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董事長財富比肩劉強東,農夫山泉乍現中國首富
雖然只有半小時,9月8日,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的首富生涯,還是極為風光。
聲勢早已從農夫山泉香港IPO發行價確定之時開始。根據每股19.5到21.5港元發行價,一旦上市,農夫山泉市值將達到2181.71億港元到2405.47億港元,相比中國飛鶴和蒙牛乳業,都高出一千多億港元。
9月8日農夫山泉上市當天,股價表現更是一騎絕塵:開盤價38.8港元/股,較發行價上漲85.12%。以開盤價計算,創始人鐘睒睒身家一度高達574億美元,超過馬化騰,成為新首富。
和“一瓶醬油市值6500億”一樣,對于這位賣水賣出的中國首富,外界倍感驚訝。有網友評價:“互聯網公司估值高,已經挺習慣,畢竟有未來和夢想。瓶裝水這種實打實的東西,也能造出首富,還真挺意外。”
醬油榨菜,背后都有富豪
其實,雖然互聯網富豪很風光,但消費行業品牌的“造富”故事,近年也不少。
今年以來,茅臺、五糧液“兩瓶酒”,已然勝過中石化、中石油“兩桶油”,就連賣醬油的海天味業,總市值也超過“一桶油”中石化,成為A股奇觀。
海天味業背后董事長,現年64歲的龐康低調神秘,但身價不菲。據半年報,其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合計32.51%,據此計算,持股市值超過1500億元。在今年4月發布的《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中,龐康擁有約950億元財富,比肩京東創始人劉強東。
而據媒體稱,龐康早年在改制時投入的資本,僅為50萬元左右。
股價破百,參與分享財富的不只董事長。據統計,2018年至今,海天味業董監高共計減持套現過億元。去年5月,公司一監事因“家屬誤操作”,誤買入公司股票2000股,成為近年為數不多的增持。
上一個因為“竟然這么有錢”走紅的國民品牌,還是“做榨菜”的涪陵榨菜。
今年上半年,涪陵榨菜實現營收11.98億元,同比增長10.28%;凈利潤4.04億元,同比增長28.44%。而據2019年年報,涪陵榨菜高層人均稅前薪酬,達到42.711萬元,不比一些明星行業差。
對于締造財富的榨菜,涪陵當地亦十分感激。不僅斥資翻建榨菜發明人故居,還計劃投資10億元,打造“中國榨菜文化小鎮”。
行業火紅,但仍有人拒絕成為消費股
一瓶水、一包榨菜為何也能實現造富神話?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介紹,相比教育、醫療等領域,國內多數消費品企業利潤率不高,能夠夠得上上市標準的企業,多是消費者耳熟能詳的頭部企業,自然不缺關注。
尤其當前消費品行業龍頭企業,因其業績確定,具有穿越經濟周期能力,成為資本市場的“避風港”,股價市值更容易創紀錄。有券商人士稱:“今年資本市場,但凡帶有消費屬性,漲幅就非常好,比如醫藥類的連鎖藥房、具有消費屬性的農產品。”
不過,即便在股市上受歡迎,仍有一些消費品龍頭企業自稱“不差錢”,拒絕上市成為“消費股”。
對此沈萌稱,對于自身現金流很好的企業,上市需要公開財務報表,企業決策也將受到影響,反而增加企業負擔。
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曾是“不上市俱樂部”中的一員。2017年,鐘睒睒對外表示:“資本市場講究需求與被需求,農夫山泉現在沒需求。”而據招股書,截至2019年12月31日,農夫山泉擁有可分派儲備人民幣91.75億元,流動資產凈額30.69億元,權益總額98.8億元。另外,2019年,農夫山泉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額為74億元,的確不差錢。
他的老對手, 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同樣曾以“兜里有錢”為由,拒絕上市。“資金雄厚,沒有一分錢銀行貸款,而且有上百億元存款”是宗慶后最為驕傲的事。不過2017年,娃哈哈30周年慶典上,宗慶后首度松口,表態:“上市以后能加快企業發展,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
相比之下,仍然“不忘初心”,對“不上市”態度堅決的,只有堅稱“上市就是騙錢”的老干媽了。但在微博上,已經有網友期待,待娃哈哈、老干媽上市之際,消費行業的造福神話,又將添上濃墨重彩的幾筆。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