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鯨文化CEO楊帥:自殺未遂,曝出網文行業困境重重
“我走了,大家再見”
10月16日上午4時09分,成都騎鯨文化CEO楊帥在微博上留下一段疑似遺書的信息,稱自己罹患焦慮癥、抑郁癥,因這兩年發展不順遂導致病情不斷加重,
“今年我其實實施過一次自殺……這次我選擇了投河……”
圖/楊帥微博
6時08分,有網友在該條微博下留言:四點多已報警,目前還沒有找到人。9時44分,微博網友楚惜刀發聲:“最新消息:人找到了,沒事。(2020,希望大家都好好的)”11時13分,另有網友表示,人沒事,勿打擾。
一位插畫作者告訴我們,很久前關注了他,互粉彼此轉過各自的一些微博,看過他的小說很欣賞。“生活很難,希望你能夠堅持下去。”
10月16日下午,楊帥在朋友圈發文報平安。
“孤獨”的創作者
“有一群‘無腳鳥’他們得了特殊的過敏癥,無法在同一個地方待三個月,否則會產生皮疹、暈眩、頭痛等多種過敏癥狀,他們只有不斷在路上,走過大江南北,看盡世態炎涼。”這是騎鯨文化旗下《都市追風者》的故事,似乎也是創業者楊帥內心的映射。
1987年出生的楊帥喜愛文學,對天馬行空的故事感興趣,后順利進入網絡小說行業,曾先后在新浪讀書、騰訊、阿里工作,寫過4個電視劇劇本、5部網絡小說。又跟隨前盛大文學CEO侯小強進入火星小說創業,他說自己是一個興趣廣泛,非常喜歡嘗試的人。
北漂6年,2017年末北京大興西紅門的一場大火,使得楊帥所租的辦公場地被封,這件事讓他難以介懷,“我并不屬于這座城市”。他產生了獨立創業的想法,帶領著原團隊的6人奔赴成都,并于2018年3月,創辦了騎鯨文化。
騎鯨文化的官網上介紹旗下業務包括四大板塊:自己的作者團隊,長期供稿,與三方平臺達成合作,形成穩定的現金流來源;另有版權生產、影視改編以及全網流量布局,形成自有生態。
在接受獵云網采訪時,楊帥表示,“我想做的是打造長線IP,雖然在短期內收效會不太明顯,在長遠看來回報率卻會更高”。他還稱目前的收入主要是電子訂閱,未來會增加版權衍生收入,將小說的影視版權、出版版權、漫畫版權,賣給其他公司。再把好的項目做成短視頻,吸引流量,通過廣告和電商完成變現。
2018年上半年是楊帥“春風得意”的時刻:旗下《都市追風者》系列斬獲“2018年微小說大賽”多個獎項;《貓咪夜話》在天涯發布一個月時間,點擊130余萬,回復近4000條;騎鯨文化的校園劇《年少不輕狂》也成功賣給了搜狐視頻,靠劇本賺得第一筆錢,楊帥開心地給員工發紅包慶祝。5月,騎鯨文化攜手擦火文學,聯合孵化鑌鐵犯罪動作IP《潛龍》,廣受好評。
圖/騎鯨文化旗下作品
然而2019年,網文行業整個“冰封”。作者收入下降產出有限,沒有好的作品,“盜文”猖獗加上各平臺推出免費閱讀模式,使得寫作者更是雪上加霜。依賴原創文學的騎鯨文化危機接踵而來,融資受挫,與作者的合作難以推進,公司業務在大半年時間內都停滯不前。
2019年3月,楊帥與團隊嚴肅地討論公司生死存亡問題,他說公司要轉型,“整體朝著視頻前的文字準備來遷移,把文字作為一個源頭,更多的是靠下游。”轉型后的公司重點布局“劇本殺”,為線下桌游吧店提供劇本;另一方面做城市解密,把整個成都規劃成巨大的密室,讓游客或者發燒友解密探險。
目前看來轉型仍是艱難的,10月7日楊帥路過一排小別墅區,看到樓頂上的綠植,引發感慨,他在微博上寫道:“自己家就是三層小樓,媽媽在陽臺上養了豆角,葡萄,種了各種菜,跟眼前看到的也沒什么不同。忽然不知道自己背井離鄉出來的意義是什么,有點迷茫。”
網文二十三年,夢想與資本博弈
“自從2014年,新浪那件事之后,活著對我已經是件只有痛苦,沒有樂趣的事。”楊帥寫道。
