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造車消息股價爆漲這天:小米關停米聊,曾是微信最大對手

2月19日,“確定造車”的消息不脛而走,小米盤中一度漲超11%。而就在幾個小時之前,小米旗下的即時通訊軟件米聊正式停止服務。
作為小米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關鍵嘗試之一,它曾和MIUI、手機一道,被雷軍視為小米的“三駕馬車”。然而,搶占了先機的小米沒能打過反應迅速的騰訊。
雖然米聊比微信誕生得更早,但在十年后的今天,微信已成為社交領域難以撼動的國民級應用,向“下一個十年”的未來大步邁進;而同樣擁有十年歷史的米聊,終于還是和它的用戶說了再見,黯然退場。
千億美元市場先機
米聊的出現緊跟著移動互聯網風口。2010年10月,一款名為Kik Messager的即時通訊App風靡美國,基于用戶本地通訊錄,可實現免費短信聊天,推出僅有兩周,用戶量即突破100萬。雷軍注意到了隨之而來的商機,兩個月后,米聊App上線,由小米聯合創始人黃江吉主導開發,那時的小米也不過剛剛一歲。
在被雷軍拉著一起創業之前, 黃江吉已經在微軟工作了十幾年,其中,負責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 7相關瀏覽器與即時通訊等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這為其開發米聊奠定了基礎。
早期,米聊的定位是跨平臺、跨運營商的手機端短信工具,作為一款免費的即時通訊工具,只要用戶所使用的手機可以上網,就能夠與通訊錄聯系人進行實時溝通。
但黃江吉認為,只針對Kik Messager進行簡單復制并不是米聊正確的發展方向,轉向真實身份的社區形態才會更具有成長性。的確,語音對講功能推出后,米聊用戶數量一路走高,上線半年注冊用戶達200萬。隨后,米聊又逐步豐富了圖片、視頻、文字、紅包、廣播、視頻電話、遠程協助、屏幕共享等多項功能。
當時,米聊在小米的戰略部署中,絕非單一的社交工具,而是需求社交突破口的第一步,小米的終極目的是借此由通信工具切入互聯網服務。
這也與小米把自身定位為一家互聯網公司相呼應。雷軍曾在一次采訪中形容米聊是創立小米后發現的“兩個千億美元的機會”之一,既有運氣成分,也與過去的積累分不開。但這份運氣并沒有長久陪伴小米,相比對手,雷軍的動作雖然快了一步,但也很快被趕超。
事實上,米聊發布第一版后,雷軍就曾提到,如果騰訊介入這一領域,米聊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膀v訊介入得越早,我們成功的難度越大,據內部消息,騰訊給了我們3個月的時間?!?
雷軍在賭,賭騰訊行動的那個時間差。他很有危機感,但也十分無力,早已憑借QQ構建起社交帝國的騰訊,僅僅給了米聊一個月的時間,此后便推出了自己的“Kik Messager”——微信。
難敵微信后發制人,米聊的悲情開局
和雷軍一樣關注到Kik Messager這個新鮮事物的是張小龍,他通過郵件向馬化騰提出建議,希望做出一個類似產品。吳曉波所著《騰訊傳》中寫道,這款產品立項于2011年11月20日,張小龍帶著一支10人不到的團隊,歷時近70天,完成了第一版研發。馬化騰后來親自揭秘,當時騰訊內部有三個團隊同時推進微信項目,“誰贏了就上誰的”。
關于與騰訊的對壘,雷軍做過如下設想——“如果騰訊沒有犯任何戰略錯誤,選擇用完全相同的產品形態來迎戰米聊,只有在它能給米聊一年搶跑時間的前提下,小米才有50%的勝算;如果騰訊在一年之內拿出一模一樣的產品,那么騰訊的綜合資源是小米的一萬倍,小米將處于完全弱勢,屆時騰訊會把全部的工程資源和推廣資源撲上來,小米獲勝的概率將是零。”
盡管在最初半年,微信用戶數一直未突破百萬,但憑借QQ與通訊錄結合的強大社交關系鏈條,再加上功能的快速更新迭代,微信打開了增長的大門,語音聊天、“搖一搖”、“漂流瓶”、“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相繼上線,從平臺化到多維度社交,微信的影響力逐漸增強。 尤其是“查看附近的人”,張小龍感慨這一功能“徹底扭轉了戰局”。
換句話說,此時的微信已經找準了屬于自己的定位——左手通訊,右手交友,產品日益完善。到2011年11月底,微信注冊用戶數量已超過5000萬,而米聊直到2013年7月,用戶數量才突破4000萬。
在后續的眾多復盤中,QQ用戶轉化和內部資源推廣等被視為微信擊敗米聊的最主要因素。不過,黃江吉在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解釋,若要說米聊落敗的原因,最容易、最直接的答案可能會是——微信是騰訊做的,發展過程中導入了QQ關系鏈。但他也強調,這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騰訊對社交領域足夠了解且擁有自我顛覆的決心,所以微信走的彎路較少?!爱旘v訊用各方面配套的肌肉把DNA發揮出來時,威力就很可怕,這是微信成功的關鍵。”
米聊與微信的PK是一個悲情十足的故事。
一個成立僅一年的新企業,要挑戰一家成長迅猛的互聯網新貴,賽場還是對方最為熟悉的社交。故事的一開始,似乎就已經預見到了結局。
由于缺乏經驗,米聊的定位始終不夠清晰,此外,技術上的問題也在用戶一路走高的過程中暴露了出來,從服務器宕機到用戶集體掉線,在快、準、狠的微信面前,米聊慢慢落于下風。后來,米聊成了米粉的聚集地,只要還活著,就令雷軍感到欣慰。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米聊還是拼不過微信?”一位從米聊轉戰微信的用戶寫道:“原因只有一個,大家都用微信,我用米聊沒有人聊,改變不了他們,那只能改變我了?!被卮饡r間已經是2011年12月。
而在全球手機市場陷入增長停滯的2021年,米聊被正式關停,重新走入雷軍視野的是資本市場上的大熱門新造車。至少在這項機遇面前,即將發生的是一個誰也猜不中結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