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金證券辟謠被京東15億美元收購,誰在釋放利好消息?
去年,國聯證券(601456.SH)原本要吸收合并國金證券(600109.SH),卻因為該消息提前泄露,有“聰明的資金”在雙方發布公告前“埋伏”入股,涉嫌內幕交易,后叫停并購。
2021年3月12日,市場再次傳出國金證券被收購的消息,而發起收購方為互聯網巨頭京東。隨后輿論一再反轉,終被國金證券辟謠,但期間國金證券股價起起伏伏,不少資金進出。
究竟誰在釋放“利好消息”,這出鬧劇背后誰會獲益?如此操作是否會被追責?
1
京東15億美元收購國金?國金:假的!
3月12日下午,有媒體報道稱,“京東正就收購國金證券部分或全部股權進行談判,價值高達15億美元。”
隨后,原本盤面有點環保的國金證券股價迅速拉升,觸及漲停板。
對此,國金證券向《每日經濟新聞》回應稱,“以公告為準。”這樣的回復,給了市場不少想象空間,國金證券股價仍較為“激動”。
大約三十多分鐘后,國金證券向《上海證券報》正式回復:經向控股股東了解,上述消息不屬實,公司將保留對散布不實信息者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
國金證券股價緊接著迎來小幅回調。截至收盤,其股價為14元/股,漲幅8.53%。
盡管國金證券已經辟謠,市場上仍有人覺得“無風不起浪,畢竟,國金證券股東此前就有出售股權的準備”。
而且國金證券背后是大名鼎鼎的“涌金系”。“涌金系”掌門人魏東2008年離世后,便由其遺孀陳金霞接掌。彼時,“涌金系”旗下主要有國金證券、九芝堂和千金藥業三家上市公司。前些年,九芝堂被陳金霞賣殼給了東北友博藥業的李振國,千金藥業股權也被清倉。
但面對今天這一通操作,更多的聲音還是不滿。
有網友在炒股平臺發文“應該報案,嚴查假消息擾亂市場”,也有人質疑“上市公司盤中為何不及時公告回復”“是否涉嫌內幕交易”。
今天,不少資金進出國金證券,整體來看賣盤明顯大于買盤。尤其臨近尾盤,出現多筆大額賣單,最后一筆成交額高達3893萬元。
一位資深券業人士告訴券業觀察,就這個事情來看,不太好界定為內幕交易。
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許峰律師則表示,這個事情主要涉及涉嫌傳播虛假證券信息。
《證券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擾亂證券市場。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擾亂證券市場,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擾亂證券市場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二十萬元的,處以二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京東收購國金證券干什么呢,這種消息怎么會有人相信?”也有業內人士如是評價。
事實上,有人相信并非毫無依據。一方面是國金證券此前就提出過并購方案,另一方面是京東等互聯網巨頭近兩年布局金融領域的步伐肉眼可見,券商板塊自然是金融版圖的重要一環。
2
國金證券的坎坷并購路
國金證券每次傳出并購整合消息,總能引起不小轟動。
2020年9月20日下午,國聯證券、國金證券雙雙發布公告稱,已于9月18日簽署相關協議,國聯證券擬吸收合并國金證券。雙方股票將于21日停牌。
而在9月19日,國金、國聯發布公告前一天,網上就已經掛出了幾乎和上述公告內容完全一樣的文件截圖。并有多家媒體跟進報道“國金國聯合并”。
在更早的9月18日,有游資大手筆買入國聯證券股票。
一時間,市場內幕交易質疑聲四起。
隨后,證監會方面也表示,已關注到相關情況,并要求相關公司自查、核查。
2020年10月12日晚間,二者又雙雙公告稱,決定終止上述股權轉讓、吸收合并事項。
這場轟轟烈烈的券業整合并購案,不足一個月便“夭折”。
但國金、國聯在公告中還透露了一個消息——“承諾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曾告訴獨角金融,“故事并未結束,況且整合是行業趨勢。”
3
京東早有“牽手”券商的心?
早在2017年,就有消息傳出京東要收購第一創業24%股份。當時消息一出,第一創業股價也是一波拉升,更巧的是,當時傳言的收購價也是15億美元。
隨后,該消息被第一創業方面辟謠。
近年來,無論是出于互聯網企業的戰略布局,還是出于券商的轉型需要,互聯網巨頭“牽手”券商的案子確實越來越多。
在股權方面,騰訊和阿里都先后入股了中金公司(3908.HK)。
而在業務合作上,中金公司選擇和騰訊合作,加快財富管理轉型;螞蟻集團與同為浙江老鄉的財通證券(601108.SH)達成多項合作……
字節跳動則是直接選擇自己成立證券公司。前些天,有消息稱,字節跳動正在籌建一家名叫“恒星證券”的公司,欲發力券商領域,已申請25項商標。不過,字節跳動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猜你喜歡
京東新品成長“百千億”計劃:2025年將打造600款銷售億級新品
4月15日,2025京東新品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正式推出京東新品成長“百千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