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雞娃這件事上,家長一邊兇悍一邊淚目,拼盡全力卻成為普通人?
早上6:30起床,7:30到校,下午放學后,6:00前做完課后作業,再去距離家附近的教育補習機構,學習外語、鋼琴等科目。7:50吃晚飯,稍作休息后,完成補習機構留下的作業已是晚上9點后,洗漱睡覺基本在10點左右。周末除周日下午4點前可自由安排之外,其他時間都已被各類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這是北京西城區三年級學生嘟嘟的作息時間,日復一日。
對于這樣緊湊的安排,嘟嘟偶爾也會抱怨 “沒有時間休息”,但他基本沒有反抗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嘟嘟愈發適應這種節奏,自發將上鋼琴課和畫畫課當做休息。嘟嘟媽媽則會在嘟嘟說累的時候,安慰他要堅持,并適當的調節一些課程,讓嘟嘟短暫休息一下。
在時代的裹挾下,像嘟嘟這樣的娃不只存在于北京,像嘟嘟媽媽這樣的雞娃母親分布在全國各地。
如今,只要有娃的地方就有雞娃的媽媽,無關地域,無關貧富。
雞娃,也就是用雞血的方式養娃,早幾年就成為家長圈流傳的黑話。
雞娃甚至還形成了一圈鄙視鏈,“素雞”的鄙視“明雞”的,“明雞”的鄙視“家雞”的,“家雞”的鄙視“偷雞”的,“偷雞”的鄙視“素雞”和“葷雞”的。
鄙視鏈頂端是“自雞”和“耐雞”的,鄙視鏈最底端是“假雞”的。
在快速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社會競爭壓力下,這屆年輕人要么不生,生了就免不了雞娃。即便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普通人,家長們也要拼盡全力。
在一批批雞娃父母的努力下,一個囊括母嬰、保險、教育、房產的超萬億級市場就這樣誕生。
僅在線教育領域,2020年市場規模已經接近4000億,半年就有100多個項目拿到了融資,作業幫單筆融資超過16億美元更是創了紀錄。雞娃背后的產業,更是吸引了IDG、騰訊投資、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等頭部機構早早進入。
這個“錢景”可期的萬億市場,究竟是如何被雞媽媽與雞娃們催生出來的呢?這大概要從雞娃們的出生開始說起。
以下是幾位雞娃媽媽和一位娃的自述:
出生就報名幼兒園,6個月上早教,小學周末基本無休
寶媽:麗麗,北京,40歲
我小孩今年8歲,三年級,在北京西城區上學,在孩子剛出生沒多久之后,我們就給孩子報名了幼兒園。當時選擇在現在居住的地方買房也是因為這個幼兒園,這是國外的一所大學在國內的分校,名氣不錯。
我家孩子在6個月的時候,我就送他去了早教中心,2歲3個月的時候就讓他上了私立幼兒園,3900元一個月。
選擇私立幼兒園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私立幼兒園會教孩子學科知識,二是私立幼兒園有外教老師可以教英語,但公立幼兒園基本不教知識。
孩子滿4歲時,我給他報了畫畫、圍棋、跳舞、鋼琴、書法等課程,主要是讓他在學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愛好,最后留下喜歡的,剃掉不喜歡的。
現在小朋友上三年級了,只有鋼琴和畫畫在學著。
現在我家孩子周一到周五都是6:30起床,7:30到校,下午放學后,要在6:00前完成課后作業,然后去培訓機構上課,每周二晚是線上課,周三晚是線下課,周五晚是鋼琴課,周一和周四可以稍作休息。
有培訓課程的時候,孩子每天需要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完成課后作業,大概晚上9點左右,9:40就該洗漱睡覺了。
周六上午7:40開始上英語課,11點結束,下午兩點開始上學而思的語數外,晚上8:20下課。周日上午,他需要做完所有的作業和試卷,下午四點前是自由時間,然后5:00開始上美術,晚上7點回家。
孩子有時候也會說沒有時間休息,但現在他認為上美術和鋼琴就是在休息了,他已經習慣了這種節奏。
我們在孩子教育方面,一年的費用大概在8—9萬左右,做這些到不是說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真正的起跑線,所謂的起跑線都是家長設定的。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思維,不是外人能左右的。
我這么做是希望我和他能付出200%的努力,讓他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成就,而不是像父輩們那樣獲取的知識很單一,也是為了讓孩子能養成獲取知識的習慣,以后能走得更遠更好。
花了家里多少錢,算不清也不想算,害怕還不起爸媽
