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軟件迎機遇,松鼠山科技闖入藍海
松鼠山科技創始人兼CEO鄭博,常常被自己的朋友認為是“學院派”和“實踐派”結合的創業者。
他們覺得鄭博身上具有熱愛思考、愿意啟蒙與教育年輕人的特質,給人一種謙和溫厚的形象。他沒有因為自己畢業于美國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專業而感到驕傲自滿,反而更加用腳踏實地的心態來為人處事。
鄭博坦言,在卡耐基梅隆求學的經歷刻骨難忘,一切為真知讓步的時光,是他一生中最為愜意的日子。這段經歷也塑造了他的視野、格局與做事的方式方法。因此他將自己稱為“類似研究員性質的CEO”,對產品內核有著極致的研究精神。
在這個創業氛圍異常濃厚的學校,每一位走出來的創業者都在致敬卡耐基梅隆。鄭博也不例外。2015年,他回國創立了一家計算機基礎軟件公司,取名為“松鼠山科技”,這正是卡耐基梅隆大學所在街區的地名。
機會來了
最近,鄭博在創業中第一次感受到了一陣春風,看到了行業的發展勢頭。
松鼠山科技是屬于開源以及數字基礎設施層的項目。這里的數字基礎設施,指云計算基礎設施、基礎層數據存儲與處理、云原生代表技術。這類公司和產品多以開發者為用戶,常見模式是開源。
但這個模式在此前的國內市場中并不被看好。首先是,該行業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美國企業中,國內企業基本沒什么優勢。另外,這個行業過于艱深,國內很少有投資人懂這一塊,也對這行的盈利模式不大看好。
但是在2020年,投資圈襲來一股熱浪。一些國內外“數字基礎設施”類項目頻頻傳出融資的消息,不少資本和投資人開始關注這個賽道,并找到鄭博。
背后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中美貿易摩擦下的國產替代;其次,AI、5G、IoT等技術革新帶來了數據感知、傳輸、存儲、處理等基礎層技術變革。再者,歐美MongoDB、Elastic、Cockroach Labs、Confluent等企業已跑出了成功的商業模式,被國內資本市場所認可。
創業講究時機,尤其是在講“風口”的國內,松鼠山科技正迎著勃發賽道開始起航。2026年全球數據庫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86億,而NoSQL數據庫市場在其中占比39.5%,在2020年共計263億美元。
但創業之初,鄭博并沒有意料到會有所謂的風口會來的這么快。這個行業不過是自己和伙伴們最為擅長的領域。此前,他也稱得上是一位連續創業者。
2010年從卡耐基梅隆畢業,他任美國一家工業制造業OEE平臺擔任聯合創始人兼架構師,主要負責系統架構與時序數據平臺的研發。2年后,該企業被全美最大的云計算SaaS廠商NetSuite公司收購,2016年NetSuite被Oracle收購。2012年后,他在美國一家奢侈品零售商進行內部創業,擔任數據科學家。隨后才回國和自己的卡耐基梅隆校友葉天生、和哈工大校友梁棟一起創辦了松鼠山科技。他們都在計算機數據庫領域有著深厚的經驗。
在公司內部,鄭博負責把控產品線,梁棟任CTO,一起著手研究產品。葉天生任COO,CSO喬彥軍負責銷售。后來哈工大王宏志教授也以首席科學家身份加入公司,主導公司的前沿性研究。當前,整個公司有全職員工三十余人。整體上,這支技術團隊的工程師文化濃厚。
業務轉折
從2015年成立至今,松鼠山科技并非一下就找準了最終方向,也經歷過業務轉型。
成立伊始,松鼠山科技的主要專注于AI賦能金融。彼時,正值金融科技海歸創業潮,很多海歸創業者紛紛將國外領先的金融科技技術帶回國內,并攪動了一個風口,金融科技被譽為最有商業前景的技術之一。
鄭博看到這一機會,也試圖將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相關技術服務于銀行、保險與基金為主的金融業,主要業務是風控、反欺詐以及營銷,并且有了一批金融業客戶。
2018年時,松鼠山科技獲得了五岳資本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并在2018年年末入選第十三期微軟加速器。
金融科技是一個必須要與業務進行深度的鏈接技術。而金融客戶是業務導向型,擴營銷、降風控是其目的。久而久之,鄭博發現,市面上同行提供的解決方案都較為趨同。各家企業的技術都差不多,比拼的更多是渠道資源,其實并沒有在技術上進行深耕。
