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去年召回汽車678.2萬輛,新能源占5.3%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了關于2020年全國汽車和消費品召回情況的通告。
通告顯示,2020年,我國汽車總產量和銷量分別為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同比下降2.0%和1.9%,汽車制造業利潤總額增長4.0%;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消費者汽車類投訴(含零部件)同比增長1.6%,質量和安全問題占汽車投訴總量的25.5%。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共收到消費者提供的汽車產品缺陷線索37377條,涉及發動機、車身、傳動系、電氣設備等,占比分別為28.5%、19.5%、9.4%、14.1%。
2020年,我國共實施汽車召回199次,涉及車輛678.2萬輛,召回次數同比減少10.8%,召回數量同比增加3.9%;其中新能源汽車召回45次,涉及車輛35.7萬輛,占全年召回總數量的5.3%,三電系統缺陷是主因。
從涉及總成看,發動機、制動系是主要缺陷產生部件,共占總召回數量的80.6%。從缺陷類型看,因標準符合性問題召回21次,涉及車輛81.7萬輛,占比12.1%;因不合理危險問題引發的召回共178次,涉及車輛596.5萬輛,仍是引發召回的主因。
2021年以來,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備案的汽車召回事件也已多達30次,基本涵蓋國內外主流汽車品牌。就在3月12日,奔馳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涉及缺陷車輛高達260余萬輛,是奔馳去年在華銷量的3倍。
召回信息顯示,奔馳此次召回范圍內車輛因通信模塊軟件的設計問題,當車輛發生碰撞且自動觸發緊急呼叫服務時,由車輛碰撞引起的通信模塊電源的電壓臨時下降可能導致車輛自動發送給梅賽德斯-奔馳緊急呼叫中心的車輛位置出現偏差,可能導致救援延遲,存在安全隱患。奔馳將通過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升級通信模塊軟件。(文| AI財經社 劉冬雪 編輯| 張碩)
2020年缺陷涉及總成召回數量分布(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