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易購百億賣身!張近東的時代遠去了?
一紙公告,易購變“易主”,蘇寧不再安寧。
“接盤俠”會是誰?是剛剛提出18個月重振雄風的老對手國美、資金雄厚的二股東阿里,亦或擁有地利之便的國資?
昔日的零售業霸主,為什么走到了這一步?
“不在零售主賽道的,該關的關,該砍的砍。”剛剛過去的蘇寧集團牛年新春團拜會上,董事長張近東的話言猶在耳。但可能誰也沒有想到,砍下去的第一刀,竟然這么狠。
圖片來源:蘇寧易購公告
2021年2月25日上午,蘇寧易購(002024.SZ)發布公告稱,收到公司實控人、控股股東張近東及股東蘇寧集團通知,其擬籌劃本公司股份轉讓事宜,預計轉讓比例20%-25%,股權受讓方屬于基礎設施等行業。根據擬轉讓比例,預計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變化。
截至2月24日收盤,蘇寧易購股價報收于7元/股,總市值為651.7億元。以25%的股份預轉讓比例推算,此次交易涉及市值將超過160億元。
在此之前幾個小時,市場便已得到消息。蘇寧易購25日一早發布公告,稱自當日開市起臨時停牌,“擬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
誰是“接盤俠”?
蘇寧易購宣布停牌后,市場便在猜測誰是接盤俠。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有市場傳言稱,交易對手方可能是來自江蘇國企等組成的財團,目前正在討論的估值范圍大約在80億元至100億元人民幣。
該消息稱,財團包括江蘇省國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國信”)、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江蘇交通”)、江蘇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農墾”)和南京新工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南京新投”)等多家江蘇國企。但是,目前這一傳言并未得到證實。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
公開信息顯示,江蘇國信主要從事江蘇省國有資產經營、管理、轉讓、投資、企業托管、資產重組以及經批準的其他業務,目前發展形成了能源(新能源)、金融、房地產、貿易、酒店旅游和社會事業等六大業務板塊。
江蘇交通為具有投資性質的國資主體,負責江蘇省內干線高速公路、過江橋梁、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
江蘇農墾同樣為國資管理,目前形成了農林牧漁及食品加工、醫藥制造、貿易物流及相關服務、投資及房地產、通用設備制造等五大產業。
南京新投為南京市市屬大型國企,組建于2012年6月,主要從事重大產業發展項目融資并進行先導性投資,承擔著市屬國企的經營管理、資產保值增值和維護穩定。
蘇寧易購最新公告稱,“股權受讓方屬于基礎設施等行業”,而上述傳言中的四家國企中,江蘇交通顯然更偏重于基礎設施建設。但是,江蘇交通此前曾對外表示,“不清楚這件事”。
除上述傳言外,阿里、國美也一度成為“緋聞”對象,但從最新公告推斷,阿里、國美應該不在股權交易之列。
不論接盤者是誰,昔日零售業霸主走到這一步,都令人唏噓。
連番自救,危機早有端倪
“這是資金鏈緊張的表現。”對此次蘇寧易購的消息,資深產業經濟專家梁振鵬說。
其實,2020年下半年開始,關于蘇寧資金緊張的傳言便四處流傳,導致蘇寧易購的存續債券在二級市場連續大跌,償債能力受到市場的質疑。對此,蘇寧易購主動采取多種方式化解自己的債務危機。
圖片來源:蘇寧易購公告
2020年11月23日晚,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為持續增強投資者信心,維護公司債券價格穩定,促進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公司計劃繼續實施公司債購回方案。
此后,蘇寧易購宣布繼續斥資20億元回購債券,債券價格有所回升。當時蘇寧易購表示,累計使用30億元自有資金購回債券,體現了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圖片來源:企業預警通
企業預警通顯示,截至最新,蘇寧易購債券存量規模約為92.50億元,共13只債券。
除此之外,同樣在11月23日,蘇寧易購還發布公告稱,旗下云網萬店以250億元估值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60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這家新設子公司的核心業務,主要包括面向用戶和商戶提供電商和本地互聯網等全場景融合交易服務,面向零售商和供應商提供供應鏈、物流、售后和各業態的零售云服務,與核心業務配套整合構建相關研發和運營管理團隊。
當時,蘇寧方面曾表示:本輪融資將為蘇寧易購和云網萬店都帶來業務發展的新動能。尤其是蘇寧易購通過多年互聯網零售運營,形成的零售基礎能力將實現全面開放賦能,為越來越多的線下中小微零售商提供零售云科技賦能服務,帶動產業互聯網協同發展。
