中的一條。
猜你喜歡
東南亞中小型企業(yè)有望在未來三年內為數字化轉型投入1300億美元
到2025年,東南亞數字經濟的GMV規(guī)模有望增長至3300億美元,實現20%的復合年增長率。北京熱門地段住一晚要500元,商旅需求激增,經濟型酒店集體漲價
經濟型酒店也不經濟了,最近北京的酒店價格突然集體上漲,部分熱門地段的如家、漢庭突破500元,全季、桔子酒店基本600元以上,亞朵等更是普遍漲到7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