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來襲,這個萬億級的暴利行業慌了
80%倒閉的魔咒,正籠罩于昔日利潤率直逼300%的汽配行業之上。
2020年7月,作為年成交額達50億、中原地區最大的“以批發為主,批零兼營”的汽車配件及汽車用品集散地,天榮汽配城的故事卻以“拆遷”落下帷幕。
天榮汽配城的遭遇并不罕見。
我們了解到,截至目前,廣州陳田汽配城、濟寧金宇汽配城、徐州淮海汽配城、鄭州北郊汽配城、北京燕丹汽配城、北京順義南法信汽配城等知名汽配城都已拆遷或停業整頓。
當下,以“內外交困”來形容當下的汽車后市場并不為過:于內,從業者大多習慣了暴利時代的幸福光景,觀念陳舊、改革乏力;于外,行業在升級,技術在迭代,“灰犀?!毙履茉雌嚨牡絹硪苍趯鹘y汽配行業造成顯著沖擊。
無疑,汽車后市場,正在迎來一場劇變。
倒閉潮洶涌來襲:汽修門店暴利時代不再,80%玩家或將淘汰出局
汽配行業“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昔日暴利時代,“汽配城200至300%的利潤是常態,中等規模的門店,就算只有2000位客戶,2000萬年收入非常輕松,1年下來,日子很滋潤?!庇衅湫袠I從業人士曾指出。
但如今,“業內常有人說,3至5年內汽配門店會倒掉一半。但目前看來,最后存活下來的,極有可能僅占20-30%?!鼻笆銎湫袠I從業人士稱,“現在汽配行業的很多思維,和20年前我剛入行時沒任何變化。大家習慣了依靠暴利而活?!?
如此看來,汽配行業倒閉潮的襲來不無來由。
一汽車行業投資人對我們直言,“倒閉的門店基本都是雜七雜八的‘夫妻店’,因為服務不行。這些店本來也是早晚是要洗牌出去的。行業現在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
2020年,隨著汽配“夫妻店”的逐一出局,互聯網正以其獨特的創新思維倒逼汽車全車件數據化發展,目的則在于使得數百萬種汽車零部件分類供給和需求者快速得到線上線下服務。
對于數以萬計理念守舊的汽配行業從業人群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這個過程很復雜,甚至不僅是B2C、B2B 就能解決的問題,從業者要通過‘C2B2B+O2O’模式進行線上線下融合,極大地使汽車零部件得到再利用,打開數萬億市場?!睎|興證券在報告中指出。
另一方面,新能源電動車的普及也在對汽配市場造成沖擊。
IDC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約542萬輛。新能源汽車2020至2025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36.1%。
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攀升下,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孫明達提到,首先面臨“裁減”的就是修車廠,因為新能源電動車的能耗低,對機械的維修需求已經不那么頻繁了,這也應該成為企業融入汽車后市場細分領域的考慮因素之一。隨之立即帶來的是基于動力系統的易損件的需求消失,以動力系統易損件快速配送為主要需求的易損件連鎖企業,也將隨著需求消失。
新能源浪潮爆發,汽車后市場“灰犀牛”來了?