他開始從業務端往前倒逼,從業務到技術再到底層架構邏輯,觀察到基礎軟件行業才是真正的技術革新,基礎軟件產品才更具競爭力,這也更符合團隊的做事風格。而與此同時,金融科技行業也迎來了巨變,牽涉到借貸與隱私,行業在2019年開始走向沉寂。
公司在外界的印象也停留在金融行業。企業是時候應該要有所調整。恰逢2020年疫情,各行各業線上化趨勢開始顯現。這對于計算機底層技術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轉折點。
找準定位后,松鼠山科技迅速轉型,將自己定位在異構數據庫服務商,產品主要包括自主可控時序數據庫和圖存儲中間件。
這些產品應用場景并不局限于金融業,也可以應用在工業制造、系統運維、電力、智能硬件、社交媒體等領域。這對于松鼠山科技來說,也算不上是一個大的變動,原有的技術人員以及技術體系依舊可以繼續運轉。
鄭博一直強調自己的視野是“global”。為此,公司計劃分三步走邁入國際。
首先是2020年至2023年為第一階段,商業模式主要是開源初步探索和企業服務,目標是占領頭部客戶。
第二階段為2023年至2026年,試圖成為國內領先的異構數據庫服務商,商業模式變為開源生態和云原生,并將在國產替代占領一定份額后打入海外市場。
此后為第三個階段,成為全球化企業,產品將會變成自主可控的多模態數據庫,成為頂級的開源生態。
目前,公司產品包括KronosDB時序數據庫產品、SQH GraphDB(For Neo4J)優化產品,以及CDE計算建模平臺。
主打產品是KronosDB。它是一款設計用來針對處理超大規模時間序列數據寫入和查詢的時序數據庫,可被用作有大規模時間序列數據產生場景的后端存儲,這些場景包括但不限于自動化運維、應用監控、物聯網傳感器、即時數據分析等場景。
KronosDB的主要優勢包括:專為時間序列數據設計的高效數據存儲,針對不同類型數據進行壓縮,極大降低存儲成本;基于Golang語言實現,可被編譯為一個單獨的二進制文件而不需其它任何外部依賴,開箱即用;原生的HTTP支持,具有內置的HTTP API;具有類SQL查詢語言,學習成本低上手快,語法強大,支持眾多統計函數等。
目前,公司也已經慢慢有了自己的穩定合作生態,合作方涉及金融、電力、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大型機構。
在又長又濕的賽道中滾雪球
當前基礎設施公司可以說是形成了一股創業潮,這和近兩年的AI創投動向息息相關,當前AI技術框架正從應用層往技術層再到基礎層遷移。該基礎層能力便是數據收集、數據理解和數據處理。
基礎層的創業才剛開始吸引大家駐足,對于創業公司來說,這個賽道雖然是個新風口,但其成長周期長,實際上就非常考驗公司的持續融資能力。
鄭博表示,對于正在尋求A輪融資的松鼠山科技來說,其實并沒有過多擔憂。
由于此前的業務鋪墊,公司一直有較強的自我造血能力。鄭博表示,去年合同訂單已在三千多萬。目前只是由于研發任務緊,持續的研發投入才導致公司沒有走向正向盈利。在鄭博心中,當前最要緊的任務仍然是強化數據庫研發能力,要在這片賽道中構筑足夠深的護城河。
深耕技術研發,需要克服的困境有很多,首當其沖的就是受行業發展水平的限制。相較于美國,國內的信息化水平低。
我們可以從開發者數量一窺差距,波士頓咨詢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美國每萬人工程師人才密集度約為中國72倍。國內除互聯網和金融之外,國內別的行業的信息化水平與國外有著巨大的差距。
其次,當前國內領先技術往往掌握在巨頭手中,這樣的創業環境對于創業者來說并非有利。再者,行業要想獲得發展,也需要資本的關注,總體來說,資本在該領域的關注度還是相對較少。
因此,行業雖在美國已走出了成熟的發展模式,但如何在國內復制成功還需時日。
對于創業者來說,這是個需要漫長耕耘的賽道,在盈利模式還沒有完全顯現的情況,越發考驗創業者的決心。好在,越來越多掌握技術能力的海歸創業者以及本土創業者意識到技術在國內的發展前景,愿意一頭扎進去。
曾在卡耐基梅隆求學的鄭博,便是這樣一位創業者。在他心里,就希望找到這樣一條很長很濕的賽道在上面滾雪球,能夠越滾越大。而基礎軟件行業便是他心中理想的雪道。
在他看來,自己最欣賞的企業家是杰夫·貝索斯。他欣賞作為長期主義者的杰夫·貝索斯能在長期投入中,一步步穩扎穩打,用超前的商業部署,最終實現他人難以撼動的地位。
猜你喜歡
騰訊云數據庫負責人借錢1億元炒股未還?知情人:金額沒有那么多
7月28日消息,據科創板日報報道,針對騰訊云數據庫負責人林曉斌借錢1億元用于炒股的網傳消息,知情人士表示,林曉斌確為騰訊云數據庫負責人,自去年開始,林曉斌向不少騰訊同事借錢未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