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家具超七成不合格:為控制成本,小廠不愿按標準修改設計
9月22日,兒童家具超七成不合格的消息沖上微博熱搜榜,再次挑動人們對于兒童安全的敏感神經。
這一數據來自官方抽檢。上海市場監管部門集中對天貓、京東、1號店三家網絡平臺銷售的25批次兒童家具進行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查,結果發現存在1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檢出率為72%,這意味著,家長稍有不慎,就可能購買到不合格產品,使得孩子陷入危險的境地。不合格名單里還有宜家。
很多家長不禁要問:兒童家具為什么有如此高的不合格率?
兒童家具要求為何難達標
記者了解到,此次不合格的兒童家具,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警示標識”,還有一個是“結構安全”。
從結構安全的問題來看,邊緣及尖端不合格和孔及間隙不合格是問題的高發區。
其中,邊緣及尖端不合格主要是因為兒童家具的邊角倒圓半徑不夠。有產品邊角的倒圓半徑只有2.5mm,使得邊角十分接近90度,非常尖銳。而國家標準是兒童家具的倒圓半徑不小于10mm,或倒圓弧長不小于15mm。
而孔及間隙不合格則是產品工藝不達標的“鍋”。按照國家標準,深度超過10mm的孔及間隙,其直徑或間隙需要小于6mm或大于等于12mm。而在此次抽檢中共有11批次未能達到這一要求。
有專家解釋稱,兒童的好奇心比較強,如果孔及間隙不符合標準,小朋友可能會將手指深入這些孔洞或間隙中,會卡住造成傷害。
除了家具結構存在安全隱患外,兒童家具產品又一個重災區是“警示標識”這一項。
據了解,和成人家具不同,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兒童家具的說明書和產品上應該提供相應的警示標識。 而此次檢測有11個批次產品警示標識不合格,其中就包括宜家的兩款產品。
品牌知名度甚高的宜家也上“黑榜”,這讓公眾的神經再次敏感。據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家具木材檢驗室副主任姚晨嵐介紹,兒童家具標準當中,對警示標志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對年齡段的要求,有3歲以上、7歲以上、3到6歲三種表述方式,而宜家的問題產品只寫了+3。
為此,宜家方面解釋稱,“宜家本次抽檢相關產品((SUNDVIK桑維加長床框架及PAHL佩爾書桌))各項安全要求均合格,且已有適用年齡標識,此前僅關于適用年齡的表述方式與標準的表述方式不同。不會對消費者安全地使用此產品造成不良影響。”
不過,宜家目前下架了上述兩款不合格產品,并要展開對產品適用年齡標識的改進。
兒童家具的不合格率為什么如此之高?在從事家具行業十余年的李陽看來,家具行業屬于低端制造業,市場準入門檻很低。網絡上銷售的兒童家具本來就意味著質量會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因為很多小型企業都是兒童家具和成人家具一起生產,他們的生產線和技術對兒童標準和其他標準的認定十分模糊。
而兒童家具的標準要求相對來說更為嚴格,如果按照這一標準重新研發產品,修改產品原有的設計,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所以很多小企業并不愿意進行整改。“這種情況在越小的品牌出現的越多,網絡銷售(渠道)出現的也是最多的。”
不僅如此,他還認為,絕大多數的家長也不了解兒童家具的具體要求,購買的時候大多以成人安全規范來挑選和看待兒童的家具需求。換句話說就是,憑自己的感覺購買,“而且就算孩子因為兒童家具受到傷害,也會認為是自己照顧不到位,很少會意識到家具出了問題。”
宜家為何上“黑榜”?
本次抽檢中,值得關注的另外一個信息是,大品牌宜家再次上榜。事實上,宜家在近兩年已多次發生抽檢不合格或因存安全隱患而主動召回的情況。
此前,宜家曾因兒童家具抽檢不合格,30天內被點名兩次。據了解,今年1月,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曾通報,宜家一款名為奧菲兒童書桌椅的產品警示標識不合格。除監管部門抽檢外,宜家還在2019年先后召回進口桑維嬰兒換衣桌、抽屜柜產品和進口瑪特弗羅圍嘴(紅/藍2件套)產品。
前者召回是因為如果沒有按照使用說明而安裝安全鎖定配件,在頻繁使用后可能導致折疊部件松脫,存在嬰兒掉落受傷或使用者被折疊部件砸傷的安全隱患。后者則因產品上的紐扣在用力拉扯時可能發生脫落,如果兒童吞咽了紐扣,有可能造成窒息風險。
關于頻繁召回的問題,宜家方面曾回應稱:“產品質量是一個持續發展和改進的過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司,產品召回是宜家最強有力的行動,用以提醒和告知顧客及員工風險,并建議他們停止使用存在潛在風險的產品。”
李陽表示,“發現產品有質量隱憂及時召回,宜家這樣的挽救態度很好,值得學習。但是它的產品質量,個人認為消者的期望值不能太高,它的產品能用就好。”
在他看來,一直以來宜家都是低端家具的代表,貨源主要依賴全球低價采購或找代工生產。“現在產品的生產成本不斷增加,為保證低價和利潤,供應商在用材上可能不那么講究,產品耐用、安全程度上或許就難以保證。”
(應采訪者要求,李陽為化名)
猜你喜歡
京東新品成長“百千億”計劃:2025年將打造600款銷售億級新品
4月15日,2025京東新品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正式推出京東新品成長“百千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