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渦中的經營貸,漏網之魚將越來越少,違規入樓市或將被收回
開年銀行監管的第一把火,正在讓經營貸市場燃起熊熊烈火。
最近一段時間,一張來自上海中信銀行支行的“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照片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函中列出了提前收回貸款的原因,“因客戶未按照合同約定的用途使用貸款”,回收金額為五百萬元。對此,AI財經社聯系多位上海銀行從業人士了解到,中信銀行上海分行近期確實查出了部分處理經營貸違規進入樓市的貸款。
這樣的案例并非個例。實際上,在國家嚴控金融風險的宏觀背景下,近一個月以來,北京、上海、廣東、杭州等地金融監管部門集體出擊,嚴查涉房資金來源,加強個人信貸管理,并明確提出嚴防消費貸、經營貸等違規流入樓市。
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多家銀行表示,一旦發現資金買房,銀行會立即讓其還清貸款。監管新規下,對于炒房人而言,想要用經營貸買房的可能性,將被大大降低。
利率升高,審核更嚴了
北京傳來嚴查經營貸進入樓市的消息后,常年辦理貸款業務的中介人員陳明很快察覺出了異樣。開年之后,他在朋友圈一連發了幾個經營貸產品,貸款利率多在4.1%至4.35%間,文末則附了一句,“想辦得抓緊”。對比他半年前發布的3.85%利率產品,明顯高了一大截。
“現在各個銀行查得都很嚴,以往新房本和新公司還能做,現在都不能做了,比如光大銀行需要房本滿半年,招商銀行需要公司真實經營流水, 之前在做的浦發銀行也已經不能辦理了”,陳明語速極快地說出了最新貸款行情變化。作為個貸業務中介,他時不時會參加一些多個銀行的線上會議,了解一手動態信息,但即使如此,經營貸市場里的變化速度依舊超過了他的想象,“年前就知道經營貸一定會收緊,但是沒想到來的這么快”。
所謂違規經營貸,指的是小微企業通過房產抵押等擔保方式獲得銀行貸款。但由于利率較低、金額大,造成大量原本投放于實體企業的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股市。2020年,在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號召下,銀行經營性貸款金額攀升迅速。央行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末,銀行本外幣住戶經營性貸款余額為13.62萬億元,同比增長20%,全年增加2.27萬億元。
盡管在增加逾2萬億元的數字背后,經營性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股市的數額尚不得知,但從貸款中介們的實際成交熱度來看,違規流入樓市股市的經營貸資金并不少。
過去一年,陳明有多半的業務都聚焦在了經營貸上,而青睞這些產品的顧客們,多數也都是為了借貸買房。面對利率低至3.85%的經營貸,一向對資本最敏感的投資客們開始趨之若鶩,陳明的生意變得出奇的好。但在嚴控貸款違規流入樓市的節骨眼上,挪用經營貸等個人貸款炒房,開始變成一門風險越來越大的生意。
“前段時間,銀監入駐各家銀行對于之前的貸款嚴格核查,之后很多年前3.85%的利率產品,利率突然升至利率5.8%甚至7%,有些已經超過商貸了”陳明說道。
不止是北京,嚴查經營貸的新規,也讓上海銀行們的經營貸貸款審核變得更加困難。一位上海銀行從業人士表示,“現在銀行對經營貸的審批極嚴,會嚴格核查公司是否有實質性公司經營流水,同時還會給過去的經營貸進行抽查,預計還會嚴查3個月。”
“去年一些流水差一點的,銀行一般不會查太嚴,手續合規就辦下來。但今年2月份之后就不行了,只要沒有6個月以上的實質性銀行經營流水,銀行都不會受理。”一位上海的銀行個貸經理也 透露。
實際上,自2021年開年以來,已經有多家銀行因違規發放貸款、貸款三查不嚴不合規等事項,領到數十萬元的罰單。如,浙江臨海湖商村鎮銀行因發放用途不真實貸款等被罰69萬元;中國銀行臺州分行因貸后管理不到位等,被罰89萬元;溫州銀行臺州分行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流入證券市場等,被罰70萬元。
銀行甄別的難度有多大?
加強貸款審查、提高貸款門檻之外,各地銀行們更大的工作重心,在于如何對已發放的違規貸款進行篩選和追查。
在銀行體系中,“三查”制度是銀行的一個常規制度,它指的是貸前調查、貸中審查和貸后檢查。而由于并不背負經營任務,銀行的貸后管理部門往往是一個存在感不強的部門。
一位金融行業分析師對AI財經社表示,銀行實際上沒有完全足夠的人力去做100%的貸后資金用途監管,不少支行的貸后管理部只有兩三個人。對于銀行來說,有了合規的抵押品和公司,就意味著在賬面上是合規的,那么銀行的利益也能夠得到保障,根據標準放貸就是了。
經營貸嚴查之下,貸后管理成為了資金監管暴風中最核心的部門。據一位房屋中介人員透露,最近北京銀行開始按照貸后是否有按揭的標準,對過去的經營貸等個人貸款進行排查,如有查到按揭記錄,要求貸款人繳齊所有貸款。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經營貸等貸款資金進入到股市樓市是多方面原因造成。就銀行的這個方面來看,的確存在一些機構出于業績、利潤、考核等壓力對資金用途審查不嚴的情況。在這方面,需要銀行加強對貸款用處的審查和管理,比如對于新設立的公司經營,現金流狀況要從嚴格審查。同時,提高處罰力度,加強銀行利用大數據和同業之間的信息共享,防范資金的違規使用。
實際上,全國各地嚴查經營貸的風氣下,已經有多家銀行開始按照“經營貸后是否有按揭”的篩選標準進行甄別。但對于銀行自查的有效性,業內不少人依然持有懷疑態度。
“經營貸流入樓市實踐中是很難監管的。在房貸額度和占比受到管控的情況下,銀行更有動力去發放房產抵押變相進入樓市的經營貸,緩沖房貸下降造成的利潤的損失。所以,依靠銀行內部的貸后檢查,不會有太大的效果。”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說道。
李宇嘉建議,“未來的做法,更多是地方銀監部門和人民銀行聯合檢查,以及商業銀行總行審計部門的貸后檢查。從近期的地方動態來看,各地銀監部門都在加強對經營貸貸后的資金流向檢查。包括交易背景的真實性,受托支付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大額提現,是否存在借款人及直系親屬在近半年購房的情況。”
部分銀行貸款的管理漏洞下,大批消費貸、經營貸流入樓市,擾亂了市場對樓市穩定的預期。日前,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整個市場利率回升,估計今年貸款利率也會有回升調整。這也意味著,銀行在資金審核及貸后管理方面將日益趨嚴。
猜你喜歡
東南亞中小型企業有望在未來三年內為數字化轉型投入1300億美元
到2025年,東南亞數字經濟的GMV規模有望增長至3300億美元,實現20%的復合年增長率。北京熱門地段住一晚要500元,商旅需求激增,經濟型酒店集體漲價
經濟型酒店也不經濟了,最近北京的酒店價格突然集體上漲,部分熱門地段的如家、漢庭突破500元,全季、桔子酒店基本600元以上,亞朵等更是普遍漲到7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