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老板梁建章其人
攜程最終還是踏上了私有化之路。關于攜程為什么要私有化,《博望財經》在之前的文章中曾提到過:
1、疫情期間旅游平臺市值普遍大幅滑落,此時私有化,攜程能夠以較低價格收回股權,徹底消除因攜程核心管理層持股少(5.9%),對公司重要事務沒有絕對決定權的隱患。
2、私有化后于A股上市,有利于攜程提高市值,二次上市融得的資金可以用于緩解攜程因新冠疫情而產生的資金壓力,以及應對來自于美團等競爭對手的狙擊。
相信讀者們在這兩天看過許多相似的分析報道。因此,在本篇文章中,記者對此不做過多贅述。今天,《博望財經》想帶大家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攜程。
在互聯網行業,攜程是一家非常“特別”的公司。
它是中國最早規模化實驗,并且實施“在家辦公”模式的公司。2010年12月6日,攜程開始實驗在家辦公,在機票和酒店預訂部門中,有225名員工參加了該實驗。實驗結果證明,在家辦公的員工業績比對照組高13%。于是,攜程決定,將“在家辦公”模式向全體呼叫中心員工推廣,員工可以自行選擇在家或在辦公室工作。
攜程也是國內極少數為女性管理者報銷凍卵費用的公司之一。
攜程還是一家十分重視女性員工價值的公司。在攜程,女員工占比超過了50%,其中,中層管理人員超過40%,集團CEO、CFO都是女性。這種現象在十分在意女性年齡、女性婚育問題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是不多見的。
而這一切“特別”的根源,在于攜程有一位“特別”的掌舵人——梁建章。本文將以第一人稱的形式,總結了梁建章的所思、所想和經歷。希望對你的創業、生活、職業規劃有所啟發。
01
我很欣賞我自己
我很欣賞我自己。我個人好奇心很強,有著各種各樣的興趣。在每個人生階段,我都有明確的目標,并且都能夠實現的很好。
初中的時候,我對計算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由于程序設計要運用到高中數學和物理知識,我開始廢寢忘食地自學高中課程,很快把高中理科課程學完了。
在我讀初二的時候,上海市舉辦了一場青少年計算機程序設計選拔賽,我設計了一個計算機詩詞創作系統程序,很幸運,獲得了金獎。
1985年,復旦大學開始創辦第一屆少年班,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好的機會,在少年班,我可以更快速地、深入地學習計算機和數學方面的知識,第一屆少年班一共招收了115人,我很順利地考了進去。
或許是因為我有過跳級的經歷,其實我個人認為,教育應該讓有天分的小孩充分發展、跳級,早點開始做研究或者創業。
我的兒子進入美國高中以后,16歲就學完微積分數學和物理,17歲學計算機,這比在中國高中主要精力用來復習高考有效得多。
為了能夠徹底投入計算機專業的學習,在復旦少年班還沒畢業時,我申請到了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學習機會,并且在21歲的時候獲得電腦系碩士學位。
碩士畢業后,我突然感覺到,最先進的東西不在學校而是企業,于是我選擇進入企業工作,擔任ORACLE(甲骨文)研發人員。
在甲骨文工作大概三年后,有一次回國探親,發現國內創業氣氛非常濃,那時候,在中國,創業機會比美國多得多。就是從那次探親開始,我有了回國創業的念頭。
創業需要管理經驗,這是當時的我所欠缺的。我決定從技術轉型到管理,回到美國后,我立即申請轉到客戶服務部(ERP實施)工作,很多同事不理解我,因為很少人會這么轉。在甲骨文,研發部門的地位、待遇、期權都比其它部門好很多。
但人有時候,就是要為了目標犧牲短期利益。如果一直在研發部門工作,我就不可能調回中國,也不可能那么快升到管理層。
客戶服務部的經歷讓我明白了IT與管理的關系。1997年我通過甲骨文內部招聘,回國擔任中國區咨詢總監的職務。
1998年,中國互聯網非常熱,風險資金又非常充裕,我覺得時機成熟了,順勢離開甲骨文,準備自立門戶。
創業往往是看一個機會,但熱情若超越機會就是泡沫,而機會再加上熱情,就是創業的最好契機。
至于我當時為什么選擇做旅游類網站,一是出于對國內旅游市場的預期,旅游業的想象空間非常大,還有就是直覺。當時的旅游社很難滿足像我這類人的需求,提供的服務也很不到位。
1999年10月,創業五個月后,我們拿到了IDG 50萬美金的投資。
后來的事情大家應該很清楚了,2003年攜程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后的攜程開始進入穩步發展階段。
那時候管理公司的挑戰和成就感比較小,而且也有聯合創始人范敏來接手,公司的管理團隊很穩定。我就主動提出卸任了,2006年去往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
去美國讀博士主要是個人興趣所在,希望能研究感興趣的問題。在斯坦福,我研究的方向是人口、創業以及中國勞動力市場。
2011年畢業后,我又去芝加哥大學繼續學習,繼續做人口學研究,我的老師是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里·貝克爾。
我認為,當下沒有比人口危機更急切的問題。然后是醫療,教育,污染。
現在我對直播也產生了興趣。攜程在新的產品模式上,開始嘗試探索短視頻和直播。