市值暴漲、銷量普升,在造車新勢力高光時刻的背后,一個顯見的事實是,新能源的未來已來。
正如比亞迪電動汽車投資公司董事長李黔所說,新能源汽車現在處在了重大的歷史變革期,而且是處于暴發期的前夜。不可否認的是,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剛剛開始。
從產業角度,汽車電氣化的變革也深刻影響著整個汽車產業鏈。這意味著,汽車后市場不僅面臨著數字化升級帶來的行業洗牌,還同時面對著新能源汽車井噴式增長下服務需求變化的沖擊。
最明顯的即是汽車保養方面。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最大的零部件差異是發動機不同,一個電動,一個燒油或者燒汽。那么自然,傳統燃油車的保養方法就不再適合新能源汽車??梢灶A見的一個變化是,由于服務的內容和對技師的要求完全不同,原有做傳統燃油車的汽車修理門店在轉為以電動車為主的服務邏輯時將難以轉型,倒閉潮將不可避免,甚至連目前定位為以服務傳統汽修門店的易損件汽配連鎖平臺,將面臨行業巨變的嚴重挑戰。
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白皮書2020》,伴隨發動機、變速箱等內燃機動力系統逐步被取代,傳統機械部件價值大幅縮水。與此同時,汽車電氣化部件則將迎來跨越式發展。
“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普及不僅會影響汽車后市場在維修、保養等環節對金融服務的需要,更會改變整個后市場規模。據估計,汽車后市場的規模會隨著電動車的進入而縮小15%。”孫明達指出。更為嚴重的是新能源汽車保養需求量下降、汽配產品供應鏈的價值重構等,這甚至被稱為是汽車后市場發展進程中的“灰犀?!?。
“目前中國保有量汽車近3億臺,而新能源車保有量僅約300萬臺,即便以2025年20%的新車滲透率計算,未來5年內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也不會超過2000萬臺,且其中車型車款眾多,電池技術參差不齊,難以形成標準的后市場體系?!鄙叫匈Y本創始合伙人徐詩對投中網直言。
不過,也有人表示,“灰犀?!闭撜{有些言過其實。
不惑創投創始合伙人衣家宇表示,按照市場角度,新能源車只是在保養方面相對減少,但在易損和維修方面,新能源汽車的汽車后市場并未有太多改變。
電動化趨勢不可避免 投資要有終局思維
盡管面臨著售后質量參差不齊、服務體系不成熟等各種行業痛點,以及商品結構迭代調整等的市場需求變革,但中國汽車后市場的龐大想象空間依然毋庸置疑。
這主要依賴于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強勁勢頭。
根據德勤發布的《2020中國汽車后市場白皮書》,中國汽車市場已不再是新車“增量”獨角戲,全球最大“存量”市場即將易主中國。中國汽車保有量有望在2025年超過美國,預計可達1.7萬億規模,成為全球保有量最大市場。
然而,雖然市場規模巨大,資本對于汽車后市場賽道的投資熱情卻有所下降。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15年-2020年,汽車后市場領域的融資數量持續下降,整體融資規模也于2020年迎來最低點。
由此可見,經過了過去的野蠻增長與關門倒閉潮,如今投資機構對于汽車后市場領域的態度愈發謹慎。在資本的燒錢游戲之后,現有市場玩家的洗牌與整合將成為整個行業的競爭主題。
《2020中國汽車后市場白皮書》也提到,從具體后市場內的賽道投資趨勢上看,2019年開始,資方的選擇趨于理性,不再輕易為求新求異的商業模式買單,而是更加客觀冷靜地審視商業邏輯可行性以及企業關鍵業績指標,更傾向于尋找商業模式逐漸清晰、面向未來具備可持續發展潛力的標的進行投資。
“汽車后市場當前的行業頭部地位很難被挑戰。無論是從行業認知角度,還是資本加持方面,基本不會出現新的巨頭,頂多是會出現一些周邊玩家做差異化的補充。”衣家宇強調。
那么,對于現有創業者而言,如何在此番萬億級市場角逐賽中獲得突圍?
衣家宇的建議是——看懂終局并秉持終局思維。“電動車的趨勢未來不可逆,但要清楚,它只改變了整個車結構里面的一部分,交易模式并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另外,汽車后市場企業還要側重服務終端,以優質服務取勝,因為落地服務的需求是始終存在的?!?
在徐詩看來,當前后市場連鎖行業的主要痛點還是低端的產能過剩,以及服務體系的不標準化。加之后服務市場體量巨大,鏈條又很復雜,因此創業者需要有長期投入的心態,并且要充分和保險、二手車等行業進行產業合作,如此才有望撬動汽服連鎖行業的變革。
而對于未來的投資布局,徐詩提到,“車聯網滲透率的顯著提升,對汽車保險和汽車服務的產品邏輯將會帶來較大的影響,我們將以此為切入點,重點關注后服務的數據化升級與改造。”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