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機構達成債務重組共識,泰禾集團債務謎團迎轉機
自去年7月底宣布戰投消息后,泰禾集團的債務重組終于迎來新的曙光。
1月13日晚,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泰禾已與興業銀行就債務重組問題簽訂備忘錄,另一家重要債主東方資產,也已就債務重組問題達成一致,并已介入到項目層面。就此,AI財經社向泰禾相關人士求證,截至發稿,尚未回應。
在這之前,泰禾的債務重組也被傳出了債務延期的消息。多位債權人如民生銀行,長城資產等與泰禾達成了債務展期協議,讓泰禾的138億到期債務獲得了喘息之機。但一個不樂觀的事實是,即便算上被展期的部分,泰禾仍然有386多億的逾期債務缺口需要填上。
度過了2020年的債務危機后,黃其森的2021年依舊不輕松。泰禾債務難題最終又將如何畫上句號?目前仍舊未知。
債務重組緩慢推進中
最新和泰禾達成債務重組協議的兩家機構,分別是興業銀行和東方資產。對于泰禾來說,這兩家機構都有著特殊的意義。興業銀行的大本營正是在福州,而福州也是泰禾集團的總部所在地。東方資產則是泰禾集團六大債權人中的重要“債主”,處置不良資產的四大AMC(資產管理公司)機構之一。
上述兩家機構在債務層面的共識,讓泰禾的債務局面迎來新的轉機。而在具體的協商方式上,據媒體報道稱,目前,泰禾已與債權人達成了"封閉管理"的協議。即項目層面的融資、銷售等資金流動,完全用于項目本身的自運轉,而不必受公司整體經營狀況的影響。
一位資管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相比從集團層面的解決債務危機,先解決項目層面的資金問題要更為高效。“畢竟泰禾在長三角的一些資產質量還是不錯的,盤活現有資產,有利于為后續債務提供資金回流。”
在此之前,泰禾債務的最大救援方一度被認為是萬科。2020年7月底,萬科和泰禾達成一份戰投協議,萬科擬以24.3億元入股泰禾,持有19.9%的股份,但這份協議卻設置了一份嚴苛的“防火墻”。萬科在7月31日與泰禾締結的協議中表示,對泰禾的債務不進行增信,需要泰禾自行解決債務問題后,萬科才會推進與其的戰略投資。
債務重壓下,泰禾不得不積極自救。在長達160多天的債務重組里,泰禾通過密切接觸多方債權人的方式,緩解債務危機。
從公開資料來看,泰禾的主要六大債權人分別是華融資產、長城資產、信達資產、東方資產、興業資產、浙商資產,前四家是擁有金融全牌照的四大AMC,其中,長城是是泰禾最大債權方。
目前,泰禾已與長城資產達成債務重組協議。2020年12月21日,泰禾集團宣布與長城資管達成債務重組協議,將120.03億元債務延期至2023年12月18日。另一筆債務延期則發生在2020年12月18日,泰禾與民生銀行就一筆18億元的借款達成展期協議,展期至2022年6月10日。
同樣做出妥協的債權人,還有華融資產。在去年12月,泰禾控股股東泰禾投資與華融資產的一筆4.87億元債務已簽署長期履行協議,華融也已申請法院中止強制執行債務。
386億到期債務等待解決
盡管有138億到期債務的延展,但這并不能化解泰禾的債務危機。一個棘手的難題是,即使不考慮展期債務,泰禾仍有386億的違約債務需要解決。
2020年7月8日,泰禾集團在對深交所《年報問詢函》的回復公告中披露了2020年內到期債務類型,不包括2020年第三季度可能回售的“18泰禾01私募債”和“18泰禾02私募債”的情況下,泰禾集團2020年內到期債務為555.11億元。而撇除債務延展的金額,泰禾的到期債務還有386億。
這些2020年內的到期債務里,有一多半都來信托機構,它們對泰禾集團及其子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在股權質押和信托融資中。涉及的信托公司達20家左右,包含興業信托、五礦信托、廈門信托、中信信托、中建投信托、西部信托、渤海信托、陸家嘴信托、中融信托、華能貴誠信托、中原信托、西藏信托、光大信托、天津信托、愛建信托、大業信托等。
但在巨額的債務面前,不少信托機構明顯失去了耐心。從去年下半年起,多家信托機構向泰禾機構發起了起訴狀。2021年1月3日,泰禾集團公告稱,于近日收到兩張民事起訴狀,原告分別是四川信托和浙商金匯信托,起因均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其中,四川信托早已于2020年8月10日已經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訴訟,追討上述的47億元。而另一家浙商金匯信托則于2020年8月時對上海金閔起訴,請求判令上海金閔償付本金及相關利息、罰息等共計約6.11億元,泰禾集團、黃其森、葉荔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此外,2020年7月23日,中原信托起訴泰禾集團,涉訴貸款本金總計達10.66億元;2020年6月29日,西藏信托通過法院申請將泰禾集團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8180.90萬元;2020年5月6日,華能信托申請將泰禾集團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3.44億元。
隨著巨額債務的到期,泰禾集團的債務重組迫在眉急,留給泰禾的時間的確不多了。
猜你喜歡
興業銀行代銷4.5億信托產品疑似暴雷被“砸場子”
興業銀行新任行長陳信健的任職資格獲批,該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葉文煌能解興業基金“困局”嗎?
近日,福建證監局官網披露,經查,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興業銀行”)的基金銷售業務,在銷售產品準入集中統一管理、基金銷售業務數據統計質量等方面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