學生:小慧,惠州,18歲
我今年高三了,是一名藝術生,音樂專業。之所以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為小時候不懂事,沒有好好學習。上初二的時候開始懂事,也知道如果中考考不好,就意味著與高中和大學無緣了。于是在初二的時候,跟爸媽商量了一下,決定做藝體生。
我算是比較幸運的,家庭經濟條件不錯,爸媽覺得只要我能好好讀書,什么都行。從初二開始,我便成了藝體生,平時大多在校外的培訓機構學習,在學校的時間相對較少。
我們住在一個三線小城市,但消費力并不差,我是學音樂的,這是一個燒錢的專業。
你問我學音樂有多燒錢?一節聲樂課1000元,一節鋼琴課500元,一節小三科(樂理、視唱、練耳)300元,這些課程里面,除了小三科一節課是一個小時以外,其他都是40分鐘。
從初二到現在花了家里多少錢,我自己也記不清楚了,都是爸媽給我交的,他們也不給說金錢方面的事情,擔心我有壓力。
學這個專業很辛苦,我們學的東西,比普通文化生要學的更多,考試也考得很多,費精力又費錢。不僅是學生很累,家長也很累,他們的壓力主要是精神上的和經濟上的。
比如我們所住的城市并沒有特別好的聲樂老師和鋼琴老師,是我爸爸托關系在廣州給我找的老師,花了多少錢我不知道,但應該不便宜。畢竟我的老師在領域里還是相當有名的,收的學生也是名額有限的,不是誰都可以的。
搞定關系之后,我每周都要去廣州上課,媽媽幾乎成了我的專職司機,日常接送全靠她。
上課期間,媽媽都是在外面等著,一定很無聊吧,但她基本不會離開。因為她要等我上完課詢問老師關于我的情況,每次都是這樣。
對于我的專業,爸媽并不懂很多,但還是知道好壞。有時候看著媽媽在擁擠的家長區域等著我的時候,會突然想哭,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學。
還有幾個月就要高考了,我現在不僅要鞏固專業,還要學習文化課,說實話挺累的,但爸媽也不輕松。他們晚上都會等我回家,聽我練琴,幫我錄音,看我是否有進步,媽媽有時候還要陪我背文化課。
我現在的文化課基本不在學校上了,因為趕不上進度,所以找了外面的培訓機構,等藝考過后,我就要全天待在教育機構了。每天要上9節課,早中晚各3節。
聽我媽說,那個教育機構還不錯,很多藝術生都在那學,最后都考了好成績,但是價格也比其他機構貴,一節課168元,也就是一天要1500多塊錢。這要是上到高考,怎么也得3萬多了吧。
所以,不要問我在教育上花了家里多少錢,我算不清了,也不想算,這一定是一筆可怕的數字,我怕未來還不起爸媽。
6個月寶寶,花銷近10萬,每年6萬年金險
寶媽:葉子,鄭州,26歲
我今年26歲,在父母的催促聲中結了婚,生了娃,但其實我不想這么早要娃的,畢竟我覺得自己還是個寶寶。
不過,在我們這種小城市,26歲結婚生娃也不年輕了,所以,盡管是被催,但又覺得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2020年比較意外的是小寶寶的來臨,沒想到一直抗拒生娃的我,竟然也做了媽媽,還特別喜歡他,什么都想給他最好的。比如,吃的,穿的,用的。
家里人說寶寶長得快,買衣服盡量往大了買,可以穿多一段時間,但我都是給他買剛好合身的,而且要買舒服的。
我不會在網上給他買衣服,擔心質量不好,不夠柔軟。所以我都是去實體店買,看得見,摸得著才放心。
玩具也買了很多,都是可以給寶寶咬的,可以高溫消毒的,害怕有細菌。生了孩子之后,才發現一向邋遢的自己,其實也很潔癖。
雖然寶寶才六個月,但我在他身上的花費不少了。比如玩具,用我媽媽的話說,就是可以裝一大籮筐了,日常生活用品更不用說,棉柔巾、紙尿褲、保濕霜、乳、奶粉等都是一箱一箱的往家里囤,生怕不夠用。
有時候,一些寶媽會在群里分享好物,我也經常被種草,但我心里也明白,有些東西根本用不上,備著就是圖個心安。
寶寶出生以后,最大的一筆花銷是保險。我其實是一個保險白癡,但我出月子的時候就開始研究保險了,人家都說保險是孩子一生的保障,這個他不能少。
為了研究保險,我幾乎請教了身邊所有關系不錯的寶媽,最后我選擇了給寶寶買了醫療商業險和年金險。兩者加起來,每年要交至少七萬。年金險每年交六萬,一共交五年,醫療商業險每年交一萬多,一共交二十年。
其實,每年七萬多的保險支出對我們家來說,還是有點壓力的,但是想到寶寶以后可以輕松一點,咬咬牙就買了。況且,年金險交了以后如果用不著,是可以拿回來的,就當是給寶寶的一筆儲蓄吧,給他買還是很有必要的,指不定哪一天就用上了。
我之前算過在寶寶身上的支出,從懷孕到現在花了也有小十萬了,主要是產檢,住院,以及給寶寶購買生活必需品。十萬對于我們這種小縣城的人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但我覺得很值,只要他身體健康就好了。
我可以從自己身上省錢,但不能從他身上去節約,別的小朋友能有的,他也不能少。
娃剛出生,就開始焦慮學區房,我怕不配做爸爸
寶爸:元素,成都,30歲