3個月,“攜程BOSS直播”共幫用戶節省8億元,3000萬人次收看直播。
從最早學習計算機,到創業,到研究人口學,到現在做直播,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基于興趣,并且竭盡全力,從來沒有玩票過。
02
人才與管理人才
我現在會將70%以上的精力投入到公司管理中,另外20%-30%的精力投入經濟學研究。兩者并不矛盾反而互相促進。
攜程內部企業文化是‘專注、嚴謹、激情、純真’,前面三個詞比較好理解,純真是什么意思,可能很多讀者不理解。
有員工認為,攜程內部在解讀‘純真’時,就是‘不用講禮貌’的意思,這個說法沒有錯。說的更直接一些,純真是指——所有事情上不要說套話、不要說沒意義的話。要直面現實、大聲說話。
有同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攜程員工在用PPT做報告的時候,19頁剛講了2頁,我可能就會打斷他,問他是不是剩下17頁都是這樣的?如果是,那就不用講下去了。
管理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公司大了以后。客戶是不給你留面子的,他們要走就走了,要投訴就投訴。小公司是直接面對客戶的,其領導層同客戶是非常接近的。說白了,小公司更容易直接面對現實。但在大公司,層級一多的話,尤其是在中高層,考慮到內部的一些政治或者內部的一些人際關系等,就不太容易形成那么直接的風格。
所以攜程在管理上特別強調“純真”,要直面問題,大聲說話。
除此之外,在攜程,同一時間,我們只能議一件事情,不能另起一個話題,讓前面的事懸而不決。
對于企業來說,人才至關重要。攜程在選人上也有一點自己的心得。
很多知名企業招聘時,對于非985/211大學畢業生的簡歷連看都不看,這就加劇了整個社會對于名牌大學的狂熱追求。
但實際上,企業如果僅僅看學校牌子,就等于只看學生的高考成績,完全不顧整個大學的成績。這種選擇的思路,自然會導致中國學生在大學階段不認真學習。
所以,這種用大學地位來篩選簡歷的方法不僅是低效的,而且也對于廣大非名牌大學生造成很大的不公平,剝奪了他們在大學階段通過努力學習來實現逆襲的機會。
我們攜程是用考研成績來篩選簡歷。
比如,在攜程2019年春季招聘中,應屆生如果考研英語和數學成績達到一定標準,無論學校背景如何,都可以免除相關筆試環節,有機會直通面試。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大學生必須讀研究生才能找到好工作,而是讓研究生考試兼具協助企業選拔優秀大學生的部分功能。對于那些在大學期間刻苦學習的年輕人來說,將以此獲得一塊能讓就業前景變得更開闊的敲門磚。
希望全球越來越多的優秀畢業生,能夠來帶攜程工作。
03
疫情下,人工智能與創新
這次疫情給我比較大的啟發是,對OTA企業來說,未來將向高品質服務和高技術方向發展,企業必須通過更好的科技、更高效的流程管理、更高的服務品質,來應對突發事件。
這次疫情到來的時候,我們面對的最大需求是退訂,需求比平常大十幾倍、幾十倍,這對我們的管理、服務質量和快速應對都提出了巨大的考驗,但好在我們經受住了這次考驗。
從技術角度看,此次疫情中,旅游業的一些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也被放大。比如提到AI的作用,我們的自助退訂系統等技術就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查同行”等產品也為用戶出行提供了更安心的保障。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面對突發事件,對于一些共通的、流程化的需求,技術可以提供更快速便捷的通道。
但需要強調一點,無論人工智能技術如何發展,都無法取代人類進行創新。
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更適合幫助人類完成一部分創新步驟。機器人可以代替人,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來做實驗來提高效率,啟發性算法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來加快研究進度。
但是,更前置的創新步驟對人工智能而言就非常困難。在與人類的需求密切相關的前提下,AI也很難準確理解需求并代替人類做出選擇;如果要讓人工智能提出問題,就需要AI理解人的生理和社會的需求。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工智能很難取代人類提出問題。
簡而言之,人工智能不能完全取代宏觀的、跨界的人類知識的作用,但是它在微觀的、在搜索、在測試方面,它可以大幅度提高人類創新的效率。
在OTA領域,攜程正在努力成為技術最牛的公司。
攜程品牌創立已經有21年,我們是行業里最大的公司。但大還不夠,我們還要成為一個最牛的公司,什么叫最牛的公司?也就是我們的技術最牛,我們的服務最牛,我們的產品最牛。攜程其實還是有非常多的東西要向全球的同行學習。
我有信心,在我們的努力下,在不遠的將來,攜程不光是旅游行業最大的公司,而且是真正最牛的公司。
(本文資料來源:企查查、《俠之大者:梁建章談創業、國家、時代》、《梁建章和他攜程的女人們》、《梁建章:傳奇出少年》、《【創業故事】攜程創始人梁建章》、《梁建章:攜程不僅要做全球最大公司 還要做最好的公司》、《獨家專訪梁建章:服務品質是第一競爭力》等。)