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小蠻腰”也能上市?年收超5億,你貢獻了多少?
1月15日,廣東證監局官網披露,“小蠻腰”的主體公司——廣州塔旅游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塔”)正在接受中信證券的上市輔導,同時,已于1月14日在廣東證監局受理并備案。
圖片來源:廣東證監局官網
這意味著“小蠻腰”正式向A股發起進擊。
記者就上市最新進展、上市目的地、募資規模等問題聯系廣州塔,但截至發稿,對方未做回復。
誕生16年,電視臺、旅游一把抓
作為“小蠻腰”的主體公司,廣州塔成立于2004年5月,原名廣州市新鑫電視觀光塔有限公司。后經兩次更名,才于2016年8月整體變更為“廣州塔旅游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本身肩負的電視臺作用外,廣州塔還為游客提供“小蠻腰”特色觀光旅游服務,以及配套休閑、餐飲、珠江游及紀念品銷售服務。此外,公司還依托“小蠻腰”旅游資源及品牌開展包括商鋪租賃、會展、廣告、婚慶等各類增值服務。
其中,“小蠻腰”觀光旅游服務主要是根據塔的不同高度設置游客服務中心、3D及4D動感影院、休閑區、戶外螺旋式空中云梯、旋轉餐廳等五個功能區及塔頂游樂區。
此外,查詢天眼查發現,廣州塔一共控股了3家子公司,分別為廣州塔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塔云星餐飲有限公司、廣州城港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聯營企業有1家,為廣州新電視塔月嬌軒飲食有限公司,是廣州塔與廣州廣州港集團合資設立。
圖片來源:天眼查
其中,云星餐飲主要負責旗下三家餐廳,即位于“小蠻腰”內的璇璣地中海自助旋轉餐廳、盧特斯法國旋轉餐廳以及筷子薈餐廳。城港旅游主要從事廣州塔珠江黃金水岸旅游產品,代售珠江游與廣州塔的聯票。
半年虧損超6000萬元
業績方面,廣州塔自2009年10月正式對外售票營業以來,2015年首次扭虧為盈。2017年2月,廣州塔在廣州市推進國企改革浪潮中掛牌新三板,位于基礎層。
年報顯示,自掛牌新三板以來,廣州塔年度營收持續過億。
2017年廣州塔實現營收為5.55億元,2018年增至6.27億元,2019年進一步增至6.91億元;同期凈利潤由1.18億元,增至1.39億元,并進一步增至1.44億元。
從細分業務來看,廣州塔近三年業績持續向好的主要原因是其客流量增加,進而帶動門票、餐飲以及旅游商品三項主要業務收入增長所致。
具體到游客層面,2017年廣州塔共接待登塔游客223.4萬人次,2018年增至230.4萬人次,2019年進一步增至250萬人次。
同期對應的門票、游樂等主營產品收入分別為3.218億元、3.447億元、3.587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7.97%、54.95%、51.93%。占比較高,每年都貢獻了超過一半收入。其次,餐飲收入同期分別為9825萬元、1.087億元、1.17億元,占比分別為17.7%、17.33%、16.94%。旅游代理業務收入分別為3735萬元、6131萬元、9667萬元,占比分別為6.73%、9.77%、14%,增速明顯。
整體來看,廣州塔的盈利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如同其他文旅企業一樣,廣州塔的抗壓能力還有待提升。
數據顯示,2020年1-6月,廣州塔共接待登塔游客25萬人次,同比減少77%。實現營收1.02億元,同比減少67.57%。虧損6454.69萬元,上一年度同期則為盈利6869萬元。疫情對廣州塔造成的影響顯而易見。
不過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廣州塔2020年國慶假期客流回升,門票銷量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5%,門票收入增長16.3%。今年元旦假期,廣州塔接待游客2.25萬人次,同比增長32%。
如今恰逢年底,春運大潮降至,疫情如果再次肆掠,又將給旅游業,包括“小蠻腰”的營收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猜你喜歡
東南亞中小型企業有望在未來三年內為數字化轉型投入1300億美元
到2025年,東南亞數字經濟的GMV規模有望增長至3300億美元,實現20%的復合年增長率。北京熱門地段住一晚要500元,商旅需求激增,經濟型酒店集體漲價
經濟型酒店也不經濟了,最近北京的酒店價格突然集體上漲,部分熱門地段的如家、漢庭突破500元,全季、桔子酒店基本600元以上,亞朵等更是普遍漲到7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