2020年,我30歲了,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孩子,孩子滿月那天,我邀請了親朋好友一起慶祝。
在宴會上,我哥跟我說,養孩子就孩子出生時高興,結婚時高興,其他時候都不高興,老操心了。然后就給我普及了各種養娃的基本知識,以后今后如何為孩子的將來做打算。
果然,如我哥所說,從娃出生的第二個月開始,我開始焦慮,焦慮如何才能給他好的教育,如何才能給他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我總覺得自己目前不能給他最好的,孩子是不是來早了。
有時候,我甚至會想,等他以后長大了,會不會后悔做我的兒子,如果有選擇,他還會不會選擇我做他的爸爸。每每想到這些,我就整夜失眠。一起工作的同事都說,生娃之后,我變老了很多,憔悴了很多。
我覺得孩子的未來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所受到的教育。我就是從一個偏僻的小農村來的,雖不能說現在有多大成就,但能走到現在,我覺得自己并不差,而這些取決于我一直努力學習。所以,我的孩子必須要受到良好的教育。
當得知老婆懷孕的時候,我已經開始研究學區房,我在網上查閱了我們老家所有的學區的排名,并逐個了解了學校的師資、學校環境、交通。最后還是決定買當地最好的學區房。
我看中的學區房位于當地的富人區,看房的時候,銷售給我說,那個小區的人大多非富即貴,很多都是住別墅的,也有人手幾套房的,當然也有人和我一樣,不是有錢人,僅僅是因為學區,為孩子的教育買單。
8月份的時候,我看中了一套房子,套內面積80平,總價250萬,兩室一廳,感覺不錯,但出于資金問題,稍微耽誤了幾天,結果那套房子被別人搶走了。我突然有了挫敗感,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的爸爸。
最近,我又看中了一套房子,已經在跟房東洽談,無論如何,過年前一定要拿下這套房子。
以前沒有孩子的時候,并沒有想太多,甚至覺得我的孩子要粗養,不能太矯情。但真正有了孩子以后,覺得要精細化喂養才行,跟孩子相處的時間越長,為他打算得越多。
鑒于這次買房的挫敗,我決定未來所有賺的錢,都要用來買房。孩子以后能有出息最好,如果沒有,也可以靠收房租生活。這個想法或許有些幼稚,但我現在真的是這么想的。
三個小學生,一年教育支出花掉12萬,不包含送禮
寶媽:子晴,南昌, 36歲
我是三個孩子的媽媽,老大今年讀6年級,老二三年級,老三剛讀一年級。
我們家經濟條件不錯,不用為錢發愁,但我每天也很累,這種累是精神上和體力上的。
生老大的時候沒什么經驗,小時候發過一次高燒,去醫院不及時,導致老大現在智商發育不是很好,我覺得自己很虧欠她。所以,現在做什么事情,都優先考慮他的感受。
老二天資聰穎,什么都不用操心,在學校永遠都是第一名,是我們全家的驕傲,老三稍微調皮一點,但在接受范圍內。
我現在每天的任務就是管好三個娃,周一到周五要保證他們的一日三餐均衡有營養,還要包攬檢查他們課后作業的任務,包括手工。
周六日更忙,早早起床吃完早餐,要帶三個娃去培訓機構,因為我們上的培訓課程很多,機構又都是最好的,加之三個娃處于不同的學習階段,因此所上的課程和機構都不一樣。這就意味著,我送完這個,要送那個,整個周末下來,我不是在送娃的路上,就是在接娃的路上。
一到周末,車里的油就見底了,而我自己,有時候忙起來連化妝的時間都沒有了。
現在三個娃除了學校的課程之外,還報名了武術、鋼琴、舞蹈、書法、畫畫、主持人等課程,看起來還不錯,就是感覺孩子太累了。不過有什么辦法呢,現在的小孩子誰不是這樣。我給他們報這些課程都是為他們的未來做打算,以后文化課不好,只要專業技能過硬,自己開個小機構,教教學生,也能養活自己。
孩子們越來越大,開銷也越來越多,原因在于校外的培訓機構,收費越來越貴,2020年整一年,我三個娃在教育上平均每人至少花費了4—5萬, 也就是說,在我家,除學校的費用外,在教育培訓機構的支出至少就得12萬,這些還不包含為了讓老師們好好教孩子,請他們吃飯,送禮等費用。
雖然花了很多錢,但我覺得挺值得,尤其是看到孩子們有進步的時候。
今年元旦節,我二女兒雖才三年級,但卻通過學校的重重比賽,成為了元旦晚會上小學部的主持人。去學校參加晚會的時候,人家都夸我女兒很優秀,我很自豪,也更加覺得讓她參加校外的主持人培訓是正確的選擇。
孩子們有時候也會不想去培訓機構,覺得太累,尤其是遇到大小假日的時候,特別想出去玩。但我大多時候都是委婉拒絕,告訴他們如果不努力,就不能變得更加優秀。
可能現在他們還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但我想等他們長大以后,會理解我的。
(文中麗麗、小慧、葉子、元素、子晴均為化名)
猜你喜歡
“雙面”豆神教育:6年虧掉52億,60交易日暴漲300%,前實控人持續減持,5.86億股解禁將至!
蹭上AI概念的豆神教育暴漲容易,暴跌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