而在這兩次大動作前幾天,11月20日,為了穩定內部,蘇寧易購宣布2020年度第二次大幅漲薪,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當時,有分析人士認為,蘇寧易購年內兩度加薪,展示了其近期業務發展的向好,以及較為雄厚的資金實力。
圖片來源:蘇寧官網
彼時,密集發布的利好消息讓外界以為,蘇寧可以成功自救。但隨著2021年的這一紙停牌公告,蘇寧終究還迎來了“變天”的時刻。
一個時代的遠去
“張近東是實體零售行業的杰出代表和佼佼者,這一點毋庸置疑。”梁振鵬向野馬財經表示。
1990年,27歲的張近東開始創業,成立蘇寧,彼時同為江蘇人,僅有17歲的劉強東還在上高中。8年后,劉強東開始創業,都是做渠道,都是從3C起家。
如今,1963年出生的張近東,已近花甲之年,面臨著接班的問題;劉強東則是1973年出生,不到50,正當壯年。
在傳統零售摸爬滾打20年后,2010年2月,蘇寧易購正式對外發布上線,蘇寧全面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同一年,已進軍電商6年的劉強東,在拿到高瓴張磊3億美金后,已開始建設后來被人稱道的自建物流體系。
而彼時的國美當家人黃光裕則剛剛入獄,由老婆杜鵑出面主持大局,仍在進行新店的擴張。事實上,蘇寧的電子商務戰略相對于阿里、京東已經起步較晚,國美更是于2012年才開始推進電商布局。
如今看來,黃光裕出獄后,國美意圖通過與電商的后起之秀拼多多合縱連橫,實現彎道超車。而轉型較晚的蘇寧10年電商投資,業績卻一直沒有爆發。
蘇寧從2013年實現全面轉型電商。2017年蘇寧的凈利潤高達42.13億元,2018年更是高達133.28億元,不過大部分是因為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所得。
從扣非凈利潤看,蘇寧易購2014年-2019年的利潤一直為負,分別為-12.52億元、-14.65億元、-11.08億元、-0.88億元、-3.59億元、-57.1億元。2019年,扣非凈利潤也是近年來虧損最多的一年。
沒有了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獲得的盈利,蘇寧的日子正在變得艱難。
蘇寧易購歷年扣非凈利潤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
而京東的營業收入,從2012年不足500億元,到2019年已上升至5768.88億元,是蘇寧易購營收的兩倍多。此外,一直虧損的京東,從2019年開始實現盈利。
蘇寧、京東主營業務規模(單位:億元) 圖片來源:平安證券研報
而且,截至2020年三季末,蘇寧易購流動負債為1099.67億元,主要為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為327.13億元。賬面貨幣資金為308.37億元,其中大多受限。
對此,梁振鵬認為,張近東“本人是幾十年前出身于實體門店業務的企業家,對電子商務的很多細微之處,經營環節,他局限于年齡和他之前的經驗,對電商不夠了解,鉆研的不夠深入,和其他幾家電商如天貓、京東、拼多多等競爭對手不同。”
而且,由于近兩年融資規模上升,蘇寧易購有息負債高企,2020年前三季度財務費用達到24.15億元,對利潤造成不小的侵蝕。
據啟信寶信息顯示,持股比例在20.96%的張近東為蘇寧易購第一大股東,其次是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在19.99%,而蘇寧電器、蘇寧控股分別排后,持股比例為16.8%和3.98%。
2020年12月10日,張近東及張康陽持有的蘇寧控股股份,已經全部質押給了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
事實上,蘇寧的經營性現金流,也不容樂觀。2017年之前,蘇寧易購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一直為正,但是從2017年開始,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卻突然變負,2017年-2019年分別為-66.05億元、-138.7億元、-178.6億元。
也許,正是蘇寧易購目前的困境,讓張近東下定決心放手,交出蘇寧易購的控股權。“就像二十年前百貨商店被蘇寧干掉一樣,屬于張近東的時代已經不同了。”梁振鵬表示。
猜你喜歡
繼美團后,蘇寧易購入駐餓了么,3C家電也能叫外賣?
5月23日,蘇寧易購宣布與餓了么達成戰略合作,只要登陸“餓了么”APP搜索“蘇寧易購”,就能馬上購買超過3000種家電3C商品,全城最快30分鐘就能送貨到家。統一集團買下臺灣家樂福,斥資65.45億元!
據界面新聞援引臺媒報道,統一、統一超商19日深夜宣布,以新臺幣290億元(約合人民幣65.45億元)的價格買下臺灣家樂福。蘇寧易購迎來“至暗時刻”,“換擋”能否自救?
昔日的零售之王,如今流動性承壓,數百億債務逾期,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T易購,002024.SZ)正駛向懸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