我們詢問多位網文作者了解到,楊帥所指的是2014年新浪讀書涉黃被查事件,央視曝光新浪網讀書頻道提供的《極品小村醫》、《山村美嬌娘》等20部在線閱讀互聯網作品,經鑒定為宣揚淫穢作品受到查處,并吊銷新浪公司的相關許可證。
諸多作者因此受到影響,余波直接影響到所有網文網站。插畫師阿駘告訴AI財經社,經過這件事各類寫作題材的門檻越來越高,許多寫手合作者后來說,已經不敢寫或者不會寫了。“白金寫手還好,即使有損失,但無論寫什么都會有擁躉看,但一些完全靠寫稿維生的小寫手,影響最大。”另一位網友留言稱“網站為了KPI放縱簽涉黃的書,板子打下來編輯被帶走,更多無辜作者受此牽連。
2014年對于網文行業來說,最大的新聞就是騰訊收購盛大文學。“中國網文屆鼻祖”吳文輝多次出走后終于投入資本懷抱,這個行業剛剛成為BAT開辟的新戰場。2015年3月,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正式整合成立閱文集團,資本像一匹餓狼,創世中文網、起點中文網、云起書院、起點女生網、紅袖添香、瀟湘書院、小說閱讀網、言情小說吧等均被打包進閱文集團,幾乎一統網文江湖。
閱文集團擁有網絡文學市場70%的內容、50%的創作者和50%左右的用戶,小玩家無力抗衡,網友作者只能背靠大平臺。
2018年免費閱讀異軍突起,其商業模式是通過降低讀者的閱讀體驗,在閱讀界面增設廣告,從而提高廣告變現收入。一批互聯網公司開始涉足這個業務,閱文集團的付費模式受到巨大沖擊,不得不“跟上潮流”,推出免費閱讀的產品飛讀App。
免費閱讀無疑對網文作者傷害極大,“訂閱+月票+道具分成”構成了其最主要的收入模式,付費制度能促使作家有動力去完成一部好的作品,讀者付費也是對作品最直接的評價。加上行業一直存在的盜版問題,網友作者的日子更是難上加難,此前好不容易培養了用戶付費習慣又拉回到起點。
事實上,免費閱讀也有它的瓶頸,平臺營收取決于廣告密度,平臺在自身無法持續造血的情況下無法進行內容投入,自然也無法再吸引用戶。
無序的競爭使網文內容良莠不齊,2019年監督終于到來,國家新聞出版署相繼約談愛奇藝文學、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網等,對網絡文學低俗內容責令全面整改。
政策收緊,付費閱讀人數降低,大量靠讀者付費吃飯的網文寫手們面臨著難捱的生存窘境。2020年“五五斷更節”事件更是將閱文集團與作者不平等條款擺在臺前。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閱文上半年總收入為32億元,同比增長9.7%,經營虧損為35.56億元,相較去年同期5.3億元的盈利,斷崖式下跌近600%。即使有去年爆款IP《慶余年》,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作品這條路也走得艱難。閱文管理層直言不諱地稱:“我們缺乏一個既熟悉網絡文學、也熟悉影視制作的團隊來推動整個過程。”
從“榕樹下”作為整個國內互聯網文學的起點,網絡文學已走過二十三個年頭。無數作者懷揣文學夢,在此生根發芽,楊帥亦是其中一個,從作者到創業者,無論從個人還是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夢想與資本博弈的故事,對錯都需要時間來證明。
2017年清明,楊帥在自己的博客中感概世界變化太快,快得讓人疲于奔命,世界有時又很慢,總會留下印記。那一天他記錄下曾經的網文作者,他說“幸而,寫作者有自己的作品。文字永存。寫字的人永存。”
猜你喜歡
業績幾近谷底,侯曉楠“押注”短劇能否解救閱文集團?
無論是ALL in國內市場,還是選擇“走出去”尋求更大創收增利的發展空間,都無不考驗著閱文集團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