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已“涼”:還債15億后,加多寶能上市自救嗎?
已沉寂許久的涼茶市場傳出了最新動態。官司不斷、負債累累,昔日掌門人畏罪潛逃等因素,一度讓知名涼茶企業加多寶元氣大傷、被傳經營困難。或許是為尋求自救,加多寶傳出了準備赴港上市的消息。
3月8日,據彭博社報道,加多寶集團計劃最早今年在香港進行IPO,至少籌集3億美元。目前,加多寶正就IPO前的融資和顧問合作,并已接觸數名潛在投資者。對此,我們向加多寶方面進行求證,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回應。
早在2018年,加多寶便明確了上市計劃。彼時,加多寶總裁李春林表示,未來公司戰略目標為3年內實現上市,而今年恰是其上市目標的最后一年。如今,整個涼茶產業增速放緩,加多寶內部也在“養傷”階段,能否順利實現三年之約?
還債15億,為上市掃除障礙
去年12月1日,加多寶集團對外表示,公司已經向中糧包裝(0906.HK)還清了回購濃縮液廠股權的15億元欠款。至此,加多寶和中糧包裝多年的“糾紛”,最終以握手言和告終。時隔三年,中糧包裝回歸加多寶供應商的身份。
對此,加多寶總裁李春林向外表示,加多寶已經回購中糧包裝持有的加多寶濃縮汁30.58%的股權,重新簽訂新的戰略合作協議,這為加多寶上市掃清了最大障礙。
2017年,加多寶與中糧包裝展開深度合作,后者對加多寶的濃縮液工廠“清遠加多寶”增資20億元,成為持股30.58%的大股東。原本是引入援助的劇本,卻因為加多寶未按照協議履行商標注資,次年中糧包裝就將加多寶告上法庭。
雙方產生分歧后,中糧包裝從2018年第二季度起停止向加多寶供應包裝罐,導致加多寶停工,進而影響加多寶夏季銷售業績。對于加多寶而言,這無疑是致命打擊。彼時,李春林臨危受命,擔任加多寶總裁一職,開始推動加多寶上市的改革。
李春林擔任總裁后,聘請了原中糧包裝董事長王金昌擔任加多寶董事長,雙方迎來破冰。王金昌上任6天后,中糧包裝與加多寶簽署了供罐合作協議,重新恢復合作。與此同時,雙方表示,將共同推進加多寶上市進程。
對此,業內分析認為,加多寶著急上市是由于資金緊張。此前,由于與王老吉商標糾紛不斷以及價格戰,加多寶已經虧損,急需補充資金,提升運營能力,加強自身市場競爭能力。
如今,加多寶再傳IPO,被業內視作其尋求資本助力的表現。去年11月9日,加多寶官網發布消息稱,目前加多寶引資及上市工作正有序推進,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中金財富副總裁吳波一行到加多寶考察交流。
據悉,中金公司素有“投行貴族”之稱,此前曾擔任農夫山泉上市工作的牽頭聯席保薦人。另外,暫緩上市的螞蟻集團聯席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之一也是中金公司。
三年之約將近,加多寶卻無“新故事”可講
不過,隨著上市節點臨近,加多寶卻無“新故事”可講。
我國涼茶行業經過幾年爆發式增長,現已進入增長停滯的階段。根據天眼查數據報告,2017年,國內涼茶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78億元,增速僅為9.1%。與十年前的15%增速相比相去甚遠。可以說,涼茶市場風光已不再。
行業急轉直下,加多寶、王老吉等涼茶企業也停滯不前。最近幾年中,加多寶逐漸被曝出業績下滑、員工罷工、高層出走、資金鏈斷裂等消息。2017年,加多寶被傳虧損3.5億元。不僅如此,加多寶還因輸掉12場官司,面臨29億元賠款的局面。
長期與王老吉之間的商標爭奪,以及營銷大戰也損害了涼茶行業的聲譽,消費者對于涼茶飲料的好感被透支。隨著氣泡水、奶茶、咖啡等新品類層出不窮,涼茶的替代選擇更豐富,涼茶企業再遭受擠壓。
王金昌曾表示,加多寶在2019年扭轉了虧損局面,并實現大幅盈利,2020年疫情影響下,利潤也與2019年持平。但涼茶單品式微,行業整體停滯,沖擊資本市場的加多寶處于無新故事可講的尷尬之中。
據悉,加多寶旗下產品線主要為加多寶涼茶以及昆侖山礦泉水。但業內人士分析,加多寶涼茶市場面臨王老吉的競爭,昆侖山礦泉水的發展也不盡如人意,產品力不足或將是其上市進程中的攔路虎。此前有經銷商表示,目前加多寶在西南、華北地區鋪貨較為充足;但在王老吉的大本營華南地區,加多寶幾乎可以說是不見蹤影。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指出,加多寶赴港上市,除了資金以及規模以外,還要面對歷史遺留問題,“加多寶原董事長、公司大股東當年棄保潛逃,公司去港股,會不會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